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進退
字數:3308 加入書籤
夜色如水,月兒把溫柔灑向大地,落在那具微微顫抖的男人身上。
要想融合這具身軀以及記憶,可不是簡單的事,道士感覺頭很疼,仿佛要裂開了一般,他想要大叫,卻又叫不出來。睡夢中的他,不自覺握緊了拳頭,然而,卻沒有人發現,這個躺在地上的人,握緊了拳頭,身上已經是汗水淋漓,就連身上的傷口也崩裂開來,流出了殷紅的鮮血。
土著的記憶像河水一般湧入,不斷與道士的思維匯合、衝擊,兒童時的無憂無慮、富貴滿身;少年時家破人亡、隨後便是寄人籬下;再到青年時的顛沛流離。他就像大海中的一葉孤舟,身不由已的漂泊,在命運中掙紮求存。他以為他能平安過這一生,把姓氏傳遞下去,卻想不到,居然會喪命在這河內郡?
記憶就像水滴,一點一滴,匯成了河水,組成了大海,一股股巨浪,不斷衝擊著道士的腦海。最終,在道士強有力的信念下,各種記憶開始重組,讓他徹底理清楚了土著的來曆。
“嘿嘿,想不到,這個看似平凡的身軀,竟然有這樣的身份,當真是有趣!”理清了土著的記憶之後,道士想著,不由笑了起來,這樣的身份,足以讓他做很多事情,既然,來到了隋末亂世,有著這樣的身份,那就該我一展所長,在這隋末亂世中,大展拳腳,打出一片天地來,不然,豈不是負了這具身軀的身份?!
“而那個人,作出這樣的決定,居然有這樣的因素?!也難怪,曆史上沒有這個人的姓名,想來多半是死在了這場兵變之中!”道士想著,嘴角不由露出冷笑,從此之後,他的命運就將由自己來選擇!
他努力地想要睜開眼,看一看外麵的大好世界。
這時已經是清晨,太陽隻是露出了半張臉,鳥兒在樹枝上跳動,露珠沿著葉脈滾動,滴下,落在了楊複生的臉上,有些冰涼。
耳邊,有人說話的聲音,腳步聲清晰地傳來,楊複生手指微動,努力睜開眼。眼睛剛剛睜開,就聽有人大喜,大聲地喝著:“柴長吏,楊將軍醒了!”聲音中,帶著欣喜。
“什麽,複生醒了?”柴孝和聽見,三步並做兩步,急忙趕來,到了楊複生身邊蹲下,仔細看著,臉上露出大喜神色,道:“複生,你終於醒了!”
人醒了,那就沒事了,柴孝和忙讓人端來了水,又讓人扶起楊複生,喂他喝著水。昨夜,楊複生的傷口流血,令他擔心萬分,隻得讓人先包紮了,靜觀其變。想不到一夜之後,楊複生醒了,這真是天大的喜事!魏公那邊,也就說得過去了。
幾口溫水下肚,楊複生有了精神,緩緩坐了起來,目光掃向四周,這時的他記憶已經融合,認出了眼前這人,便是這一次西進的指揮官柴孝和,這一支軍隊的主帥。
“複生,你終於醒了,真是萬幸。”柴孝和再次說道,語氣卻不同,帶著一絲放鬆。畢竟是魏公的親外甥,可不能出事。作為一個新附李密的瓦崗將士,就算再怎麽受到魏公信任,如果楊複生出了事,這仕途也就完了。
楊複生捋了捋思緒,現在他已經明白所處的時代。今年是大業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六百一十七百年,時間是四月份,大隋江山已經岌岌可危,無處不在造反,無處沒有殺戮。
在所謂的諸多義師中,聲勢最大的,便是占據了瓦崗的翟讓。不過,翟讓隻是空有名頭,實權掌握在魏公李密的手中。一年前,翟讓在李密的幫助下,殺死了名震SD的大隋名將張須陀之後,瓦崗的軍政大權逐漸向李密傾斜。翟讓也知道個人能力不足,便安心退居幕後,讓李密主持軍政。
李密的確是大才之人,自從掌握大權之後,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招攬了不少誌士,瓦崗得以壯大,連續擊敗東都洛陽的隋軍。楊廣得到消息,派人支援東都,雙方幾番惡戰,總體來說,瓦崗占據著優勢。
瓦崗連戰連捷,尤其是在攻克興洛倉之後,瓦崗在各地義軍之中的聲望越來越大,各地義軍首領,包括HB竇建德、江淮杜伏威、SD徐元朗等各地義軍首領,紛紛進言,擁戴李密為魏公,奉他為天下義軍之主。
柴孝和本是鞏縣長史,此人極為有膽識,得到消息之後,果斷獻出了鞏縣,投靠了李密。由於柴孝和飽讀詩書,精通謀略,因此得到李密的信任。
這一次西進計劃的實施,正是柴孝和極力說服了李密才促成的。原本計劃進行的十分順利的計劃,卻由於東都一戰,李密失敗,消息傳來,好不容易招攬的一萬多軍隊就此崩潰,陷入了如今進退兩難的境地。
楊複生捋了捋思緒,登時覺得如今的局麵並不樂觀,在他的信仰裏,沒有後退二字,如果說這場挫敗就讓他返回瓦崗,這不是如今的楊複生的性格,更關鍵的,是他不想寄人籬下,以他的身份,能做更多的事情,甚至,問鼎天下。
關鍵還有一點,楊複生是李密外甥,這樣的人居然在瓦崗軍中沒有一點記載,那就根本不合理!最為合理的判斷,便是這個人在這一次的西進之亂中喪生,所以籍籍無名。聯想到不久之後柴孝和是落水而亡的,這就更增加了另一種可能。
不過,如今既然他附身到了楊複生的身上,他就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好不容易奪舍複生,豈能在輕易死去,辜負這具身軀?想到此,楊複生正色看著柴孝和。
“孝和,你可是想回轉瓦崗?”楊複生醒來之後,第一次開口,就單刀直入,問的如此突兀。這讓柴孝和微微詫異,因為這是他心裏的想法,卻不曾說出來過,剛剛醒來的楊複生何以得知?
“複生,某正想與你說這事。”柴孝和正容,解釋道:“複生,如今魏公被東都洛陽隋軍擊敗,正是急需我等之時,某想回轉瓦崗,助魏公退敵。”雖說義師是以柴孝和為主,可是楊複生畢竟是李密的外甥,有的事情,總要他知道的好,再不濟,有他替自己擋著,也少受一些責罰,這是柴孝和的想法。
楊複生淡淡地看著柴孝和,他為道士之時,飽讀詩書,曆史也是感興趣的,隋唐的曆史有一定了解。知道柴孝和此行失敗之後,便是心灰意冷,回到了瓦崗。柴孝和可以回去,卻不料天道輪回,沒多久在與王世充的戰鬥中落水而死,也不知道是否有內幕?
柴孝和可以回去,楊複生卻不願意回去,瓦崗日後的結局並不好,尤其是李密,後來更是失敗連連,被王世充擊敗之後,逃向關中,投奔了李淵。但由於他的身份,自然是得不到李淵的重用,又想反叛,借故去招募SD舊部將士,卻被唐將盛彥師看穿,斬殺於熊耳山。
瓦崗最終落下的,是失敗,是苦澀!對於楊複生而言,不是好地方。他絕對不會再回瓦崗!(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