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作戰平台
字數:7323 加入書籤
圍繞霍瓦依群島進行的戰鬥,足以證明相對於艦載航空兵的作戰能力,特別是由作戰半徑與載彈量決定的進攻能力,搭載平台的機動行能處於次要地位,遠遠沒有以往認識的那麽重要。
沒有足夠的攻擊力,機動性再好都是白搭。
至於跟機動性能掛鉤的生存能力,在高性能的反艦導彈麵前簡直不值一提,而且受機動能力影響的戰術靈活性,能通過其他手段,比如準確及時的情報,以及高效的指揮體係加以彌補。
要說的話,搭載作戰半徑更遠的作戰飛機,就能讓作戰平台靠後部署,等於提高了生存能力。
正是如此,在霍瓦依群島攻防戰結束之後不久,帝國海軍就啟動了“多用途航空作戰平台”的設計與建造工作。
該項目並非“可拆分段機動作戰平台”的簡單延續。
最突出的變化,也就是增加了其他方麵的作戰需求。
比如,要求具備不低於防空巡洋艦的防空作戰能力,以及把“武庫艦”的作戰能力納入戰術指標。
雖然這些要求,全都可以通過增加對應分段來獲得,不會對主要功能,也就是運作航空兵的能力產生影響,但是過於全麵的要求,必然會讓係統變得更複雜,並且增加技術風險與建造成本。
關鍵還有,自衛性質的作戰能力沒法完全取代護航戰艦,進攻性質的作戰能力也無法超越航空兵。
換句話說,哪怕擁有強大的自衛能力,仍然需要安排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與大型攻擊潛艇為作戰平台提供掩護。就算載有數百枚巡航導彈,同樣主要依靠搭載的作戰飛機執行打擊任務。
既然如此,這些額外需求還有必要嗎?
要說的話,也就隻有在戰時,帝國海軍才會提出這種完全不在乎成本,以最求完美性能為目的的設計指標。
可惜的是,就是太過全麵的要求,使得該項目遲遲沒進入到建造階段。
當然,帝國海軍內部的紛爭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按戰後披露的資料,在設計階段提出“多用途”性能的,其實是主張繼續建造超級航母的保守派,而在項目推進的過程當中,以“技術風險”為由,提出把推遲啟動建造工作的也是保守派。
不難看出,“多用途”其實就是“航母派”為該項目設下的圈套。
不用拖到大戰結束,隻要戰略局麵出現了調轉,掌握戰略主動權之後,帝國海軍自然就會取消該項目。
所幸的是,在帝國海軍當中,除了有支持航母的保守派,同樣有支持新型海上作戰平台的改革派。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白華偉。
要說的話,也就是獲得白華偉的支持,“多用途航空作戰平台”項目才獲得了重視,並且上升到了裝備建造的級別。關鍵是,在項目發展受到質疑之後,也是白華偉出麵,進行了全麵調整。
簡單的說,就是分成“初期”與“完備”兩個階段,降低研製的技術風險。
“初期型”其實是簡化版。
為了降低技術風險,“初期型”隻要求航空作戰能力達到軍方提出的指標,多用途能力根據實際情況,也就是相關技術的開發進度決定要不要采納,而且多用途能力由單獨的作戰模塊提供。
也就是說,作戰平台隻提供最關鍵的核心功能。
從這個角度看,“初期型”跟戰前的“可拆分段機動作戰平台”非常相似,並無本質的區別。
正是如此,才能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完成工程建造設計,並且趕在新曆151年,也就是大戰的第二年開工建造。
當然,與“可拆分段機動作戰平台”相比,“初期型航空作戰平台”在各個方麵都有巨大的提升。
整個作戰平台由5個核心段構成,核心段的長度均為250米,而且全都配有動力與推進係統。設計的最高航速為30節,續航力不低於12000潛力,各配備有數套用於攔截反艦導彈的末段防禦係統。
正是如此,主分段在分散狀態下能夠跟隨特混艦隊行動。
不過,真正的變化在各個分段的內部。
雖然5個主分段有一些區別,功能也不是完全相同,但是設備通用率高達95%,包括艦體在內的係統通用率也達到90%。關鍵是,采用統一標準的接駁方式,能根據需要調整各分段的前後順序。
這意味著,在組合狀態下有著非常突出的抗損性能。
比如5個分段都能充當推進模塊,因此隻要有一個分段的動力與推進係統還在工作,整個平台就正常航行。
更加重要的是,在戰鬥當中,可以通過拆除受損分段的方式,讓平台保持作戰能力。
在理論上,任何一個分段都能夠單獨運行現役的艦載機,戰鬥力相當於“薛遠征”級超級航母的50%。
此外,隻需要2個分段,就能夠把航空作戰能力提高到b級,為80噸級戰術運輸機提供起飛與降落所必須的場地,並且為空軍戰術航空兵的全部作戰飛機,提供執行作戰任務必須的後勤保障。
即便是“戰-11b”這樣的重型戰鬥機,執行空戰任務的起飛距離也不到500米。
如果5個分段全部正常運作,就能夠提供1250米長的跑道,足以讓空軍的重型攻擊機滿載起飛,甚至能夠讓“運-15”這種最大載重量達到75噸的重型運輸機起降,從而獲得完備的持續作戰能力。
其實,隻要能夠解決分段的定位問題,還可以把更多分段拚湊到一起,從而獲得更長的跑道。理論上,10個分段就能提供運作“運-10a”與“轟-10a”所需的空間,成為貨真價實的浮動機場。
關鍵還有,能通過增強橫向保障艙段來提高平台的綜合作戰效能。
其實,這也是“初期型航空作戰平台”的精華所在。
在標準任務模式下,除了5個主艙段,還有3個橫向連接的保障艙段,分別是跟二號主艙段連接的“航空器保障艙段”,跟四號主艙段連接的“作戰維護保障艙段”與跟五號主艙段連接的“人員勤務保障艙段”。
這3個艙段的長度都隻有150米,不具備獨立作戰能力,配備的動力與推進係統也隻達到輔助艦船的水準。
在作戰行動中,保障艙段跟隨以快速戰鬥支援艦為主的輔助艦船編隊活動。隻有在到達作戰海域,並且需要進入戰鬥狀態的時候,才跟主艙段結合,並且為主艙段搭載的作戰力量提供支援。
因為采用統一接口,所以保障艙段在理論上能跟任一主艙段對接。
關鍵還有,可以非常方便的擴展其他保障模塊。
比如,要想獲得更強的持續作戰能力,可以在三號主艙段上對接運載能力達到了3萬噸的“彈藥與燃油儲運艙段”。如果為登陸作戰行動提供支持,可以在一號主艙段上對接“地麵平台轉運艙段”。
要是放棄航行能力,甚至能夠通過串聯接駁更多的保障艙段。
當然,首要任務是讓“初期型航空作戰平台”由圖紙轉變成實物,因此海軍沒有提出太多的要求。
即便如此,“初期型航空作戰平台”的建造工作依然是步履維艱。
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建造成本太過高昂。
一套由5個主艙段與3個保障艙段組成的作戰平台,在計劃階段的建造成本就達到“薛遠征”級6倍。
可相對的,作戰能力未必能夠達到“薛遠征”級的6倍。
6艘“薛遠征”級,能搭載大約600架艦載機,並且一次出動250架艦載機對1500千米範圍之內的目標發起攻擊。“初期型航空作戰平台”最多隻能搭載400架艦載機,在一次攻擊中出動120架。看上去,後者的作戰能力還不到前者的一半。哪怕把作戰半徑算上,以單位距離彈藥投擲量為對比標準,後者的作戰能力也隻有前者的75%。很明顯,“初期型航空作戰平台”的效費比非常糟糕。
其實,這也是保守派主張建造航母的主要依據。
不過,也就是保守派主張的作戰效率,讓“初期型航空作戰平台”獲得帝國高層的全力支持。
道理非常簡單,“初期型航空作戰平台”在獲得適當加強後,能夠為包括戰略轟炸機在內的所有作戰飛機提供支持,從而大幅度的增強海軍的戰略打擊能力,並且成為實現多軍兵種聯合作戰的基礎。
相對而言,在戰略打擊能力方麵,超級航母的作戰效率為零。
跟建造成本比,技術產生的影響其實更加嚴重。
第一個必須得解決,根本繞不過去的技術難題就是“全電推進係統”,以及與之息息相關的“綜合電力管理係統”。
電力推進,其實並不是什麽新鮮事物。
早在第一次全球大戰前,帝國海軍與紐蘭海軍就嚐試過使用電動機來推進戰艦,也取得了一定的實用經驗。
真正難的,其實就是基於“綜合電力管理係統”的“全電推進係統”。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讓燃氣輪機與柴油機等傳統的動力係統隻帶動發電機,而且產生的電能進行統一管理,並且根據實際的需要,分配給推進電機,火控雷達等耗電設備,以此獲得最為理想的能效。
因為不再通過傳動軸驅動螺旋槳,所以在布置動力係統的時候能主要考慮防護,比如把燃氣輪機分散安裝在前後兩端的艙室裏麵,確保在遭到攻擊的情況下,不會一次損失所有的動力設備。
此外,還能夠靈活的利用所有艙段的動力係統,在不增加設備的情況之下,讓動力與電能的分配達到最優。
毫無疑問,“綜合電力管理係統”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是燃氣輪機誕生之後,最為重要的動力革命。
隻是,技術難度也非常巨大。
其實,即便是最基本的全電推進係統,在當時也有很大的挑戰性。
最有挑戰性的,也就是基於大功率電機的無軸推進係統。
在某種意義上,無軸推進係統是“初期型航空作戰平台”的基礎技術。
道理也很簡單,如果采用傳統的推進係統,就必須設置一個單獨的推進艙,也就無法讓主艙段均具備自主航行能力,更別說跟大型戰艦旗鼓相當的機動性能。關鍵是,主艙段通用是實現戰術功能的必備條件。
解決辦法,也就是采用推進吊艙。
其實,也就是這些技術問題,讓“初期型航空作戰平台”的建造周期一再延長。最初計劃用18個月建成8個艙段,然後用6個月進行驗收與測試,確保在24個月之內就能形成戰鬥力。可實際卻是,隻是5 個主艙段的建造工作就用了42個月,此後用20個月建造3個保障艙段。等到完成全部的測試,已經是第66個月了。結果是,在大戰結束之後才交付給帝國海軍。
至於達到作戰狀態,還要再等上幾年。
從戰爭的角度來看,帝國海軍的這次大膽嚐試沒能取得實質性的收獲。
關鍵就是,“航空作戰平台”的軍事價值沒有得到戰火檢驗。
因為耗費巨大,占用了大量資源,導致其他戰艦的建造工作受到影響,所以“航空作戰平台”還飽受指責,就連白華偉等支持該項目的海軍將領都受到非議,感情應該由他們承擔責任。
當然,保守派也一直在朝相反的方向努力。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用白華偉父親的名字為第三種超級航母命名,仿佛用上了這個名字就能讓白華偉回心轉意。
以當時的情況,“白止戰”級在設計與建造中做了減法,就是在向白華偉施壓。
總而言之,“航空作戰平台”在大戰期間不是很受歡迎。
隻是,沒有人能夠否認,也就是白華偉等人的堅持,才讓帝國海軍在戰後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航空作戰平台”對海軍的影響,絕不在航母之下。
在某種意義上,“航空作戰平台”其實是航母的完整體。
跟航母比,“航空作戰平台”不但強化了進攻能力,還增強了其他方麵的作戰能力,成為集進攻、防禦、保障支援、兵力整備、物資轉運調配、指揮通信於一身的全能型海上作戰平台。
一座完善的“航空作戰平台”其實就是一座功能完備的綜合軍事基地。
在影響上,“航空作戰平台”不但讓海軍迎來了第二春,還徹底的改變了戰爭麵貌,讓新軍事學說提倡的基本戰略擁有了具體事實的物質基礎。也就是從此開始,通過軍事鬥爭描繪出來的國際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全球大戰為主要手段的傳統軍事思想,就此成為了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