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生財有道

字數:3145   加入書籤

A+A-


    將一塊塊香皂拿出來擺到一邊,又摞到另一邊,徐陟忙的愛不釋手,他真是太期待這些香皂了,如今有了整整十塊,如何能不興奮?

    不過現在還有外人在場,徐陟不好表現的太過,擺弄了一會,便坐下笑嗬嗬的說道:“王執事真是年輕有為啊,我聽說你這段時間讓縣城裏各個店鋪都配備了高質量的消火器材,杜絕火患,實在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啊!”

    王法攻守道:“不敢當不敢當,小的還要多謝二爺的栽培。”

    徐陟點了點頭,搓著手說道:“我聽說這生意做的很是紅火嘛!”

    “拖了二爺的福,這半個月小的將全城店鋪的消防器材都換了一遍,足足賺了三百兩!”王法伸出三個手指,顯得有些激動,又有些歎息的說道:“可惜這些東西不能每個月都賣,下一次要大筆進賬,恐怕得一兩年後了。”

    壟斷消火器材的買賣讓王法賺了兩千兩,他隻說了三百兩,免得讓徐陟心生嫉妒,徐陟也知道王法可能少說了些,但是應該不會少太多,也沒往心裏去,畢竟他還孝敬了自己整整十塊香皂,這些可都是有價無市的寶貝啊!

    若是隻按價值算,這些香皂怕是至少也得值一二百兩銀子,這小子能夠拿出一半的利潤來孝敬自己,也算不錯的了。

    不過有件事情王法說的沒錯,那就是銷售消防器材並不是一直都很賺錢,因為這些都是耐用品,沒有誰家必須每個月換口大水缸什麽,想要繼續賺大錢,來源源不斷的給自己提供香皂,還得想想其他的法子,畢竟這些香皂可都是消耗品。

    “接下來你打算怎麽做?”徐陟看似隨意的問道,實則也有一些考教在裏麵,若是王法的想法和能力都不錯,以後他會慢慢的重用此人。

    而若是王法就隻盯著這點小生意沒有什麽進取,那他就會繼續維持這樣的場麵。

    對於未來的打算,王法早有考慮,說道:“現在那些店鋪裏都已經備好了消火器材,除了每個月有些消火沙的銷售以外,並沒有什麽生意可做,所以,我打算將這些消火器材銷售給全城的老百姓,讓大家都遠離火患,安居樂業!”

    徐陟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想法不錯,不過普通百姓的收入有限,怕是買不了你這些東西吧?”

    王法銷售的消火器材的售價高得離譜,徐陟也早有耳聞,也就是那些店鋪收入不錯,才能買得起,饒是如此,數百家店鋪還是被分成了甲乙丙三種,購買不同份額的器材。

    至於縣城內普通老百姓,收入基本上都很低,要他們買這些高價器材,隻怕比登天還難,徐陟擔心王法做得太過了,引起全城百姓抱怨,那就回影響到自己的名聲。

    王法解釋道:“百姓家小業小,所需購買的消火用品的份額同樣也很小,咱們是為了百姓安全著想,肯定能夠讓大家都負擔得起。”

    等到王法又細細的解釋一遍,徐陟才放下心來,按照他所說的,百姓需要配備的消火器材更少,他們同樣也按照家境劃分,不同的家境需要購買的消火器材並不一樣。

    像是一些豪門大戶,需要購買的東西比起那些大店隻多不少,而那些普通百姓,所需購買的東西比最低的丙類店鋪還要少,這也是確保大家都能負擔得起,至於那些貧困人家,連飯都快要吃不起,每家就象征性的配送一袋沙子即可。

    還有極少數最最困難的人家,已經快要活不下去了,這些人王法也會象征性的提供一袋消火沙,不過對於這些人家,器材費是可以賒欠的,想什麽時候給就什麽時候給,王法並不著急,他這麽做主要是要有區別的平等對待大家。

    如此一來,每家每戶都得配備他出售的消火器材,沒有例外,有些實在負擔不起的人家,並不需要出錢,這就不會把百姓逼到絕路,但凡有一線生機,百姓們都會老老實實的活下去,並不會豁出命來與之作對。

    對於王法的這些說道,徐陟很是讚賞,說道:“不錯,你暫且放心去做吧,若是有什麽困難,就和我說,二爺我為你做主。”

    “多謝二爺!”

    徐陟擺了擺手,接著說道:“對了,這香皂我用了確實不錯,你那裏可有穩定的貨源?要是下次沒有貨了,那不是可惜至極。”

    “有的有的,這一點還請二爺放心,我那朋友是瓊州人,常年往返滿剌加與江浙沿海一帶,穩定的很。”

    這“朋友”是王法虛構的,瓊州也是他隨口編的,但是聽在徐陟的耳朵裏就是另外一種意思了,因為他很是眼饞這香皂貿易,原本想著什麽時候讓王法牽個線,直接和那位朋友做生意,但是一聽到瓊州這個地名,不由得要好好考慮起來。

    原因無他,隻因為瓊州有個榆林侯,那人手眼通天,掌控著一半海上貿易,王法的朋友很可能就是那人的手下。

    想想也是,香皂這種有價無市的寶貝,一般人怎麽可能將之牢牢抓在手裏,有能力做香皂貿易,或者說敢做香皂貿易的,恐怕隻有那榆林侯吧。

    與那種人打交道,就像是一場大冒險,很有可能日進鬥金,也有可能小命不保,徐陟想想還是算了,老老實實的做個富家翁吧,自己想要什麽東西,就讓王法這小子去弄就行了。

    又聊了一會,王法明顯就能感覺出來徐陟一開始似乎對那香皂貿易很感興趣,正絞盡腦汁想著怎麽拒絕或是圓謊,忽然發現對方再也不提這個事了,不由得覺得有些奇怪。

    不過這樣也好,既然對方不提,那係統這個秘密暫時就沒人揭露,自己也大可以放心了,他壓根就沒有想到是自己胡扯的一個地名將徐陟給唬住了。

    徐陟雖然沒怎麽出過華亭縣,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他什麽都不知道,反而擁有眾多消息來源,對於榆林侯這個傳奇,他也是早有耳聞。

    反觀王法就不一樣了,他雖然到處奔波,也聽說過榆林侯的名頭,但是也僅僅是聽說而已,具體的其中詳情,他就一問三不知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