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9章 放手

字數:4184   加入書籤

A+A-




    若是大堤失守,隨便一處潰堤,那造成的危害就更大。

    大水災還可能爆發大瘟疫,甚至是在災後形成饑荒。

    朝廷雖有專門應對這些災害的應急措施和方案,可要實行,也是非常的麻煩,要保衛堤壩,要調集糧食、藥品,甚至還要調集軍隊以防萬一,這還涉及到可能要及時的疏散百姓,轉移人口等等。

    僅是這場大雨,就已經讓江淮一線的七八個道都連軸轉進來,更別說朝廷中央更是承擔著極大的壓力。

    還有新羅那邊。

    自新羅王金白淨突然病亡,貴族們要另立新君,引發劉仁軌迅速揮兵入新羅後,如今大秦已經全麵向新羅發兵。

    雖然劉仁軌屢戰屢勝,打的新羅人丟盔敗甲,一路丟城失地,但畢竟這是滅國之戰。

    軍事上的節節勝利後麵,還需要的是後勤輜重上的補給供應,以及對新占領區的善後控製等問題。

    哪怕多數新羅人並沒有頑抗,但既要維持軍事上的用兵,又要後勤支撐前線,還要迅速的派人手接管後方,維持統治,這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僅百濟、安東、遼東等幾道的人手根本應付不過來,朝廷既要全麵協調關外諸道對新羅戰爭的支撐,又要從中原等其它地方抽調糧草、輜重,甚至是官員吏員們前往。

    劉仁軌這位新任雞林道經略軍事上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打的新羅貴族們是潰不成軍,可是不久前,偏偏在已經占領的地區,出了一個比較有能耐的新羅人,他們樹起反旗,四處聯絡,帶著許多新羅人逃入深山老林之中,自稱新羅義軍,開始在敵後新占領區打起遊擊來,到處襲擊、劫掠,破壞輜重線等,短時間內,已經發展起了有五六萬人,這讓新羅的形勢有所變化。

    前線依然是節節勝利,可後方卻已經開始有些不太和諧,為此,劉仁軌隻能一邊抽調部份軍隊回去圍剿,一麵讓後方留守的官員們加快建立保甲聯防。

    當然,除了新羅現在戰事正酣外,其實很多邊地也不太平。

    漠北是暫時平定,可在西南地區,蠻夷們的叛亂卻是此起彼伏,西山道的羌人在那險要的山裏據碉堡石寨反叛,雲南的烏蠻嘯聚雪山,或退往南麵雨林。

    黔中高原上的僚夷,也有許多因落籍之事而生叛亂。

    雖然,西山、雲南、黔中這幾道的蠻夷叛亂,其實隻算是疥癬之疾,有地方上的駐軍就能解決,可畢竟影響到西南的開發,叛軍打不過朝廷府兵,卻總是突襲朝廷的漢人移民屯莊,或是襲擊漢人商隊等,搞的人心煩,甚至讓當地移民和過往商販畏懼擔憂,人心不安。

    至於廣南道新從真臘奪取的大片山區,控製也不怎麽順利,那些山裏的真臘蠻子們,對於歸化大秦並不怎麽上心,甚至稍有不滿,就呼嘯著聚眾造反做亂,那山高林密道路難行的,難攻易守,征剿十分困難。

    而林邑道的占人雖然滅國數年,但零星的反抗也是不斷,甚至在扶南的鼓動之下,如今許多占人開始投靠扶國南,在他們的幕後支持下,聯合起來發動更大的叛亂。

    羅成很清楚,其實西南等地,雖然軍事上的征服已經完成,但是想要徹底穩固控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說到底,大秦的擴張其實也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限。

    西南的高原大山密林,正在嚴重的限製著朝廷的控製力,而朝廷對這些地方控製力減弱最關鍵之處,還在於如今朝廷已經沒有多少漢人百姓可以移民過去了。

    這是最關鍵的,缺少足夠的漢移民,僅靠官員和駐軍來管轄統治那廣大地區的蠻夷們,是很難的。

    唯一的解決策略,也就隻是軍事上鎮壓圍剿,加上拉攏安撫,再持續的往西南移民,隻有等時間長了,才能一點點的把那些漢化,改土歸流,真正納入統治。

    這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百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太子密奏長文,說西域四道,除了安西道控製較強外,其餘諸道朝廷的控製力其實很弱,河中與大夏兩道不用說,就連北庭其實也很薄弱。

    還說突騎施憑借三十萬眾,對朝廷的漢化政策陽奉陰違,並暗中聯絡車鼻施二部,意圖不軌。

    太子說他要先下手為強,借助這次出巡之機,打突騎施一個措手不及,永遠解除這個後患。

    說實話,剛接到這封奏折的時候,其實羅成很是驚訝。

    太子不是這種貪功之人,也不應當是有這種膽識之人,太子才十六歲,雖然這些年在他的教導之下表現不錯,但現在突然提出要滅掉五十萬人的突騎施聯盟,這可謂十分大膽。

    在仔細的分析過後,羅成認為太子的膽識和信心應當是來自嗣業和牛進達等這些西域分封諸侯和鎮守大將們。

    他們想除掉那些突厥部族,他們想要這軍功,所以才勸說太子做出這樣的決策。

    羅成第一反應是阻止。

    他擔心太子沒有這個能力打贏這一仗,畢竟事先沒有準備,突然發難,雖占先機,可並不一定就能贏。

    尤其這還是在突厥人的地盤上開戰。

    不過在他要下旨叫停行動前,皇帝最終還是忍住了。

    一來這個時候叫停估計已經來不及了,洛陽相距碎葉萬裏之遙,說不定他接到這封奏報的時候,太子已經跟突厥人打起來了。

    二來,他認為有嗣業和牛進達、張士貴一幹猛將在,就算不能一舉滅掉突騎施聯盟,也不至於就會怎麽大敗。

    哪怕是不能達成原定計劃滅掉突騎施,甚至是小敗一陣,皇帝都認為算不得什麽大事。

    太子吃點敗仗,雖會有損威望,甚至會讓西域安定局勢動蕩,可對於太子的成長定然也會很有幫助。

    皇帝最後也隻是讓樞密院這邊商議一個計劃,以協助或是善後,調動隴右朔方關中幾道的兵馬,準備萬一。

    西域的那些諸侯國,尤其是突厥人的忠心,值得懷疑這事,羅成心裏是清楚的。畢竟他們實力強悍,朝廷的分封並沒有真正的能夠約束到這些人,所以有機會的話,其實皇帝也打算對他們下手的。

    隻是皇帝原計劃是一步步來,先通過絲路來構築一麵堅固的大網,穩固西域,分割諸部,然後再一點點的溫水煮青蛙。

    這需要的是火候和控製力,需要的是耐心,現在太子想要快刀斬亂麻,這其實也是控製力和自信力不足的一種表現,有些操之過急,但太子畢竟還年輕,羅成願意支持他放手去做,實在不行,也還有他這個父皇來收拾善後。

    若是一個西域都不敢放手讓太子去拚,將來又如何放心把整個帝國江山交給他來繼承呢。

    秘書省的官吏把皇帝閱讀批示過的簡報取過,放入一個檀木盒中,上鎖,加封印,然後交給羽林騎送往政事堂。

    皇帝起身,伸了個懶腰。

    然後擺了個起手式,開始站在這百丈高樓上打起了太極拳,此拳雖不如軍中戰陣所有搏殺之術凶猛,但養養生舒舒筋骨還是不錯的。

    年紀過了三十五,皇帝已經更注重身體的保養了,他很清楚,就算是皇帝,可以此時代人的平均壽命來說,他也早過了人生大半了,若是不加以鍛煉,隻怕日子就更沒幾天了。

    身為人皇,掌握帝國,羅成確實還想多活些年呢。

    一招一式,動作緩慢,皇帝一邊打拳一邊腦子還沒有停歇,依然在想著各種軍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