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做晨功吧

字數:4438   加入書籤

A+A-


    東明宮禦書房的燈光亮了一夜,門口值守的小太監站著睡了四五覺,終於迎來了東方的黎明。

    曹建邊在這裏呆了有一個時辰,恒帝念他帶兵連續奔襲了上千裏,早早吩咐他回去休息了。而一再喜歡熬心血的幹越卻被恒帝挽留到了天亮。

    恒帝的意思很明確,大人一貫辛苦,那就陪朕再熬一個晚上吧。朕有許多的大事要與愛卿商量啊。

    曹都統的到來讓曾陽明晰了兩件事,確切說是明晰了一件事,了解了一個人。明城被圍,各邊軍之所以沒有動,是因為接到了恒帝的禦旨:堅守邊關,不可擅離職守,明城固若金湯,無恙。

    而隨後,丞相發出的調兵令全部石沉大海,各驛站一夜間癱瘓。這個已經得到曹建邊的證實。他是個有心人,一路上急行軍也不忘記查看沿途的驛站,結果,看到的全部是驛兵的屍體。

    誰有這麽大的膽子敢偽造聖旨?

    誰又有這麽大的能量來做這件事?

    當曹建邊道出實情後,幹越噗通跪了下去,“臣有罪,臣失職。”

    調兵符印在他手裏,恒帝的禦印也在他手裏。

    曾陽閉了一下眼睛,心道:恒帝真是荒唐。他的全部心思都用到了哪裏?一心去修煉?還是窩在溫柔鄉裏忘記了外麵的世界?從這點來看,紀皇後是“有罪”的。

    “丞相起來吧,錯全在朕身上。”曾陽扶起了幹越,“現在首要的問題是找出這個假傳聖旨的人,丞相可有目標?”

    “容臣仔細思量。”幹越閉上了眼睛,滿布皺紋的臉上全是痛苦。

    曾陽沒有讓他就此痛苦下去,而是打發走了曹建邊,然後在書桌上快速地書寫,隨後將幾頁紙遞給幹越,“與朕研討一下機構改革吧。”

    這一討論就到了天亮。

    至於說了解了一個人,那指的是東邊營都統曹建邊。曾陽現在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他:忠勇、睿智、豪邁。

    兩個月前,當得知胡番帶兵叩開東明北部邊境之時,曹建邊就立即集結了大軍,要奔赴明城護駕。然而就在此時他接到了禦旨:不可擅離職守。

    這是個啥意思?明城固若金湯?大涼國的士兵現在都是修煉體質,戰力非凡。胡番更是到了滿石境界,聖上這是哪裏來的信心?

    苦苦等待,驛站再無消息送來。

    聖旨不可違,但不能什麽事情也不做吧?曹建邊向明城和北邊派出了大批的斥候。驛站不能指望了。

    一去一回至少就是半個月的時間,這還得是快馬加鞭,走馬觀花地瞭望一眼就回返。而胡番的推進速度極快,一路上攻城拔寨勢如破竹。

    當第二批斥候返回時,胡番的大軍已到了明城以北的幾百裏處,第三批斥候返回時,大涼兵已經圍住了明城。

    斥候不單帶回了大涼兵的消息,也順帶報告了一些異常狀況,他們經過的驛站內隻有驛兵的屍體,沒有活著的人。

    曹建邊綜合了這些消息後,向他的大軍發布了命令:“出發,明城護駕。”

    他心中已經確定,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至於他過去能否抵擋住大涼兵的進攻,他沒有過多地思考。去就比不去強,至少對守城將士是一個安慰,裏外夾擊,對大涼兵也是一個有力的震懾。

    此次去明城能不能活下來這個問題也在他心中閃過,得出的結論是,國破了,他這個守衛一方國土的都統活著也失去了意義。在他認識的不多的幾個漢字裏沒有“苟且”和“投降”。那特麽的還是軍人嗎?!

    緊趕慢趕,他還是來晚了一步。不過有驚無險,恒帝竟然神奇地擊退了敵兵。

    當他得知這個消息時,心中難免泛起了嘀咕:聖旨是真的?我違抗了聖諭?

    看著身後的兩萬將士,他驚出了一身冷汗:我這是帶兵忤逆來了?!

    當傳他連夜進宮的禦旨來到之時,他心中已然向這個世界告別了。

    ……曾陽睡了兩個小時,很深沉。今日值守的小太監卻忙壞了,擋駕了一批又一批後宮來請安的嬪妃。

    皇上重傷時她們沒能來探望,還差點被送到大涼做奴。昨天皇上打了大勝仗,今天來請安那是必須的。

    曾陽似乎早有預料,睡下前特意叮囑了小太監,任何人不見。

    早起就精心打扮,完了卻沒能見到皇上,這些嬪妃帶著滿心的失望離去,將一股股怨念丟棄在了東陽宮門口。

    這所有的人並不包括紀皇後,她來的不早不晚,當曾陽剛剛睜開眼睛,她就及時地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東陽宮的小太監們對紀皇後好像生不出拒絕之心,哪怕皇上已經吩咐過。

    道理似乎也簡單,放眼整個皇宮,能擋住紀皇後的人除了皇上本身,再無第二個人。她一不高興,隨手就能將小太監們從東陽宮扔出去,且要多遠就有多遠。

    “皇上,做晨功吧。”

    紀雲一臉平靜,聲音也很柔和,一夜的沉澱,她似乎想通了一切。

    曾陽似是而非地點點頭。他的記憶在這裏很模糊,有點影子,卻無法清晰地顯現。

    紀雲一步跨到床上,在曾陽的身後坐定,然後一雙溫暖的小手就貼在了曾陽的後背上。

    “皇上還能記得臣妾昨天傳給您的功法口訣嗎?”

    “記得。”曾陽的記憶力很好。而且,昨天他不單自己記下了,還為丁峰默寫了一遍。

    “嗯,那您就按照功法口訣引氣冥想吧,臣妾為您助力。”

    曾陽的後背上,隨著一雙小手的上下導引,暖意在上升,當一雙小手緊貼俞中穴輕輕旋轉之時,曾陽體內有氣流在快速地升起,直達四肢百骸……

    一個小時後,紀雲停手,曾陽緩緩睜開眼睛。他的眼裏有驚喜,有神奇,還有一絲明悟。為什麽恒帝要留戀這個後宮?留戀這個紀雲?而在靈氣還沒有複蘇的東明帝國,恒帝為何能一枝獨秀,成為石境武者?

    答案瞬間明曉。皇後,你“有罪”啊!

    “這功法皇後都傳了誰?”

    “臣妾隻傳給了皇上。”紀雲眼神明亮,“皇上應該是又將功法賜給了丞相和禁軍的丁統領。”

    “……朕能與皇後商量件事嗎?”

    “……皇上吩咐就是了,臣妾一定遵命。”曾陽的語氣讓紀雲有點不適應。之前恒帝雖然對她也柔聲細語,可從來沒有用商量的口氣與她對話。

    “將修煉功法的第一部在全軍中推廣。”

    “……這……”紀雲有點吃驚,“皇上的意願就是臣妾的意願。不過,這樣一來,功法就等於公之於眾了,敵國的士兵很快就能得到這個功法。”

    “他們難道沒有自己的功法嗎?”曾陽隻想讓東明的將士快速走強。

    “據臣妾得到的消息和這些年的理解,大涼和大遼並沒有什麽強大的功法供士兵修煉,他們隻是占據了靈氣複蘇的優勢,在靈氣濃鬱的氛圍下,簡單的導引術就能提高他們的武境。即使是在自然狀態中,他們的體質也愈來愈優於陰山以南諸國的士兵。”

    曾陽點點頭,“皇後所言很有道理,此事需謹慎。”

    “這些年,皇上一直走不開。陰山南有三條大峽穀通往大涼和大遼,峽穀附近的靈氣日漸濃鬱,那裏很適宜修煉,能夠快速提升武境。臣妾深有體會,早些年在家鄉的修煉速度要比在宮內快多了。”

    曾陽挑了一下眉頭,一個想法在他心中快速地成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