第五十八章:回長安!

字數:3586   加入書籤

A+A-


    在華夏的古代,通常女兒是賠錢貨,不同於後世一個女兒值一套房、一輛車。古代戰亂頻繁,隋末更是關中男丁大量喪失,導致男少女多,想要嫁出去,首先要備上嫁妝。

    而男方的彩禮相對於女方的嫁妝差不多是九牛一毛。

    因此古代多選擇將女嬰溺死,不隻是重男輕女,更是貧困家庭實在出不起嫁妝,無奈選擇如此。

    若是生的女兒多了,哪怕是地主老財,也會被耗空。

    正因如此,民間多行互換製度,就是你家有一男一女,我家恰好也有一男一女,咱們兩家就結為親家,嫁妝就不用給了。

    畫屏家(周老三)與同鄉的林家就是這樣。

    怎奈,人算不如天算,畫屏入了皇宮。周老三家的兒子,也就是畫屏的弟弟周才與林家女兒自幼青梅竹馬,感情深厚,娶了林家女兒做了妻子,林家隨了十貫錢作為嫁妝。

    但現在問題來了,畫屏返鄉,按理說應該履行婚約,可是林家自認高攀不起,自動放棄。

    然而林家的兒子還沒娶妻呢?怎能活生生做這個虧本生意?

    十貫錢可是將林家上下扒了個光,入了冬日,禦寒的新衣裳還沒有裁布做呢!

    林家有理有據,就是皇帝老子下來也得給個說法!

    ......

    三清殿偏殿。

    “什麽?林家竟然敢搶朕的女人?”李淵揭開蓋在腿上的薄被,一甩平時的慵懶的模樣,憤怒的跺著腳,就連平時掛在嘴邊的貧道也換成更霸氣的朕字。

    “這是把太上皇不當官僚啊!”

    小太監劉元匍匐跪倒在地上,身體不住的顫抖,帝王一怒,流血千裏。

    哪怕李淵是個冒牌貨,但是手裏握住的是驚人的權勢,就算是篡位的皇帝陛下也得乖乖在他父皇麵前當個乖寶寶。

    縱然他的號令不出翠華山,可是隻要李淵書信一封,就會有自譽為“孝子”的李世民下詔令,從河東臨汾運來黃河鯉魚。

    “陛下,您......誤會了,畫屏女史林家自然不敢高攀,而是林家與周家兩家的婚約牽絆.......”劉元絞盡腦汁,廢立解說道。

    “原來如來。”李淵點了點頭,原來大唐時期的嫁女兒是賠錢的,周家賺了十貫錢嫁妝錢,林家損失嫁妝,大兒子也沒有老婆,想想還真是悲催。

    他的心裏也有點暗恨,為什麽這麽優良的傳統沒有好好的流傳下來,導致後世的彩禮居高不下,而嫁妝......卻是象征意義的。

    傳統都是顛倒過來,才頗有現代滋味。

    “涇陽縣縣令如何處判?雖說事出有因,可畫屏畢竟是五品女史,又是貧道的貼身女官,身份尊貴。”李淵問道。

    畫屏的品級比涇陽縣的縣令還要高,當然外官和內官不可同論,但總歸是基本處在同一個平台上,李淵倒是想了解這個難題,涇陽縣的縣令會如何處置?

    是打壓林家這個可憐家庭,還是選擇另一麵?

    “回稟道君,涇陽縣縣令認為畫屏女史涉及道君,已經備文案移交刑部處理,不出意料近日就會審判?”劉元小心翼翼回答道。

    “刑部.....刑部的長官是封德彝!”李淵在大唐的時間呆久了,對貞觀的朝堂也略微了解了些,長孫無忌、魏征這些牛人的官職也大概清晰了些。

    可他坐在軟塌沒多長時間,突然拍了一下大腿,驚道:“糟了,封德彝,封德彝......畫屏的事情有他介入局勢就複雜了,這老東西為了邀寵,什麽事都可能幹出來。”

    封德彝是隋朝舊臣,後來投靠李唐成了降臣,接著不斷向著李淵靠攏成為圍繞在“他”身邊的帝黨,可玄武門之變後,樹倒彌孫散,封德彝也重新投靠在了秦王府一脈。

    一臣不擇二主,封德彝這換主子頻繁了,李二雖然用他,但更多是個擺設,當個吉祥物,用來昭示天下他心胸寬廣。

    這廝主子能換,道德品行上也好不到哪裏去。

    封德彝在武德六年成為中書令,位列宰相,頗受秦王李世民禮遇,並數次向李世民獻策。同時,他又暗中依附太子李建成。

    李淵曾打算廢黜李建成,立李世民為太子,因封德彝力諫而止。但這些事非常隱秘,封德彝死後多年,才被唐太宗得知。

    直到貞觀十七年,治書侍禦史唐臨彈劾封德彝生前的奸詐行為,唐太宗命大臣討論。

    唐儉道:“封倫生前深受恩寵,而罪過暴露於死後,所任的官職不能全部褫奪,請收回封贈、更改諡號,以為懲戒。”

    唐太宗遂剝奪封德彝的司空之職,削除所封食邑,改諡號為繆。

    “若是秦王府一脈,看到畫屏,為了緩解於貧道的關係,肯定會輕放,可若是封德彝這舊日帝黨為了證明自己並無二心......”李淵徘徊數步,眼神漸漸冷冽,喊道:

    “準備行攆,貧道要回長安,親自看看封德彝這老狗是如何處置的。”

    如果有可能,李淵一點也不想去長安,可是他若是不去,畫屏就真的難保安危,儒生的一張嘴巴能說出話,有理沒理都能說個一二三。

    畫屏的靠山除了他就是長孫皇後,可長孫皇後是“賢主母”的性格,碰到這種事,不是徇私,反而會穿著禮服笑著說:“封宰相果然有良相風範,不徇私,不舞弊,畫屏雖為本宮女婢,然法不容私情......”

    很無奈,李淵無法指責長孫皇後這種思想,畢竟她是為大唐社稷,以及為丈夫李二執言。

    就如同當日,李淵給李恪喂青黴素,楊妃擔心有危險拚力製止,可是長孫無垢為了維護太上皇的威嚴,毫不留情的嗬斥和她私交甚好的楊妃,當然她也不知道藥是良,還是毒?

    長孫皇後是一個將封建禮教執行到底的一個偉大女子,可換個角度,她也是悲哀的。

    “奴...才遵旨。”劉元磕頭低聲喊道。

    今天離冬至吃餃子團圓飯的僅剩兩天,蝸居在翠華山三個月的太上皇頭一次走出來了,這次卻是為了一個小小女官。(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