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割地避戰
字數:4481 加入書籤
可惜魏王野心勃勃,南征韓國,北伐趙國,破壞趙魏韓三家盟約。
今趙魏再度修好,趙秦之間也曖昧親密。
關鍵,趙國撤回上黨郡東北的守軍,使魏國北方門戶大開。
已經遭遇林胡人騷擾了。
此番申屠秀領軍入上郡,趙國利益未受損害時,怎會派精銳馳援。
上郡危機,更甚河東啊!
飛熊軍很可能輕而易舉洗劫上郡,強占此地。
“上郡的確麵臨非常大的問題,公叔央坐鎮,既要提防林胡人,又要抵抗飛熊軍,怕分身乏力啊!
不過,河東郡近況同樣不妙,公輸琅所統帥的魏武卒,不過十萬。
反觀秦王,所率禁軍已超過六萬,又統帥四萬虎狼騎,加之,常年駐守函穀的六萬老兵,規模遠超河東魏軍了。
函穀守將邢步英,曾為越國鎮北將軍,不管武藝,指戰能力,不輸公輸將軍啊!”太尉徐尚武糾結,他越清楚彼此實力,越不支持魏國迎戰。
秦王咄咄逼人,秦軍來勢洶洶,他不能說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話。
“沒錯,河東郡乃魏國西方門戶,若讓秦軍占領河東郡,魏國西線門戶被打開,那時,魏國將像被扒光衣服的女子,任秦軍欺淩了。”丞相韓拓提醒。
仰頭望了眼魏王,低聲道:“王上,縱觀局勢,對魏國不利啊,臣建議,何不割地避戰,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割地避戰?
聞聲,徐尚武猛然轉身望去:疾呼道:“丞相,你怎說出如此喪誌之語!”
丞相乃百官之魁,太尉乃百將之首。
不管局勢多惡化,他人說得喪誌言語,獨獨他們說不得。
此舉,如何凝聚百官,攻抗強敵啊!
“割地避戰?”
魏王森寒的眸子,似一把利箭望向韓拓。
闊掌猛擊在龍案,語聲低沉說:“秦王親征,是要奪地嗎?他要複仇,為老秦王複仇,爾等不懂嗎?”
割地避戰!
虧韓拓敢說出口。
不知秦王所圖嗎?
今日割一城,來日割兩城,久而久之,魏國早崩潰了。
他懼怕秦軍,不過害怕魏武卒經曆苦戰,尚未恢複元氣,抗秦沒有必勝把握。
危難之際,焉能瞻前顧後。
沉默少時,魏王長呼口氣,高聲喝道:“潘雄將軍何在?”
聞聲,一名中年將領,從軟墊起身,闊步走向殿中央,抱拳道:“末將在。”
魏王朗聲吩咐道:“潘雄,你再領五萬魏武卒,前往河東馳援公輸將軍,是否有把握?”
魏國內,善戰的將領不多了,潘雄是其中之一。
“王上,近來,臣已經在研究秦軍狀況,得知邢步英抵達函穀關,因來自越國,沒有軍功,函穀老將對他頗有言辭,可見秦軍內非鐵板一塊,臣有把握把秦軍困在函穀關內!”
潘雄點頭,高聲匯報。
秦軍驍勇,魏武卒也是不是吃素的。
以前,魏武卒追殺秦王,猶似狼群狩獵,讓秦軍沒有還手之力。
現今,兩軍沒有分出勝負前,輕言秦強魏弱,分明在輕視魏國將領,輕視魏武卒。
“好!”
“我大魏兒郎,當時如此!”
魏王滿意的頷首,負手在高台前來回度步。
思索中,神情越來越凝重,少時,猛然止步道:“公子隨,你前往探望你牧將軍,若他傷勢恢複的差不多了,令其前往河東,親自坐鎮,得公輸將軍,潘將軍輔佐,相信能阻擋秦王的步伐。”
“喏!”
公子隨得令,齊有名將陸匡,魏國有名將牧華力。
若非年邁,若非受傷,焉能懼怕他秦王。
魏王沒有囉嗦,繼續道:“林募將軍,上郡戰事,全靠你了。你領八萬魏武卒北上,爭取在上郡內,拖住申屠秀的飛熊軍。記住,你們在上郡,無需殲滅秦軍,隻需借助上郡溝壑滿布的地形,拖延申屠秀的飛熊軍。
給牧將軍,公輸將軍,潘將軍,爭取足夠時間。
若河東戰事進入相持階段,秦王討不到半點好處,再與秦王談判,相信他知難而退!”
魏王對魏國現狀了如指掌,他自知尚未恢複元氣的魏武卒,對抗秦之虎狼沒有必勝把握。
是故,思前想後,欲采取拖字訣。
前線戰事拖延越久,對魏國越有利。
期間,若魏國遊說趙韓派軍馳援,將越發阻擋秦軍東征的步伐,興許能避退秦軍,甚至聯合趙韓兩軍,反攻秦國。
林募領命,太尉側身而望,謹慎的說:“王上,采取拖延戰術,怕消耗大量財力,錢糧,魏國國力會每況愈下。”
“是啊,父王,齊魏之戰,已過度消耗國力,百姓生活非常糟糕了,再與秦軍僵持,魏國怕內部崩潰!”公子隨附和。
拖延戰!
絕非破敵良策,反會讓尚未恢複元氣的魏國,處境雪上加霜。
何況,公子隨深知,公孫昂領軍凱旋,從西涼運回來大量錢錢。
與秦軍僵持,非長久之計。
“國難當頭,大家眾誌成城,共渡難關吧!”魏王無可奈何的說。
拖延秦軍步伐,總歸強過割地避戰。
“喏!”
公子隨領命,無言以對。
靜默中,丞相韓拓拱手道:“王上選擇迎戰,臣誠惶誠恐。為使秦國早日退兵,臣建議,派遣出使大康,遊說被秦王擊潰的各部,遊說他們伐秦。
若他們願意配合魏國,秦軍被迫回師,也大大改善魏國處境。
再者,該盡快派遣使臣前往趙韓,令趙王,汗王出兵,畢竟,三國同氣連枝,若魏國兵敗,趙韓焉能獨善其身。”
魏國什麽情況,作為丞相,韓拓心似明鏡。
與齊國之戰後,魏國勉強保住疆域,可精銳魏武卒損失太多。
今秦軍東征,他沒有沒有半點把握,不信殘存的魏武卒,能阻擋氣勢如虹的秦軍。
所以,魏國需借助外力啊!
“沒錯,的確該拉攏四方了!”
魏王聞聲,深以為然,叮嚀道:“丞相,你前往壽春,爭取說服楚王出兵,再不濟,讓楚王唆使大康各家勢力伐秦,公子隨,你親去趙韓,遊說趙王,韓王,事急從權,趕快行動起來!”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