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風雲聚變

字數:4737   加入書籤

A+A-




    休整半宿。

    清晨,朝露灑滿草叢時,河西守將率軍而來。

    高宗離,牧蒼馳,遵命帶軍出征。

    半日後,踏入秦國。

    黃昏,回鹹陽宮。

    安排好卿月,夢籮,兩位公主。

    沐浴梳洗,換上蟒袍,陪張麗華,阮傾城,袁沐歌用過晚膳。

    太尉殷鴻匆匆入宮匯報,泰山稱霸結束,宋王折返回宋時,半路遇襲,重傷逃回商丘時,商丘淪陷。

    宋王流亡楚國了。

    薑果然還是老的辣,齊王行事雷厲風行,不給對手留半點喘息的機會。

    不過,宋國未滅,宋王流亡,必然遙控宋軍,全力反抗。

    楚王回壽春,宋王必去遊說,楚軍入宋國,馳援宋軍,勢在必行。

    齊楚爭鋒,好戲上演。

    然而,殷鴻匯報,此事已過七八日。

    近來未有密探送回消息,宋國戰事有何變化,尚不可知。

    “太尉,發生何事?”

    季玄陵伏案,急聲詢問。

    沒有探子傳回的消息,不能隨時四方局勢,如瞎了眼眸。

    “臣安排人查過,探子入魏國,便銷聲匿跡。”殷鴻匯報。

    魏國。

    又是魏國。

    襲殺他的車架,尚未給秦國答複,大量探子又在魏國失蹤,魏王老狗,有意與他作對麽?

    “太尉,是否查出眉目?”

    殷鴻麵容慚愧,默默搖頭。

    不得已,季玄陵示意殷鴻退去。

    宋國已淪為殺戮場,齊軍,楚軍,為爭奪宋國疆域,死戰不休。

    若不能快速了解東方戰事,秦國君臣很難作出自保之策。

    此次前往臨淄,深知魏王偽善,楚王狡詐,趙王老當益壯。

    諸國爭鋒,沒有強大的國力,軍力,即使稱霸,仍沒有王侯敬畏霸主。

    齊王的處境,便是如此。

    不得已,派人前往三江城,叮嚀狄鍾泰在楚國打探消息。

    次日。

    季玄陵召集九卿,與鹹陽令荀雍,禁軍統領衛康入朝,商議軍政紀要。

    春節後,禦駕親征至今,已有數月之久。

    難得回宮,早該處理朝廷積壓的事務了。

    九卿入殿,躬身行禮君臣大禮,各自席地而坐。

    治粟內史賈泰初匯報錢糧事宜後,季玄陵點了點頭,詢問道:“說說大康吧,黃卿,公孫將軍,在西線如何,大康形勢有何變化?”

    聞聲,負責軍務的太尉側身道:“王上,昨夜,左丞相派快馬傳回消息,公孫將軍指揮驍武軍重創趙少卿所統帥的虎狼騎,楊將軍生擒賈問道,阮將軍控製趙少卿的錢糧。

    趙少卿已經領兵投降,三五日內,領兵凱旋。”

    “好!”

    季玄陵稱讚。

    他前往臨淄,周遊趙魏,已有月餘,公孫昂,黃浩然率軍征戰,一路大捷,說起來在預料內。

    奪取董昶遺留的財富,盡數運回鹹陽,仍讓他控製不住內心的喜悅。

    趙少卿所控金銀,是大康各州繳納的稅賦,皇室積攢的錢糧,與帝都世家豪門,商賈富戶的私產。

    數量之多,極難統計。

    全運回鹹陽,秦國財力暴增,國力,軍力緊隨著暴漲。

    “不過”殷鴻神態躊躇,很是猶豫。

    季玄陵起身,站在龍案旁,追問:“不過什麽?”

    殷鴻道:“大康西涼漸漸安定,然江南,西南,中原,特別是江南與西南,亂成一鍋粥了。”

    “哦!”

    季玄陵好奇:“愛卿細細道來。”

    “公羊越,呂伯寧在隴地,西涼兵敗,陸續領兵逃亡江南,已然站穩腳跟。公羊越向穆家兄弟發起進攻,已奪取兩郡,呂伯寧霸占趙拓一城,正招兵買馬,西南狼煙四起。

    江南地區,孫遜長子,在諸將輔佐中,快速穩定江南局勢,正與趙拓搶奪陶策的地盤。從前繁華的江南,遍地戰火。

    中原,大康皇帝趙辰,向大乾借兵,又招兵買馬,附近許多小勢力,大康舊臣遺老,紛紛投靠,勢力快速擴張,已與袁賜爭鋒。”

    “這麽說!大康遍地狼煙,戰火四起了。”

    大康局勢變化,比他預料中更糟糕,特別是趙辰向大乾借兵,的確不好對付。

    不是說,秦軍忌憚大乾精銳。

    沙場重創對方,必然引來大乾記恨。

    今大乾一家獨大,國力如日中天,無端招惹對方,分明自找沒趣。

    欲消滅大乾的精兵,需借助其他勢力,至少,在秦國沒有資格與大乾抗衡前,決不能招惹對方。

    殷鴻點了點頭:“狼多肉少,各路諸侯,均想快速擴張,穩固根基。若秦軍殺進去,袁賜所部首當其衝,若消滅袁賜,會改變大康局勢。”

    微微緩口氣,殷鴻說:“相較勞師遠征,擊潰各地分散的小勢力,臣主張休養生息,坐山觀虎鬥,大康局勢明朗時,集結重兵,大規模作戰,鏟除各大勢力。”

    季玄陵沒有否決殷鴻的提議,滿意的點頭:“嗯,這個是個好策略,本王會考慮!”

    殷鴻端坐,端起茶杯飲茶。

    這時,徐聞達突然詢問:“王上,臣愚鈍,不知王上在臨淄做了什麽,為何令鍾泰將軍帶軍西進,王上欲攻打楚國麽?”

    秦國已有國策,先深耕大康,再圖東方六國,最終,與大乾爭鋒。

    此舉,不到萬不得已時,不可更改。

    王上認可,九卿同樣堅守。

    季玄陵笑了笑,朗聲說:“此去臨淄,促成秦齊結盟,今齊王伐宋,消弱楚國,秦軍自然在旁響應,伐宋,為之尚早了。”

    秦齊結盟?

    徐聞達恍然大悟,麵露興奮的喜色,殷鴻,衛康,袁立煥,賈泰初的人麵孔,也掩飾不住泛出笑意。

    一個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東齊,西秦,強強聯合。

    這麽一來,秦國不必再擔心齊楚伐號召東方六國,合兵伐秦了。

    沒有後顧之憂時,秦國可集中全力深耕大康了。

    將來,一旦時機成熟,秦軍兵出函穀,必將橫掃東方諸國。

    王上東進,不虛此行啊!

    群臣興奮時,一名守衛宮廷的兵勇,快步走進來,抵達典客袁立煥身旁,跪地嘀咕幾句,把一封書信交給他。

    袁立煥突然轉身,急聲道:“王上,大事不好了,張懿派人從魏國送回快馬急報,一隊秦國商人,在大梁城外被搶劫,二十餘人,盡數被殺害了。”7(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