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汝英果類我也!

字數:3545   加入書籤

A+A-


    “他才八歲啊!”一個妃嬪頓時大驚,失聲喊道。

    同列的妃子縱然沒有直接說出來,但是臉上的驚駭是怎麽也掩蓋不了的。

    除此之外,那些庶皇子、公主也羨慕的看著皇三子李恪突然高大起來的身軀。

    大唐雖沒有突厥那樣對勇士近乎盲目般的崇拜,但這也是每個文人都能喊出:“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壯闊時代。

    別看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掛的是文臣,可他們也能騎上戰馬,敢於跟李世民在渭水南岸以六騎與突厥叫陣!

    此刻的國舅爺長孫無忌也是左武侯大將軍,屬於武職。

    大唐的文人,向來是提筆可治國,上馬能打仗。

    宮門口,李恪熟撚般的握著獵弓,他雖然隻有八歲,可他的動作姿態無疑不證明他如深山上最出眾的獵人一樣,射技精妙絕倫,而那略帶有鮮卑血統的鷹鉤鼻和深目更顯的他有股英武氣質。

    在殿內左側的妃嬪中,楊妃臉色慌張,若沒有之前宮女小明月的扶持,早就摔倒在地,喃喃自語道:“恪兒,你為何要爭?這樣是害你啊!早知道就不應該讓你學弓,應該像李泰那樣,求陛下請個大臣教導你詩書禮儀……沒想到由著你的性子,反倒讓你……”

    沒說完,楊妃就撚著繡帕低聲哭泣了起來。

    隻有老鷹才會收斂鋒芒,未學會翱翔的雛鷹站在山巔上,淒厲的嘶鳴是它對未知的抗拒……或者說勇敢!

    李恪也是如此,當日他站在馬車上,望翠華山的晚霞,說道:“不知孤可有機會一臨玉輅。”

    玉輅乃是皇帝行攆。

    母妃勸他要安之若素,當個太平王爺。可他不願,他李恪做就要做最亮眼的那顆星,哪怕那顆閃亮的的星隻是從天邊滑落的隕石。

    逆境的皇子大多早熟,李恪沒有李承乾的天生溫床,以及像李泰一樣能享受禮部尚書王珪的教導……

    他今日冒著大雪,凜冽的寒風刮的臉頰生痛,但他依舊選擇駕車在翠華山上追捕獵物,以此作為送給太上皇的禮物。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獵取了最難的獵物—野鹿。

    此刻,他享受著這份獨特的殊榮以及………眾人熾熱的目光!

    李恪坦然走在妃嬪露出的狹小通道中,當看到楊妃淚濕滿襟的樣子時,他的心底隱隱有點愧疚,但隨之拋之腦後。

    他像一隻得勝將軍一般,半跪在地,鏗鏘有力的喊道:“恪聞有刺客行刺皇爺爺,心有不寧。然恪一無青雀筆鋒傲然,可悅目於太上皇,;二無兄長敦禮孝順,可常伴於太上皇……

    恪雖然不如太子、青雀多矣,但是騎射也算精通,因此倒也有了用武之地。翠華山本是秦漢上林苑,物多繁美,因此此番狩獵頗豐,僥幸獲得一隻野鹿,特以此來獻於皇爺爺。”

    李世民緊繃的臉色漸漸和緩,剛才乍一聽見皇三子獵取野鹿,奉給太上皇,這可著實嚇了一跳。

    他倒不是因為李恪才八歲獵鹿這件事,畢竟他當年也是十二歲入了軍營,十六歲解了隋煬帝的雁門之圍。

    八歲捕獲獵物,對重視軍功的關隴貴族也不算是多麽稀奇的事情,十幾歲獵取大熊的事情也比比皆是。

    但是相比於此刻隻捏著飛機顯得庸碌的太子殿下,以及跪倒在地匍匐在地麵上的李泰要,李恪無疑是最引人注目,最具話題性的皇子。

    玄武門之變始終是李世民心中的一塊痛,此事成了他畢生都洗不幹淨的汙點,當年的他和皇三子李恪是多麽相像,李建成和現在的李承乾又有什麽區別呢?

    一句話迅速湧入了天可汗陛下的心中,他撫著李恪因冒雪而變得冷硬如刺的頭發,將他們用手掌的溫度慢慢化為柔順,鬼使神差的說道:“汝英果類我也!”

    含著笑意的長孫無垢突然一愣,李世民這話什麽意思?

    指的是什麽?

    是指皇三子李恪的英武嗎?可是當在這麽多人的麵上,其意思似乎昭然若揭……

    “陛下聖名,臣妾為陛下收一員小猛將感到由衷的感謝……”長孫無垢的嘴角隨即勾起一絲若有若無的弧度,緩緩說道。

    聽到這句話,殿內的所有人幾乎都看長孫無忌身上,這話說的有點狠了。

    但也不得不為長孫無垢感到由衷的佩服,一場帝國儲君的潛伏危機就這樣消散於無形。

    而且長孫無垢的話看似是恭賀,其實何嚐不是在對著眾妃嬪和皇子警告,英果類“太宗”的李恪也隻能為一猛將,何況其他皇子?

    楊妃的整個身子癱軟了下來,緊靠在側麵跪倒的小明月身體。

    “皇後豈是那麽好相與的,每一個庶出的皇子、公主她都可以笑著對待,但萬一是能威脅到儲君地位的人,就難保不施以打擊報複。”

    長孫皇後將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可不是隨便禮儀規範就行的,而是靠著恩威並重的方式來統率後宮。

    今後若是有人提及李恪“英果類我”,也隻會笑嘻嘻的說,“皇三子恪隻是皇帝陛下身邊的一個小猛將罷了。”

    猛將和皇帝之間可是有著雲泥之別!

    “咳咳……哎喲……哎喲,痛煞貧道了。”李淵在床榻上痛苦的嚎叫著,他突然感覺眾人的目光瞬間被李恪吸引走了,這可不行。

    奪嫡這種事情貞觀中期才有意思,現在才多大的小孩就打著機鋒?

    於是他立馬在床上翻來倒去,捂著胸口,表情不似作偽,一張老臉抽搐的不要不要的……

    “父皇……你好點了沒有?”李世民連忙將李淵扶在床榻上,重新蓋上薄杯,對著內侍喝道:“趕緊去請徐太醫,就算是多長的信,這個時候也該回來了!”

    事實正如李世民所料,孫思邈果然和徐太醫一同到場,穿著青色道袍尤其顯得仙風道骨,氣韻十足,他昂首拜道:“貧道孫思,參加陛下,祝陛下萬壽無疆……”

    “孫思邈,孫老神仙?”李世民奇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