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準備

字數:483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福滿花香 !

    李花兒不過是同他玩笑,聽他疑問,再次勒住了牛車,笑道:

    “我哪裏是生氣了?隻是聽見一些話,不平而已。”

    小喜再是無奈地搖頭,道:“罷了罷了,隨你吧,隻是你急匆匆地尋我,究竟是為了什麽?”

    既然說到了正事,李花兒便肅容問道:“大哥這段日子,是在州府?”

    小喜點點頭。

    李花兒又問他:“那這些日子,可探聽到什麽不一樣的事情?”

    小喜猶豫了片刻,這才道:“如今燁丘城都在準備辦那撲賣大會,但是河道上倒有些異動,至少有三船的兵器,要往北去。”

    小喜的語氣很平靜,李花兒聽著也沒覺得驚訝。

    一個撲賣大會,搞得整個州府都亂了起來,甚至省道都有不少商賈要往燁丘去,當然不可能隻是為賺點兒小錢。

    明辦大會,暗運兵器。

    尤其是清遠縣所轄的關隘,隻要順利通過,就是連禦南省道都出了,再沿河直接往北,直接上京就是。

    守關將士不管商務,所以隻要支開了縣令,大體就順暢了。

    這才是根源所在。

    “是個好主意。”李花兒想了想,如此肯定道。

    小喜本還憂心,卻聽見李花兒如此評定,不由笑道:“這是什麽話?”

    “因為主意確實好嘛。”她笑說,“那大哥知道,那商船打的是誰家的旗號?”

    小喜道:“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商隊,唯一共同的特點,大概都是在南邊國的賭桌上,輸沒了家當的。”

    李花兒了然:“同你家公子說過了?”

    小喜搖搖頭:“沒說呢,我昨兒接到的書信,今兒回到了書院,就被我家公子趕到這裏了,說是大小姐出事了?”

    李花兒一頓:“昨兒接到的書信?縣令大人還是你家公子的?”

    小喜道:“縣令大人的,事情也是縣令讓我去查的。”

    李花兒算了算時候,突然想通了。

    原來是自家出事的時候,吳靈均把小喜尋回來的。

    就像知道她可能會需要小喜辦事一樣。

    李花兒有些好笑,也有些感動。

    “早知道,我就不讓我爹在附近守著了。”她喃喃道。

    小喜更愣了。

    要知道,李大是曾經在北三關做過探子的軍士,很有些潛伏、跟蹤的手段。

    而李花兒又一貫擔心李大,斷不可能讓李大輕涉險境。

    小喜心中擔心,皺眉道:“到底出什麽事情了?”

    李花兒俯身過去,低聲將事情說了。

    小喜一聽,臉色愈發陰沉了。

    若關大小姐真出了事情,那隻怕自家公子也……

    真的要活不成了。

    是以,小喜半點兒不敢耽誤,忙道:“我知道了,你先去書院,告訴公子,讓他千萬不必擔心。”

    李花兒一笑:“好。”

    說著,她施了一禮,道:“大哥千萬小心些。”

    小喜一拱手:“你也要當心,切莫大意。”

    ……

    不過此時,書院中的這位公子,情緒已經非常慌張了。

    等到李花兒來的時候,沈珩是駐著拐杖站在自己的屋門口,甚至不用吳靈均扶一下。

    “鴻……關大小姐到底出了什麽事請?”沈珩差點兒沒忍住,說出了關舒鴻的名字。

    李花兒搖搖頭:“我爹和小喜都在那兒看著呢,所以不會有事的。”

    沈珩急道:“你敢確定嗎?那個丫頭呢?她怎麽敢將她留在這樣的險地?”

    李花兒看著沈珩,淺笑道:“因為她是關家大小姐,因為她知道,我不會讓她有危險的。”

    她說得異常堅定。

    兩個她,各有所指。

    沈珩看著李花兒的神情,情緒終於平靜了一些。

    “那東西你已經給她了?”他問。

    李花兒點點頭:“她回京城去了。”

    “那你打算,要怎麽做?”沈珩又問她。

    李花兒卻越過沈珩的肩頭,看向站在他後麵的吳靈均。

    “以後要怎麽做,就看吳縣令的了,”她笑道,“我隻是一個小商賈罷了,就想好好地做生意,賺些錢罷了。”

    吳靈均聽見李花兒突然問道自己,略微一怔,旋即笑了。

    “兩年前的鄉路上,兩年後的這裏,我都是一樣的。”

    李花兒旋即一笑:“這就好。”

    沈珩瞪了他們一眼,從懷中掏出了個東西,塞進了吳靈均的手中。

    “就依著你的想法去做吧,我如今隻夠自保,她隻是個商賈,所能幫你的,到底有限。”

    說罷,拄著拐杖,便向外去。

    篆兒看見了,忙問:“先生,先生要去哪兒?”

    沈珩停步,指著他又對吳靈均道:“這孩子你還是帶走吧,此刻再跟著我,隻怕真要活不起了。”

    李花兒忙道:“七公子,事情未必就到了那程度,何必做此想?”

    沈珩回過頭,看著她,似笑非笑的。

    “我錯了一次,所以,不想再錯過一次了。”

    說罷,他依著拐杖,對著她一抱拳,轉身離開。

    李花兒看著他的背影,回頭問吳靈均:“他把什麽給你了?”

    吳靈均將手掌攤開。

    是一塊半個掌心大的玉佩。

    “先生說,要幫此人謀個前程。”吳靈均道。

    李花兒看著那塊玉佩,長歎了一口氣。

    但願,真能謀到吧。

    ……

    半個月後,清水河的渡口前,李花兒帶著李果兒,辭別了李大與張氏,登上了前往燁丘城的船。

    這天,下著小雨,刮著南風,姐妹二人一上船,就覺得晃得極厲害。

    她們租的是一支同樣往燁丘城去的小商客的船,船家姓王,是峽村人,與嶽家頗為熟悉。

    因著得了嶽家的托付,所以船家對這姐妹二人的態度很是熱情。

    這商船是清水河上最常見的兩層小船,外麵看著大,但畢竟不是客船,船艙狹小,李花兒姐妹二人所在的,則是二層的一間隔斷的小艙。

    小艙的角落裏,還堆了些船家的日常之物,不過大體還是幹淨的,一張地鋪攤在地上,旁邊還立著小幾。

    船艙兩側都是小窗,看岸兩側的風景,是極好的。

    船還靠著渡口,顯然還要等人的樣子,李花兒不著急,隻在艙內收拾著。

    那王船家的娘子過來送茶招呼的時候,連聲道:“簡陋了些,李掌櫃莫嫌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