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趕進度

字數:3767   加入書籤

A+A-


    說起來,從放寒假開始扳著手指頭算,近三個月的時間,王奈傑基本都在為兩部電影忙前忙後,幾乎沒怎麽回過學校,也不知道這個師生推薦的優秀畢業生代表是怎麽來的。

    隻是再靜下心想想,創意媒體學院這一屆,還真沒什麽出挑的學生。別說這一屆,就算把前幾屆都加一塊,也相當慘淡,他是妥妥的一枝獨秀。

    《讓我留下》拿到京城大影節最佳原創短片獎先不提,光說自籌資金拍出了《情人節遊戲》這種票房破億的暢銷電影,一度引發社會輿論熱議,更入圍戛納電影節影展,就已經足夠讓人眼球掉一地了。

    哪怕它入圍的不是主競賽單元,依舊牛逼到不行。

    舉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2014年,華語電影無一入圍戛納,更別提拿獎。再往前數,近五年時間,總共也隻有一部電影入圍,一部電影獲最佳編劇獎。

    這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至本世紀初期,國產電影屢獲戛納大獎形成了鮮明對比,說是明顯的開倒車也不為過。

    甚至因為如此慘淡的情況,網上一度唱衰聲音不絕,媒體、專家、大V紛紛批評隨著國內影市的紅火,國產電影越發商業化,大多急功近利,熱衷於圈錢,以至於藝術性大打折扣等等。可惜這裏麵有多少人是真心實意,多少人是蹭熱度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眾說紛紜之後,留下的依舊是一地雞毛。

    其實在王奈傑看來,觀影是一種非常私人化的體驗,雅俗共賞的永遠是少數,沒有哪部電影能夠讓所有人都喜歡,要不怎麽有句老話叫做千金難買心頭好,這是有道理的。就算是三大電影節也未必高尚多少,因為隻要是由人評判的東西,就難免涉及到口味偏向。比如戛納喜歡噱頭,柏林關注政治和社會性,威尼斯喜好藝術先鋒,這都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但是僅從影響力的角度而言,戛納的確是一個毋庸置疑的聚光燈、大平台。

    特別國內的學院派和媒體輿論還是比較看重這一點,所以郭文才會這麽高興,能夠入圍三大電影節,放到京影本部、國戲等名校,都可以說是極其優秀的成績,更何況王奈傑還是正兒八經的正牌在校學生。

    否則優秀畢業生發言這種輔導員、老師都可以通知的事情,完全用不著郭文這個院長親自打電話,甚至再三強調務必不能缺席,實在是創意媒體學院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成績。

    得虧他不知道《重慶森林》也已經基本確定參加本屆海市國際電影節,否則估計更得樂瘋了,這都是活廣告啊。

    掛斷電話,王奈傑仔細一算,發現自己的日程表越來越滿了,時間越發緊迫。

    看看劇組其他部門都已經到位了,薛碧晨手裏拿著劇本不知道在想什麽,王奈傑走過去:“怎麽樣,劇本你應該早就熟悉了,有點思路了嗎?”

    “還行吧。”薛碧晨點點頭。

    這算什麽回答……

    “那就試一條吧!”

    鏡頭前的薛碧晨,穿著緊身長褲,一件普普通通的T恤,打扮如同萬千普通都市年輕姑娘一樣,沒有什麽區別,仍難掩窈窕身材和出塵氣質。

    一邊聽著歌一邊幹活,後邊店老板走出來說了句:“我有事出去一下。”

    薛碧晨沒有當回事,哦了一聲,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沒過兩秒,店裏幹活的其他夥計全都從她身邊走過:“我們出去有點事情。”

    “啊!”薛碧晨無所謂地點頭笑笑。

    結果連掃地大媽都說有事出去。

    薛碧晨一臉懵然。

    什麽情況,都跑出去,店不用開了嗎?

    但她壓根沒多想,很快就拋到腦後,甚至把放在店裏的音箱聲音調至最大,跟著音樂搖擺起來,一副自嗨的模樣。

    王奈傑一拍巴掌:“很好,就這樣!不過等會你再自然一點,不用去演,自己心裏覺得應該有什麽反應,就怎麽表現!還有,再調皮點,古靈精怪一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不需要管其他人……”

    墨鏡王的電影,拍的就是一種感覺,甚至據說他拍這部《重慶森林》的時候,連劇本都沒有,非常地隨性。

    看到薛碧晨在鏡頭前的表現,王奈傑確定了自己的思路是對的,女主角阿菲就是要這種不帶表演痕跡的效果,越素人,越背離平常的演戲方法,就越符合電影的氣質。

    他不給薛碧晨壓力,薛碧晨表現得就非常輕鬆,很多鏡頭都是想怎麽演就怎麽演,反而拍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她的氣質和性格,的確非常符合人物需要。

    甚至薛碧晨私底下還跟他說,沒想到演戲原來這麽簡單,自由發揮就行了。

    王奈傑笑笑,其實絕大多數電影不能用這樣的方法,隻能說墨鏡王的確是一個非常善於挖掘演員潛力的導演,難怪前世那麽多大牌喜歡跟他合作。

    自己隻不過是向墨鏡王學習而已。

    拍著拍著,有的地方薛碧晨連台詞都改了,但隻要不脫離人物設定,王奈傑都隨她發揮。

    看到薛碧晨的許多鏡頭,王奈傑自己也受到啟發,慢慢找到了扮演男主角633的訣竅,把握住這部電影的精髓

    這樣不走尋常路的拍攝,讓劇組進度越發迅速。到了月底的時候,絕大部分戲份都已經提前完成,比預計提前了近一周的時間。

    可惜香江的天氣就是難以捉摸,剩下一場雨中戲份,反倒不下雨了。

    左等右等,沒辦法,為了趕進度,隻能調來水車,人工降雨,才算是完成了最後一個鏡頭,正式殺青。

    為了慶祝這部電影拍攝完成,同時開啟前期宣傳,保利公司搞了一個規模不小的殺青宴。

    然而王奈傑根本沒有時間考慮這些,帶著大壯和白斯露了個麵,連記者提問的時間都沒給,就直接殺到了後期製作室。

    因為要參加17號的戛納電影節,又要提前將電影交給海市電影節,導致留給他的後期時間隻有半個月。

    如此短的時間,對於一部電影的後期製作來說,已經不能用緊張或者倉促來形容了,簡直就是火燒屁股。

    剪輯、調色、配音、插曲、配樂、DCP(數字電影包)……全都意味著超巨的工作量,哪怕保利公司已經找好了專業的後期製作團隊,備足人手。

    再加上《重慶森林》這部電影非常有特色的旁白也需要王奈傑來錄製,想想都頭大。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攝影出身的幾人,在拍攝的時候就已經統一了色調和燈光、影像方麵的考慮,為後期調色節省了不少功夫。(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