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絕對主力
字數:7615 加入書籤
昨晚,沒有發生什麽重要的事情。
一定要說的話,也就是反潛護衛艦發現了幾個可能是潛艇的水下目標,隻不過隨後都確認是誤報。
帝國海軍在東陸心海苦心經營幾十年,早就在此建立起嚴密的反潛網。
在差不多20年前,也就是波伊戰爭之前,當時忒爾共和國還沒宣布永久中立,更沒有在民族獨立運動當中被肢解,仍然跟帝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克裏特島上的幾座軍事基地由帝國軍隊控製。
在第一次民族獨立運動爆發之後,帝國海軍抓住最後的機會,在克裏特島與玄大陸之間鋪了一條海底反潛聲納基陣,而且用海底電纜連接到亞裏沙大港,從而在東陸心海的西邊建立起一道反潛屏障。
為了打造這套海底聲納係統,帝國海軍花掉了6億金元。
因為相關經費沒有獲得論議兩院批準,挪用退役軍人撫恤金,此後還通過做假賬的方式填補虧空,所以在事情敗露之後,參與此事的主要官員與將領全都被送上軍事法庭,連時任海運總司令的李銘博都受到牽連。
此外,這套海底聲納係統是否有價值,在當時存在很大爭議。
如果不是已經完成,而且能正常運作,恐怕論議兩院會下令拆掉這套係統,以節約每年上千萬金元的維持費用。
等忒爾共和國宣布永久中立,以及希臘獨立建國後,這套海底聲納係統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價值。
帝國海軍隻需盯住克裏特島東北,也就是與卡爾帕索斯島之間的海峽,就能阻止西陸集團的潛艇進入東陸心海。
因為卡索斯海峽非常淺,平均水深不到100米,不適合潛艇活動,所以盯防的難度不是很大。
正是如此,帝國海軍在東陸心海的反潛壓力並不是很大。
隨後的20年,帝國海軍能夠牢牢的控製東陸心海,並且前出到北夕落洋,與此有密切關係。
此外,在運行這套海底聲納係統當中,帝國海軍掌握了很多的搜潛與反潛經驗,還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維護與管理係統,對後來部署運行另外幾套海底聲納係統,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其實,也就是這套海底聲納係統,讓帝國海軍不肯放棄東陸心海。
如果沒有這套海底聲納係統,隻是來自潛艇的威脅,就足以逼迫帝國海軍放棄在東陸心海部署艦隊的念頭。
說得直接一點,隻要西陸集團那些搭載了重型反艦導彈的潛艇能夠突破這道反潛網,向西航行300多千米,就能夠用射程達到500千米的重型反艦導彈,對東陸心海裏活動的帝國艦隊發起飽和攻擊。
顯然,在受到潛艇威脅的情況下,艦隊根本沒辦法全力防空。
有這道反潛網,隻需要安排幾艘大型攻擊潛艇,就能夠把敵人的潛艇擋在西邊。
這樣一來,艦隊就能夠安心執行其他作戰任務。
再說,如果真要從東陸心海撤軍,哪怕是為了保密,都得拆掉鋪在海底的聲納,而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隻是現在,李深智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吃早飯的時候,他下了一道命令,把升空巡邏的防空戰鬥機翻倍,由平常的4架增加到8架,而且2艘航母都必須讓4架“戰-9b”處於最高戰備狀態,不但要掛上導彈,還要讓飛行員坐在駕駛艙裏麵,而且至少要讓2架停留在彈射點上,確保在接到命令之後能夠立即彈射升空。
<101nove.com”,派往艦隊西北150千米處。
這樣一來,就能夠跟部署在艦隊西北與西麵450千米外的2架“指-6c”重合,確保不會漏過任何可疑的目標。
最後,就是讓所有戰鬥機飛行員做好準備。
如果一定要李深智做出選擇,他更願意相信艦載戰鬥機,而不是戰鬥群裏的幾艘防空巡洋艦。
其實,“戰-9”就是為對抗“飽和攻擊”研製的重型艦載戰鬥機。
著手設計之前,帝國海軍隻給“戰-9”定下一個具體的戰術指標,準確說是必須達到的戰術性能。
在接到命令後緊急升空,用15分鍾飛行500千米,再用搭載的遠程導彈攔截150千米之外的轟炸機。從艦隊防空指揮中心下達命令算起,到用導彈擊落轟炸機,總共用時絕不能超過20分鍾。
當然,這個要求可以說是非常的苛刻,到了幾乎無法實現的地步。
不說別的,空軍最先進的截擊機,也無法做到,更別說為了部署到航母上必須犧牲部分性能的艦載戰鬥機。
搞到最後,海軍也隻是把時間限製放寬到25分鍾。
顯然,這絕對不是拍腦袋的決定。
這個25分鍾,其實是在反複推演之後得出的結論。
哪怕是最理想情況,即艦載預警機前出到400千米之外,而且雷達對高空飛行的轟炸機擁有不低於450千米的探測距離,在發現轟炸機後立即發出戰鬥警報,而轟炸機將在距離航母500千米的地方發射反艦導彈,那麽留給艦載戰鬥機趕過去攔截的時間,滿打滿算總共就隻有25分鍾。
亞音速轟炸機飛行350千米,最多隻需要25分鍾!
當然,通過提前部署戰鬥機,能縮短截擊時間,可是來襲的也有可能是飛行速度更快的超音速轟炸機。
總而言之,“戰-9”從一開始就按照截擊機在設計。
用海軍航空兵自己的話來說,“戰-11”是戰鬥機當中的截擊機,而“戰-9”就是截擊機當中的戰鬥機。
可見,為了達到海軍提出的性能指標,在設計的時候是無所不用其極。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采用了可變後掠翼。
當然,這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要想同時具備低空低速性能與高空高速性能,唯一能夠采用的方案。
這是帝國海軍積極采購“戰-9b”,並且為“戰-9a”更換發動機的關鍵所在。
此外,就是采用了至今都獨一無二的火控係統。
“戰-9”不但有當今功率最大的機載火控雷達,還擁有最複雜的火控係統,能同時控製6枚遠程空空導彈,攻擊同一個扇麵內的6個目標,由此成為全球第一種具備同時攻擊多個目標的戰鬥機。
當然,雷達與火控係統隻是基礎。
為了讓“戰-9”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截擊機,能夠在超遠距離上朝攜帶反艦導彈,有巨大威脅的轟炸機開火,帝國海軍還投入巨資研製了全球第一種遠程空空導彈,也就是最大射程接近200千米,動力射程都有150千米的kk-9“獵隼”。其最新的改進型,甚至具備了主動自導能力。
其實,kk-9是“戰-9”專用空空導彈。
因為是海軍投資研製的遠程空空導彈,需要跟雷達配套使用,還采用的海軍的接口,所以帝國空軍一直沒有采購與裝備這種導彈,而且一直以遠程空空導彈的命中率太低為由,拒絕發展類似型號的導彈。
嚴格說來,其實是空軍沒有這方麵的需求。
kk-9在對付戰鬥機的時候,命中率確實不高,主要是機動性不夠好,而且中段的飛行時間太長,戰鬥機通過轉向就能擺脫。
所幸的是,對付轟炸機,特別是執行攻擊任務的轟炸機,kk-9的命中率並不低。
要說的話,kk-9主要對付的也就是攻擊機,不是戰鬥機。
與海軍比,就算空軍需要截擊機,可對付的不是轟炸機,至少不存在需要在上百千米之外朝轟炸機開火的需求。
帝國本土所遭受的戰略威脅,主要是中遠程彈道導彈與巡航導彈,而不是掛著炸彈執行轟炸任務的轟炸機。
對於那些掛著巡航導彈的轟炸機而言,在150千米之外開火與在80千米之外開火,並沒有本質區別。這就是,跟巡航導彈動輒超過1000千米的射程相比,空空導彈的那點射程根本不值一提。
其實,在帝國周邊國家當中,也沒有性能先進的轟炸機可用。
有這個實力的,其實是在東望洋對岸的紐蘭共和國。
因為欠缺前進基地,所以紐蘭共和國的戰略轟炸機,主要針對在其本土周邊地區的軍事基地,特別是在霍瓦依群島那邊,而在該方向上擔負防禦任務的主力,在上次大戰之後就是帝國海軍。
如果需要,也是動用部署在陸上機場的重型艦載戰鬥機。
可見,在本土防禦方麵,帝國空軍對遠程截擊的需求並不是很高。
不然的話,也不會在開發第四代戰鬥機的時候,直接放棄遠程截擊機,把截擊任務交給了“戰-11”。
依靠“戰-9”與kk-9這對組合,帝國海軍第一次擁有值得信賴,而且足夠強大的遠程截擊能力。
在理論上,1個小隊的4架“戰-9b”就能夠應付一個方向上的威脅。
這就是,kk-9d在對付轟炸機這類大型目標的時候,命中率可達80%,4架“戰-9b”掛在的導彈,在理論上能攔截19到20架轟炸機。執行反艦作戰任務的時候,西陸集團往往會保證在一個方向上,能夠投入60到80枚重型反艦導彈。按照每架轟炸機攜帶6枚導彈,以及導彈有80%的完好率,60%的突防率為標準,那麽在一個方向,就至少需要出動大約20架轟炸機。
這些數據絕不是編造出來的,而是演習得出的結論。
當然,也有軍情局等情報機構的功勞。
此外就是,為了提高突擊行動的成功概率,西陸集團往往在2個方向,甚至3個方向上同時發動進攻。
顯然,這才是關鍵所在。
在航母戰鬥群進入戰鬥狀態之後,必須得在航母上保留一個小隊的“戰-9b”。
隻要及時發現來襲的轟炸機,那麽4架“戰-9b”足夠完成截擊任務。
2艘航母,總共8架戰鬥機,加上已經升空的4架,最多能同時應付來自3個方向上的威脅。
受交戰區域的限製,在東陸心海,最多也隻需要應付來自3個方向的威脅。
西北的愛琴海,西邊的中陸心海,以及西南的北玄地區。
當然,得具備一個前提條件。
敵人沒有派戰鬥機護航,或者說沒有安排戰鬥機前出奪取製空權。
不然的話,12架防空戰鬥機肯定不夠用。
其實,這也是李深智擔心的地方,要不然,他也不會下令讓所有戰鬥機飛行員做好出擊準備。
要說擔心,其實也有點過頭。
如果敵人派戰鬥機前出護航,必然會暴露作戰意圖,而且在後麵跟進的轟炸機肯定無法及時投射反艦導彈,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飛往攻擊區域,也就有更多時間出動更多的艦載戰鬥機。
其實,這也是很常見的交戰方式。
在設計航母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各種極端情況,即需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安排最多的戰鬥機升空。
這是帝國海軍一直堅持建造大型航母,而且航母越造越大的關鍵所在。
因為航母越大,飛行甲板的麵積才足夠大,也才能讓足夠多的戰鬥機在飛行甲板上處於待命狀態。
按帝國海軍的理論,隻要是技術允許,而且效費比不是太差,航母是越大越好。
“薛遠征”級的標準排水量超過了8萬噸,滿載排水量更是超過10萬噸,而計劃當中的下一代航母,至少會增加15%,滿載排水量很有可能達到12萬噸,綜合戰鬥力提升三成以上。
當然,航母到底要多大,同樣有科學依據。
在以出動為主,並且保留回收戰鬥機的能力時,首要任務是艦隊防空,“薛遠征”級能在飛行甲板上擺放16架“戰-9b”,並且讓其中的12架處於戰備狀態,另外4架能夠在放飛第一批4架之後的15分鍾之內做好升空準備,也就是補充燃油、掛載彈藥與完成必要檢查工作。
其實,這也是一個艦載航空兵聯隊至少搭載2個戰鬥機中隊,總共擁有20架重型戰鬥機的關鍵所在。
算上已經派出去的4架,剛好能夠把20架戰鬥機全都用上。
單純從防空的角度來看,哪怕是再搭載一些戰鬥機,因為沒辦法在遭到攻擊之前將其全部派出去,所以沒多大意義。
因為往往要同時執行防空任務與護航任務,所以通常情況下,一個甲級艦載航空兵聯隊會有3個中隊的重型戰鬥機,至少都有24架,最多可達到6架。
這次,2艘“薛遠征”級各搭載了24架“戰-9b”。
不是說防空不重要,而是離亞曆山大港並不遠,隨時可以從部署在那邊的岸基航空兵抽調防空戰鬥機。
現在的問題是,靠這48架,準確說是可以出動的36架“戰-9b”,能頂住即將到來的空中打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