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駱賓王豈如皇太子!

字數:3821   加入書籤

A+A-


    侯光亮額頭泌出一層冷汗,心中慌亂不堪,隻能點頭回答道:“然!”

    他不敢直視上首鋒銳如刀劍般的目光,低下頭再次補充道:“陛下,太上皇和太子攜帶東宮近千禁衛,想來應該無事……”

    在宋之前,太子可真正的是國之儲君,按照製度,擁有兵馬和行政權力,唐代的東宮六率可是有兩三萬兵馬的。

    當然,東宮六率的兵馬任命在太子幼時是聽從皇帝的,但當漸漸成年後,就會逐漸掌控,後來的李承乾造反就是糾結的東宮六率以及潞國公侯君集的舊部人馬。

    聽到這句話,李世民的心裏頓時一鬆,涇陽縣屬於京畿重地,是大唐掌控力最強的地方。就算路上有劫匪什麽的,怎麽可能敵過近千精銳?

    同時,連帶著對太上皇的顧忌也隨之放下,心裏也大概明白為什麽帶著太子一同出去。

    這是將刀主動送到他這個做兒子的手裏啊!

    太上皇的意思就是,我已經成了砧板上的魚肉,還能變活跑掉不成?

    想通這點,李世民也釋然不少,吩咐侯光亮退下,順便快馬加鞭前往吳家村,讓太子和太上皇早點回來。

    接下來李世民就開始考察起來其他兩個皇子的功課。

    皇三子李恪對文學方麵的資質平平,可是聽他言語最近對騎馬略有小成,已經可以騎在馬上三炷香不倒。

    而皇四子李泰,天資聰穎,做的策論文章也是頗為精妙,已經堪有王珪的三成水準,在同齡中更是佼佼者。

    再加上李泰天生的小胖子,惹人憐愛,又是長孫皇後的兒子,所以李世民欣喜之餘,就開口自己常用的文房四寶賞賜給他。

    “青雀謝父皇賞賜。”小胖子李泰長得萌萌噠,圓滾的肚皮撐著衣服。小胖手的手背,指節與手掌相連的關節不見筋骨,反而是一個個的小肉坑,拱手行禮頗為可愛。

    李世民念及似乎有點不公,看著李恪帶著羨慕的眼神,李世民心中一軟,笑道:“恪兒勇武有餘,而文采不足,此九環玉佩就賞賜給你。”

    說完後就將腰間係著的美玉遞給身旁宦者,由他遞給李恪。

    可任誰都知道,無疑是皇帝陛下最常用的文房四寶最為珍貴,而美玉雖價值不菲,但比起皇帝的寵信無疑低上不少。

    可就在此時,殿外傳來宦者的呼告聲,太子李承乾、長公主李麗質回來了。

    在看到上首處坐著的李世民,李承乾心中一驚,眼神帶有慌色,忙恭敬道:“兒臣拜見父皇!”

    再環顧四周,看到諸位老師吹胡子瞪眼,對他的行為不端很是不忿。心裏就有點怕怕的,頓時也明白此時是皇帝來查崗來了。

    於是開口解釋道:“回稟父皇,兒臣昨日得了……母後的應允,就帶著麗質出宮踏春,後聽聞舅舅家的長孫衝也在醫學院的考核場所,於是……就帶著麗質前去觀看……”

    而一邊帶著倦色的李麗質蹦蹦噠噠,小跑到李世民的身邊,撒嬌道:“父皇,你不知道……那個長孫衝……竟然……竟然……”

    “竟然什麽?”李世民含笑逗弄了一下李麗質的小鼻子,問道。

    李麗質臉色通紅,努努嘴想了半天,就說不上來,總感覺很是羞人,就是不太好啊!

    “太子你說!”李世民臉色從溫和又化為嚴厲,質問道。

    “兒臣……兒臣……”李承乾快哭了,他就算知道那是幹什麽,可是真讓他說,他也不敢說啊,要是真在這大庭廣眾下說出去,拿真的是有辱皇家臉麵。

    什麽!

    六歲的皇家長公主竟然看見了未來的駙馬……在閹豬!?

    可是,突然一抹靈光砸中李承乾,他說道:“小麗質是看……是看……長孫衝在砸核桃,對了,昨天小麗質一直在纏著兒臣和皇爺爺要核桃吃!”

    “麗質,是這樣嗎?”李世民溫和的摸了摸李麗質的螓首,笑著說道:“改天某也砸兩個核桃讓麗質你也吃吃……”

    李麗質臉色羞紅,鬼使神差愛的點了點頭。

    “咳咳,陛下共敘天家親情,微臣本不想打擾,可是今日陛下所來,不是為了問這些的吧?況且現在時辰已經不早,待會陛下還要上朝。”魏征起身提醒道。

    他的意思很明白,陛下你該辦正事了,別老想著兒女親情。

    李世民讚同的點了點頭,要不是李麗質跑過來,他也不至於差點就忘了審查太子的功課,“衝遠,你負責教授太子學習,前些日子布下的功課是什麽?”

    衝遠是孔穎達的字。

    孔穎達從末席起身,拱手道:“臣前些日子布下一篇策論,題目為《書》中: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百姓昭明,協和萬邦。此題倒是不錯。”李世民微微頷首,但是眼中閃過不屑。

    雖隻是一個策論的題目,但是李世民心底已經認定了孔穎達就是個腐儒,不可大用!

    “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意思就是百姓和睦相處,國家友好往來。

    想想大唐與突厥的關係還能緩和嗎?渭水之盟一直是李世民心中的一根刺!

    尚書的此句適合上古之時,堯舜利用仁德感化各個小部落,就是不知道到底是用利劍感化,還是用麵包奶酪?

    “兒臣……兒臣未做!”李承乾手心布滿了細汗,看到李世民逐漸憤怒的眼神,他想起昨天太上皇隨後說的一句話,連忙開口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孔先生讓兒臣所做的策論,兒臣心裏實無感觸,因此便未作出。”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句,好句。”李世民讚賞的看了一眼李承乾,看來他的太子也不是庸碌之輩嘛,雖然被孔穎達那個腐儒教導,但絲毫也沒有感染他的作風。

    咱,關隴貴族,自然是馬上取天下。這點,崤山以東的士族哪裏明白?

    在他看來,乖巧的承乾不是不做!而是不願做之!

    “那你寫了什麽?”李世民再次開口問道,眼神充滿了鼓勵。

    “此……是兒臣所做!”李承乾小心肝顫的厲害,倉促間從懷裏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張遞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皺眉從宦者手裏接過這張紙,越看心裏越老懷開慰,這個太子真沒辜負他,大笑道:“世人皆知江南義務有駱賓王作出詠鵝,讚之為神童,但此子哪裏能比得上我大唐太子!

    《憫農》好啊!好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