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萬事俱備

字數:8061   加入書籤

A+A-




    此時此刻,霍努島東北大約1000千米外,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的旗艦“劉長勳”號。

    天黑之前,白華偉就下達了轉向命令。現在要做的,隻是耐心的等待,在收到偵查報告之後,派出艦載機對敵艦隊發起攻擊。在此之前的主要任務,不過是加強防空部署,確保隱蔽與安全。

    關鍵,其實是隱蔽。

    不管怎樣,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就隻有3艘大型航母,艦載機總共250餘架,能夠用於攻擊行動的艦載機不會超過120架。如果在發起攻擊之前暴露行蹤,必然導致突防效率大幅度降低。

    借助岸基航空兵來完成打擊行動?

    要說的話,白華偉一直在依靠包括空軍在內的岸基航空部隊的支持與協助。

    在約頓島附近轉向,對作戰部署做出調整之後,白華偉才收到後方發來的消息,得知空軍將發起戰略空運,海軍岸基航空兵也將提供配合。根據白華偉做的調整,把戰略空運的時間訂在10日夜間,而且會連續進行3個晚上,以吸引紐蘭軍隊的注意力,為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提供掩護。

    至於派岸基巡邏機搜尋紐蘭艦隊,那是海軍的事情。

    按照海軍司令部發來的消息,這是在有利條件下發起艦隊決戰的最後機會。

    協助空軍進行戰略空運,以及出動巡邏機搜尋紐蘭艦隊,將耗光庫存燃油。接下來,除非是戰局有所好轉,比如重新打通了海運航線,能向珍寶港派遣運輸船隊,不然就別再指望岸基航空兵了。

    主要就是,戰略空運會用掉大量庫存燃油。

    其實,海軍司令部已經擬定了從霍瓦依群島撤軍的計劃。

    道理也很簡單,隻要中轉島淪陷,通往珍寶港的航線就會被切斷,而儲存在霍瓦依群島的物資並不多,哪怕還能堅持幾個月,也未必能夠在幾個月內奪回製海權,更別說奪回中轉島了。

    空軍在這個時候搞戰略空運,其實就是在為撤退做準備。

    這次戰略空運,除了送去的十幾萬噸彈藥物資之外,最為重要的其實是撤走了數萬名非戰鬥人員。

    其中,以軍人家屬為主。

    帝國在霍瓦依群島苦心經營了數十年,哪怕從來沒有想過要侵吞這座群島,也保持了一支規模龐大的駐軍。即便在低穀時期,也就是波伊戰爭之後,常駐霍瓦依群島的帝國軍隊的規模都在10萬人以上。

    要說的話,霍瓦依群島是最受帝國官兵歡迎的海外駐地之一。

    不止是環境好,一年四季的氣候都很適宜,物產也非常豐富,更別說還有好幾處全球聞名的陽光海灘。關鍵是,霍瓦依群島屬於甲類“前線”戰區,享受最高級別的待遇,哪怕同級別最低標準。這就意味著,最基層的士兵每年有12000金元的派駐津貼,軍官則按照軍銜高低,在24000金元到72000金元之間。要知道,即便到現在,帝國國民的人均收入還不到30000金元,而收入中位數在25000金元以內。很明顯,隻是海外派駐津貼就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結果就是,派駐霍瓦依群島的軍人基本上都是拖家帶口。

    隻是在霍努島的駐軍生活區,就有十幾萬軍屬。

    為此,帝國海軍投資修建了醫院、學校與購物中心,並且興辦了一些公益事業,為隨軍家屬提供工作崗位。最有名的就是海軍資助的“文化交流中心”,其工作人員全都是駐軍官兵的家屬。

    在波沙灣戰爭爆發之後,帝國海軍就啟動了代號“回家”的遣返行動。

    此後,在大戰爆發,也就是西陸集團發動戰爭之後,遣返行動進入到強製階段,而且由專門單位負責。

    可惜的是,在紐蘭共和國參戰前,隻遣返了大約一半的軍屬。

    要說的話,這個效率已經很高了。

    遣返行動,不止是把人送走,還包括個人財物,以及回到國內的安頓,也就是為遣返的軍屬提供居住地點,安排合適的工作,以及為軍人子女提供義務教育,甚至還要算上贍養方麵的事情。

    說得直接一點,霍瓦依群島的氣候確實太好了。

    為此,大約有數千名退役的老兵,以及高級軍官的父母住在海軍開辦的養老院裏麵。

    顯然,轉移與安頓這些軍屬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當然,需要轉移的還有在戰鬥當中負傷的官兵,特別是喪失作戰能力的重傷員。

    按海軍統計的數據,隻是在開戰的前3日就有大約6000名官兵負傷,其中的重傷員超過了1000人。此後每一天,都會有官兵受傷,而且重傷員的比例一直在升高。主要是,有很多傷員因為缺醫少藥,沒有及時的獲得就隻,或者錯過了最佳救治時間,由輕傷發展成了重傷。

    撤走重傷員也刻不容緩。

    不然的話,海軍司令部也不會請空軍發起戰略空運。

    按照海軍司令部發來的電報,戰略空運由首輔直接授權,空軍司令部高度重視,肯定會全力以赴。

    至於要不要死守霍瓦依群島,還有得一說。

    就前麵提到的,關鍵是能不能守住中轉島。

    顯然,這得看第四十一特混艦隊能否得手。

    為了給白華偉減壓,海軍司令部專門發來電報。已經跟空軍達成協議,空軍將安排戰略轟炸機為作戰行動提供支持。總共有80架“轟-9”,部署在北馬群島,直接聽從海軍司令部與第四艦隊司令部指揮。

    海軍司令部也做了相關安排,比如向威島增派了一個重型戰鬥機聯隊。

    隻要找到紐蘭艦隊,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將在重型戰鬥機的掩護下發起攻擊。哪怕沒辦法殲滅紐蘭艦隊,也能夠重創紐蘭艦隊,分散紐蘭艦隊的防空力量,為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創造機會。

    不過,白華偉最看重的,其實是第六十一特混艦隊。

    所幸的是,並沒有讓他失望。

    海軍司令部同樣做出了調整,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將加快航速,爭取在12日之前趕到中轉島西邊,並出動艦載戰鬥機為執行戰略空運任務的運輸機提供掩護。如果有需要,還會為執行突擊任務的轟炸機提供掩護。

    關鍵就在這裏。

    按照空軍司令部擬定的計劃,在進行戰略空運之前,將出動轟炸機對登陸中轉島的紐蘭軍隊發起突擊。

    當然,沒人指望通過幾次轟炸消滅登陸的敵人。

    此舉,其實是為了分散紐蘭軍隊的注意力,讓紐蘭軍隊加強對登陸部隊的掩護,從而無法對戰略空運構成威脅。

    隻是,問題也不少。

    因為缺乏護航掩護,所以在最初幾天,都隻能使用巡航導彈,在離中轉島盡量遠的地方發起攻擊。

    可問題是,空軍庫存的巡航導彈早已所剩無幾。

    雖然幾家軍火廠都已經完成動員,都已經開始全速生產巡航導彈,但是作戰消耗依然超過了產量。要等到明年中期,在新增的幾條生產線投產之後,巡航導彈不夠用的問題才能夠得到緩解。

    在此之前,都得計劃著使用。

    為此,就得安排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出動艦載機,為空軍的轟炸機提供掩護。

    這意味著,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得部署在中轉島西邊,最好是西北。

    關鍵還有,紐蘭艦隊肯定會針鋒相對,比如讓一支特混艦隊向西拓展防禦範圍,安排戰鬥機攔截空軍的轟炸機。

    為了避免遭到攻擊,第六十一特混艦隊的部署位置還得靠後。

    那麽,在艦隊決戰開始之後,第六十一特混艦隊未必能及時趕到。

    如果紐蘭艦隊提前向東轉移,也就是集中力量對付第四十一特混艦隊,那麽在戰鬥打響之後,第六十一特混艦隊甚至沒辦法安排戰鬥機為執行攻擊任務的轟炸機護航,也就是什麽都做不了。

    其實,在做這個部署的時候,海軍司令部的參謀就考慮到了這種情況。

    隻是,其采取的辦法卻非常被動,或者說太過簡單。

    讓第六十一特混艦隊對搭載的艦載機做出調整,用20架“戰-9b”與20架“攻-5f”換下了48架“戰-12”。

    雖然艦載機的數量少了8架,但是遠程攻擊力得到明顯增強。

    關鍵還有,新增的20架重型攻擊機能執行夥伴式空中加油任務,能為重型戰鬥機提供服務。

    在理論上,第六十一特混艦隊能一次安排12架“戰-9b”執行作戰半徑為2500千米的護航任務。

    <101nove.com”沒法飛這麽遠。

    因為不具備進行空中加油的能力,所以“指-6c”最多隻能飛到1500千米之外,而且巡邏時間還不到半個小時。

    沒有艦載預警機的支持,護航作戰將變得更加困難。

    對這一係列的安排,白華偉也是無話可說。

    他也知道,海軍司令部已經調動了幾乎所有能夠調動的資源,盡全力協助他尋找與殲滅紐蘭艦隊。

    其實,空軍也盡了全力。

    不過,這並非全部。

    在吃晚飯前收到的消息,才真的讓白華偉大吃一驚。

    空軍的空間部隊在經過數日準備之後,發起了針對紐蘭共和國的戰略突襲,在同一時間攻擊紐蘭共和國的衛星係統。

    為了達成作戰目的,空軍可以說是連壓箱底的寶貝都用上了。

    沒錯,就是研製了20多年,至今都沒完全成熟的高能激光武器。

    其實,在9月下旬,空間部隊就使用過部署在極北地區的高能激光武器攻擊與摧毀了一顆西陸集團的偵查衛星。

    因為該衛星在帝國本土上方受到攻擊,附近有幾座大型空軍基地,所以西陸集團想當然的認為是被反衛星導彈摧毀,並沒有往別的方麵想。帝國方麵也沒做相關宣傳,主要是這次測試不夠圓滿。

    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激光器的壽命太低了,遠沒達到空軍提出的性能指標。

    根據測試,這種兆瓦級高能激光發射器的可用壽命就隻有10次!

    一部造價高達25億金元的武器,隻能用10次。

    哪怕是在戰爭時期,那也太貴了。

    不過,在深入研究之後,空軍最終搞清楚一個關鍵問題。在發射10次後,需要更換的其實是少數零部件,比如反射鏡,激光器的其他零部件還能使用,而且很多能夠達到空軍提出的反複使用100次的指標。

    哪怕仍然貴得嚇人,不過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由“戰-11”掛載與使用的反衛星導彈,批量采購單價都高達1000萬金元,而且隻能對付低軌道上的衛星,作戰區域也受到限製,戰術靈活性並不突出,在實戰當中的作戰效率讓空軍很不滿意。

    至於性能更好的陸基反衛星導彈,最便宜的都要1.5億金元。

    相對而言,高能激光武器如果能把單次發射成本控製在2500萬金元以內,肯定有很強的吸引力。

    其實,隻要不超過5000萬金元,空軍都能夠接受。

    正是如此,空軍緊急啟用了之前用於做係統可靠性測試的另外一套激光器,而且部署到流黃島上。

    為此,海軍還專門派了3艘大型潛艇支援艦過去。

    原因也很簡單,這種專門為大型攻擊潛艇服務的支援艦配有大功率發電機,非常適合為地麵設備供電。

    兩套高空激光器對外層空間的覆蓋率超過了60%。

    在理論上,能夠在3個小時之內攻擊所有在軌衛星。

    隻是,激光發射器的可靠性實在是太低了。

    按空軍的戰報,2台激光發射器原本要發射26次,平均15分鍾一次。結果是,部署在極北地區的那台隻發射9次,在第十次的時候出了故障,部署在流黃島的那台在發射7次後就罷工了。

    所幸的是,在做計劃的時候就留下了冗餘。

    雖然僅僅發射了16次,但是摧毀了最為重要的10多顆部署在高軌道上的軍事衛星,基本完成了任務。

    此戰,也暴露了帝國空軍在空間戰方麵的實力。

    可惜的是,部署在極北地區的那台高能激光發射器已經報廢,另外一台也需要用幾個月才能修複。

    至於第三台激光發射器,恐怕得等大半年。

    也就是說,帝國空軍在短期內無法對付高軌道上的衛星,隻能指望紐蘭共和國不會在短期內進行補網發射。

    不管怎樣,空軍已經是使出全力。

    當然,紐蘭空軍肯定會發起反擊,攻擊帝國的衛星。

    到此,進行艦隊決戰的條件全部成熟。

    也就是在收到了空軍發起空間作戰的消息之後,白華偉才下達了轉向命令,並且讓艦隊進入戰鬥狀態。

    不出意外的話,最持在13日上午就將跟紐蘭艦隊遭遇。

    如果紐蘭艦隊已經向東轉移,而且保持了足夠快的航速,艦隊決戰有可能在13日淩晨打響。

    或許,攻擊紐蘭艦隊的行動在12日夜間就將開始。

    關鍵,就得看部署在霍瓦依群島的遠程巡邏機能否及時發現紐蘭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