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 13 章

字數:3678   加入書籤

A+A-


    顯然來人已經聽了好一會兒,這話說得客氣,可情商不低的劉悅一聽就明白。這人是在表達,我家孩子從小寵著長大的,再天真單純不解世事也輪不到旁人教育。你雖然無禮,我卻懶得和你見識。

    被人隱晦懟了一臉血的劉悅,摸摸鼻子暗暗遷怒皇甫馳。也不出聲提醒下,嚇唬小姑娘卻被人家長逮到,這樣很有很有意思嗎?

    不過也怪自己大意,雖然也有一身係統兌換來的高級功夫在身,但卻比起皇甫馳這等苦練武藝,已經融入本能的人還是有極大的不足。若不是刻意進入練武狀態,她五識六感比起普通人也靈敏不了太多。

    皇甫馳瞥了糾結窘迫的劉悅一眼,眼中笑意閃過。

    “並州中郎將皇甫馳,見過帝師。”

    帝師輕拍懷中小姑娘頭頂,示意她站到一旁,也不介意身份被人叫破:“皇甫馳?並州前刺史皇甫林是你何人?”

    “正是家父。家父曾言並州苦寒,若無帝師支持便無並州數年安穩。”

    “朝中傾軋各有私益,老夫也不過勉強而為罷了。當年你父鎮守並州,十年內蠻族秋毫無犯,是難得的忠臣良將。可惜,英年早逝使朝廷痛惜。”帝師一歎:“他可有遺願?”

    “家父惟願蕩平蠻族,使並州無憂。”

    “好,好一個皇甫林。你為並州中郎將,也算子承父業,皇甫州牧後繼有人了。隻是兵者不詳,天下英才大都聚集長安洛陽。你為州牧子,不要太過計較一地得失,若有機會,還是多去這兩地看看。早日有了正統官職,才能不墜皇甫州牧的聲名。”

    自皇帝頒布求官令後,放開了各州三品以下官職任命權。這剛好從三品的中郎將,便如雨後春筍般一茬一茬的冒了出來。不少都是各地商戶豪強門買來充做門麵的。因此,中郎將這一官職水分極大。帝師才會提醒皇甫馳另謀出路。

    看著英武不凡的皇甫馳,帝師起了愛才之心。皇帝昏庸,他雖心灰意冷,看見良才美玉還是忍不住想薦入朝中。若是朝中能英才匯集,便是皇帝昏庸無能,也能勉強保住大漢數年安穩。

    “老夫與你父有同僚之情,你也算是我晚輩。若是擔憂無人引薦,老夫可修書一封。長安林中正曾拜在老夫下。看在老夫薄麵上,定然會像陛下舉薦你。”

    各地中正查訪本地優秀人才,經由郡守州牧層層匯報給長安中正所內的大中正,最終由大中正向皇帝推舉適合為官的人才。帝師所說的林中正,正是長安大中正。

    “謝帝師盛情,隻是家父臨終遺願,馳不敢忘。”

    帝師輕歎:“你雖孝心可嘉,隻是執意從軍,終會遺禍子孫。”

    帝師一番肺腑之言,劉悅卻聽得微微一笑。

    亂世將來,什麽學富五車富甲天下,都不及手中鋼刀來得靠譜。這帝師,輕飄飄的三言兩語便要皇甫馳放下一州兵權,丟掉未來問鼎天下的本錢,到長安做一個人為刀具我為魚肉生死皆由他人掌控的文官。

    看來帝師雖對皇帝失望,卻依然忠心不改,隻是帝師再怎麽忠心,這話隻能一笑,若是當真便是自尋死路。

    聽爹爹和那兩人說了好幾句話,嚇得不清的霓裳緩過神,明白過來自己上了當,差點被人嚇掉了淚,此時頗感丟臉。見爹爹正跟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人說話,她便不能隨意插話,隻好一直嘟著嘴瞪著劉悅表達不滿,見到劉悅笑得奇怪,頓時發作。

    “你這人好生奇怪,我爹爹素來清廉無私,門生遍及朝野卻從未因私求情。這次難得要寫信給林師兄,幫你們謀求官職,這等好事情你這人為何發笑?”

    “小娘子誤會了,我見帝師對朝廷忠心耿耿,雖致仕回鄉,卻依然心係陛下,故而一時感懷,為陛下高興。”

    帝師目光瞥了過來,淡淡開口:“你是何人?”

    “小子劉悅,隆中人士,為主公帳下執筆。”劉悅恭敬行禮。

    “皇甫中郎少年英才英武不凡,正是朝廷所需棟梁。且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你主若能入朝,你也能任朝中正品官職,為何不願?”

    劉悅謙遜一笑,開口卻不客氣:“敢問帝師,若人人都為朝中客,何人鎮平安?何人攝蠻夷?何人守邊疆?何人平叛亂?”

    聽到劉悅問得刺耳,帝師一窒並不動怒,目光遙遙的看向梅林深處,語氣裏帶著隻能眼睜睜看著大廈傾覆的疲憊無力。

    “年輕人,有銳氣乃是好事。隻是我朝自文帝起,朝中漸漸重文輕武。陛下在崇元三年,言兵者賤籍,下詔三品以下兵家子,三代之內不得舉薦入朝。你家主公若不改弦易轍,以後子嗣恐淪為兵家子,就此仕途斷絕。”

    傳聞中,皇帝自小流落民間,先皇駕崩時其餘皇子皆內鬥而亡。是帝師當機立斷的接回了當今皇帝,扶持他登上了皇位。

    這位陛下在市井間長大,學得一手生意經,登基後治國如經商。曾放言,世間之物皆有身價,隻要出了足夠的價錢,便連皇位都可賣給他人。

    當然,沒有誰蠢到出錢向皇帝買皇位。隻是皇帝昏庸無能的名聲,就此算是定下了。

    劉悅在新手村時,了解遊戲背景學習技能的各種任務充其量隻做了一半,係統就下線神隱。她這個半桶水時不時的就會犯點常識性錯誤。

    所以劉悅原本以為,皇帝再昏庸也有個度,滿朝文武可不是吃白飯的。再是互相傾軋,一旦碰觸到他們的利益,自然會有人出來阻止。沒想到,這皇帝不是昏庸,他是完美避開了朝中大臣的死穴,拿著生命作大死啊!

    你說你要限製武將兵權免得擁兵自重,好好說慢慢來,大家也不是不能理解的。實在不行,你罵兩句,大家老老實實當孫子,反正練武之人皮糙肉厚,罵幾句就當耳邊風了。可這還下詔規定三品以下當兵的兒子,三代都不能入仕。

    雖說,各地中正在為朝廷舉薦人才時,一般不會考慮軍戶。但白紙黑字的寫出來和大家心照不宣可是兩回事。雖然還有個三品以上武將不受限製,但三品以上武職本就稀少,漢室六百年,也不過屈指可數的十數人。

    劉悅用腳趾想也知道,這詔書一下,天下武將離心。

    至於掌握朝政,充當皇帝腦子,本該阻止皇帝命令的文臣們自然樂得見武將地位進一步下降。武將們為了子孫後代計,也就不得不依附文臣,才有一席存身立命之地。

    劉悅越想越嫉妒,這皇帝這麽任性這麽拉仇恨,卻依舊在皇位上活蹦亂跳。沒被人毒死,沒被人造反成功,還賣官賣得不亦樂乎,天天數銀子數到手軟。這人生贏家的幸運光環閃耀得人一雙鋁合金狗眼都快瞎了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