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合縱抗秦
字數:4507 加入書籤
“秦軍奪取灌口城,得到城內水師,連通南北,不能再讓秦軍得到柳牧嶽的水師,給前線將領寫信,協助趙盛,柳牧嶽南渡。”孫銘厲聲叮嚀。
每每想起秦軍所取得的戰果,他滿腔怒焰就壓不住。
與幕僚花費心思安排部署,到頭來,所有努力付之東流,被秦軍撿了便宜。
目前,秦軍還有軟肋。
沒有驍悍的水師,南征受阻,各方勉強牽製秦軍。
秦軍擁有驍悍的水師,必將配合精騎馳騁南方。
孫銘麵孔冷酷,鐵拳砸在案台。
驚得諸將仰頭相望,大氣不敢喘。
孫銘咬牙說:“郭頌,給呂伯寧,公羊越寫信,建議他們暫停進攻趙拓,領軍抵抗秦軍。告訴他們,若秦軍占領荊襄四州,我等分處各地,首尾不能相顧,將被秦軍逐一擊破。”
呂伯寧,公羊越,曾經雄踞一方。
有逐鹿中原,爭王奪嫡的潛力,卻遭秦王征討,淪為喪家之犬。
此等血仇,相信呂伯寧,公羊越沒有忘記。
“喏!”
郭頌領命。
這時將領嶽泰上前,躬身行禮,捋著長須道:“主公,秦軍止步清水河,在長川城休整,是否派軍偷襲?”
“將軍可有良策?”孫銘追問。
不管能否偷襲秦軍,單單騷擾秦軍,牽製秦軍鋒芒,也是極好的。
何況,若偷襲成功,重創秦軍,消弱秦軍氣焰,發泄他的怒火。
嶽泰走向行軍地圖,指著敵我交錯的地圖,道出自己的想法。
“荊州水師退去,灌口江巡邏鬆懈,我軍可秘密前往灌口城,奇襲,如能占領灌口城,將斬斷秦軍退路,不能奪取城池,也讓秦軍腹背受敵。另外,若悄無聲息抵達襄州境內,協助高懿在清水河布防,來日也將重創秦軍。”
孫銘低頭凝視地圖,少時,仰首盯向嶽泰:“此戰將軍全權指揮。”
嶽泰乃父親留給他的舊部,素有軍功,與荊襄軍在乾州作戰時,表現的非常驍勇善戰。
他來負責,孫銘很放心。
點了點頭,繼續道:“韓湘,你前往襄州,與趙拓謀麵,不管我等有何矛盾,在秦軍退出荊州前,彼此該擱置爭議,率先對抗秦軍。”
“喏!”
敵強我弱。
秦軍精騎行軍速度神速,孫銘不敢任由秦軍獨大。
不然,江南地區終將淪為秦軍盤中餐。
.......
一晃數日過去。
荊州秋意漸濃,氣候漸冷。
不過,相較秦地的苦寒,荊州氣候仍然宜人。
季玄陵長居長川城,總領軍政,密切注意大康境內局勢。
秦軍死戰長川城時,齊國為首的五國聯軍,借道秦地,穿越安州,檳州,抵達大康境內。
趙國將領欒忠鬆為首的步騎,駐紮在隆州南方,在趙辰派軍收拾西南的穆氏兄弟時,欒忠鬆已經派軍攻打趙辰,嚐試快速擴張。
得知消息,季玄陵滿不在乎。
趙辰向大乾借兵,雷霆之勢鏟除叛逆,收複失地。
秦國強大,與大乾相比,仍舊弱小。
沒有竊取大康半壁江山前,他不願得罪大乾。
暫時韜光養晦,快步擴張。
如此,趙辰有恢複的機會,借助大乾軍快速收複各地,凝聚實力,有朝一日,必然找秦軍秋後算賬。
現今五國聯軍征戰,借道秦國,在秦地駐兵,皆要向秦國奉上錢糧。
對抗趙辰,消弱其鋒芒。
聯軍在秦地,不損害秦國利益時,消弱趙辰的兵鋒,對秦國而言,似乎非常有利。
此時,季玄陵自然不搭理齊國為首的聯軍。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趙辰與聯軍彼此消耗,時機成熟時,秦軍揮師征討,竊取他們的勝利果實。
居住長川城,他的注意力仍放在趙拓,孫銘身上,確切的說是放在趙拓身上。
斥候匯報,孫銘讓開通道,允許趙盛,柳牧嶽率軍渡河,前往乾州。陸林軒,陸抗領軍窮追猛打,可惜仍沒有徹底殲滅兩軍,望著渡江的荊州軍興歎。
近來陸林軒率軍搭載楚國的戰船,抵達灌口江南岸,領軍前來長川城。
俞常雄,邢步英,仍率軍駐守在灌口城,整頓俘虜,爭取招降灌口城內的水師,為秦國效力。
荊州北方,湘江郡漸漸平息,在秦軍控製中,正在恢複秩序。
此間,季玄陵派人把夢籮公主,阮傾城從東林山莊接到長川城內。
準備全心全意經營南方。
徐聞達帶來消息,趙拓兵敗,逃往南方,在普陵城駐守,取代長川城,整頓軍馬。
派遣高懿率軍,在清水河沿岸布防,阻擋秦軍南征,為趙拓在襄州恢複,爭取時間。
與此趙拓召集高唐州的精銳北上,與孫銘言和後,把諸侯在乾州的不少精銳,也撤了回來,全麵對抗秦軍。
兵鋒森森中,秦軍仍有捷報送回來,據徐聞達匯報,孫銘派軍奇襲灌口城,遭遇俞常雄,邢步英領軍挫敗,大軍沿江退後浮城水寨。
在南方,孫銘與趙拓擱置爭議,麵臨秦軍帶來的威脅,彼此互相扶持,孫銘派遣前往清水河,協助高懿在清水河沿岸布防。
與孫銘合謀,欲瓜分荊襄四州的呂伯寧,公羊越,目前,停止攻打趙拓。
緊隨孫銘的步伐,兩人領軍快速向長川城靠近,其意顯而易見。
得知消息,季玄陵輕歎,秦軍來犯,令南方局勢發生巨變,孫銘,呂伯寧,公羊越,趙拓,形成聯盟,投入到對付秦軍的戰鬥中。
各方協助趙拓征戰,說起來,形勢對秦軍很不利。
“嗬嗬,一群敗軍之將,豈能阻擋秦軍。”
季玄陵信心滿滿,把呂伯寧,公羊越,視作土雞瓦狗。
當初,呂伯寧,公羊越被秦軍重創,流亡南方時,麾下精兵猛將不多,在南方時日尚淺,根基不穩,近來接連攻城略地,訓練的步兵消耗不少。
早沒有在西涼,在隴地的氣勢。
雷聲大,雨點小。
不足為慮。
不過,征戰多年,季玄陵清楚驕兵必敗的道理。
為鼓勵三軍,為明確將領責任,他特意聚將,在鎮南王宮內,封賞將軍,提拔諸將。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