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學子論道

字數:3831   加入書籤

A+A-




    登上二樓,入了雅間。

    申屠秀,邢步英退出,持兵戈挺身守在雅間外。

    季玄陵,冀韶華,趙浣溪,林素音落座,兩名丫鬟送來茶水,糕點,整齊擺放在案台。

    伺候妥當,一名丫鬟低聲詢問:“幾名公子是否飲酒?學宮內,有齊國酒,楚國酒,魏國酒,等等?”

    “秦國酒吧,切幾盤上好鹿肉。”季玄陵說。

    “公子稍等!”丫鬟退出。

    在樓梯拐角處,向廳堂內管事匯報:“東臨閣內公子,索要秦國酒,鹿肉,從飲食習慣來看,該是秦人。”

    “恩,我會記錄在案!”管事道。

    安排妥當,嚴正方抱拳低聲道:“王上,臣前往內堂,先搞清楚諸侯王所圖。”

    “嗯!”

    季玄陵點頭默許。

    這時,冀韶華仰首瞥了眼論戰台,挪身靠近聲若蚊蠅的問道:“夫君,學宮內,有秦國密探?”

    “諸侯國密探時常解除各類身份混跡鹹陽城,刺探情報。秦國密探同樣混跡各諸侯國,刺探軍情,政務!”季玄陵哼笑著說:“若為夫猜出沒錯,學宮內,所有侍者,丫鬟,皆為齊國密探,丫鬟了解我們的飲食,那些密探很快會推測出我等來自何方,半日內,查出大家的身份!”

    諜戰?

    又被稱作暗戰,通過派遣或收買來從事刺探機密,情報或進行破壞活動。

    七國亂戰,諜戰從來沒有停止過。

    丫鬟端來酒肉,擺放在案台,退出後,趙浣溪道:“各國爭鋒,明戰攻城,暗戰禍國,該雙管齊下。”

    季玄陵欲作答時,突然,廳堂內傳來歡呼聲,聲音落定,論戰台上有人學子滔滔不絕說:“各位,齊軍大捷,列國君王前來臨淄,霸主地位即將易主。

    今大齊東臨滄海,南接楚國,被鄰燕地,西拒趙魏韓。經濟上,大齊富庶,藏富於民,軍中近百萬帶甲雄獅,又有稷下學宮,廣招四方英才。

    依某所見,若王上趁兵鋒正盛,南吞宋國,北戰燕地,虎師雄踞東方,來日,唯獨南楚與東齊爭鋒。

    一統江山,非齊即楚!”

    論戰台上,那名約莫而立之年的儒衣男子,挺身而立,侃侃而談,道出自己的見解。

    今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除秦王未派人來聽政外,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皆派遣公子,達官前來。

    若所述言語獨領風騷,得某位公子欣賞,有幸拜為客卿,可不枉他們風餐露宿,來臨淄求功名。

    “說的好,一統江山,非齊即楚!”雅間之內,有公子高喝:“贈他上等齊酒一壺!”

    “謝公子!”那儒衣男子轉身,向聲音傳來的方向鞠躬行禮。

    誰知,這時環形高台上,突然有人起身,一邊沿著台階向論戰台走去,一邊說:“嗬嗬,先生所言,未免太輕視大燕國了,燕地苦寒,貧瘠,與胡人相林,仍舊延續數百載,豈是齊國說兼並便兼並的。

    今燕地北修長城,提防提防胡人騷擾,西通趙魏,彼此同氣連枝,齊軍伐燕,趙魏豈會置之不理。

    何況,齊燕王族通婚,秦太後仍然健在,若齊軍犯燕,燕王修書一封,秦軍鐵騎頃刻將至,齊軍遠征,怕費力不討好。”

    齊王稱霸,齊國不足以定社稷,統江山。

    目前,魏國衰落,然西陲秦國崛起,南方楚國地域遼闊,中原趙國尚武,強敵環伺,單憑齊軍,嘖嘖,有何資本對抗。”

    “沒錯!”高台內,有人高呼,起身附和道:“楚軍精銳,遭秦王率偏師擊潰,秦軍兼並大康虎賁軍,隴西鐵騎,西涼鐵騎,從前雄踞西陲,劍指六國的秦國虎狼,已經回來了!

    一統江山,非齊即楚,爾等置秦國於何處?”

    雅間內,季玄陵閑情逸致品酒,聆聽學子高談闊論,若他記得沒錯,齊國衰落始於伐宋,使各諸侯國王,忌憚齊國強大,彼此組建強軍,一舉擊潰齊國。

    這時代,與記憶裏戰國有所出入,然齊國伐宋,疆域擴大一州,勢力延伸進中原,必然觸及趙魏韓利益。

    三國豈會作壁上觀,任由齊軍攻城略地。

    此刻,竟然有學子公然建議齊國伐宋。

    這家夥也是沒誰了?

    正思量時,高台又有學子出聲道:“趙魏韓地處中原,從前魏國稱霸,問鼎中原。今齊國稱霸,然仍有大韓強弩,趙國胡騎。齊楚兩國,欲吞八荒,並**,先問趙魏韓三國答不答應?”

    連續遭遇三名學子反駁,論戰台上,那儒衣中年神情頗為尷尬。

    若不能據理力爭,駁斥對方,他隻能灰溜溜離去。

    輕咳兩聲,幹笑道:“哈哈哈,趙魏韓三國,魏國衰落,仍沒有東山再起的跡象,韓國乃四戰之地,兵家必爭之地。趙國地處北方,縱然胡騎聞名天下,可惜國力贏弱。

    今齊楚結盟,聯軍西征,北伐,振臂一呼,試問天下誰敢不從。

    小小趙魏韓,焉能阻擋齊楚兵鋒。”

    “好!”

    “好,好,好!”

    此言一出,高台落座的學子,不少人鼓掌歡呼。

    三名責問的學子,其中兩人神情沒落,紛紛退出論戰,就坐高台上。

    唯獨那質問置秦國於何地的學子,仍然身如鬆柏,挺身而立,站在案台後方,道:“好一句振臂一呼,試問天下誰敢不從,先生,你莫忘了,楚國景鴻煬,韓道暢所統帥的楚軍精銳,在隴東遭遇秦王率軍擊潰,在廬陵城,統帥的楚軍,再次遭秦王算計,秦王假借袁賜的兵鋒,公羊越的殘部,不費吹灰之力,重創楚軍精銳,使廬陵城變成楚軍墳墓,景鴻煬,韓道暢,領不足萬名殘部狼狽逃亡。

    先生捫心自問,楚軍懼不懼秦王,楚王號令,秦王是否會遵從?”

    “說的好,熊威,匹夫爾,何足懼哉?”雅閣內,季玄陵不禁高聲道:“先生豪氣,美酒佳釀,豈能聊表秦人心意,若先生願入秦,某願資助先生百兩紋銀做路費,相信秦王自然厚待。”

    “謝公子厚愛,元駒正有此意!”陸元駒頷首答謝。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