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字數:3797   加入書籤

A+A-


    見離說得有聲有色,連說代比劃的說起幾人如何和老茂鬥智鬥勇不提,單說牧子語和霍焱玨兩人。

    話說牧子語和霍焱玨兩人坐著車來到了鹽城,鹽城顧名思義就是食鹽的最大批發基地。

    可是在鹽城,生意最好的不是食鹽批發商,而是賣淡水及熱水的水房生意最好。

    排隊買水的人能把街道都堵死了,這麽熱的天,卻沒有人穿淺色的衣物,空氣裏除了海鹽的味道,還有濃種的汗味。

    “他們穿顏色這麽深的衣服不熱嗎?”坐在鹽城二樓,等著打水的人散去的牧子語對著身邊的霍焱玨小聲的說道。

    “因為深色耐髒!”霍焱玨喝了口茶說道。

    “是啊,客官有所不知,我們這鹽城什麽都不缺,就是缺淡水,所以我們這的幾家水房都是每天半夜就要跑到百裏外的地方拉水拉柴,早上卯時中(早上6點)開始售水,這會正是全城和周遭村落的人來打水的時候。”這會兒酒樓裏沒什麽客人,小二哥就和牧子語他們閑聊了起來。

    “燒好的水?怎麽不買水回家自己燒?”牧子語和霍焱玨就是湊著那個村子買水的牛車過來的。

    “客官您說笑了,咱們這毗鄰大海,哪有哪麽多柴可燒?”小二哥好笑的說道,“客官是第一次來鹽城吧?”

    “可……”牧子語剛想說他們剛過來的村子附近的山上不都是大樹時,就被霍焱玨打斷了。

    霍焱玨俯在牧子語耳邊輕聲說,“海邊,大河附近的樹是不可以隨便碰的,會砍頭的!”

    原來是這樣,牧子語表示理解的點了點頭,道,“那吃飯如何解決?”

    “這裏偶爾也會有來進鹽的鹽商或是遠處的村子的人家到這裏來賣柴,價錢比別處略貴,卻也是剛拿來就被哄搶一空,那些家裏有車馬的人家都願意來這賣材。”小二袖著手望著窗下打水的人群說道,“如果要是真的沒賣到柴就到酒樓或小食肆對付幾天,飯總是要吃的不是!”

    小二剛說完,後麵的大廚就吆喝著上菜啦,小二下樓去端菜。

    到了海邊當然是要吃海鮮了,這裏的茶水居然比海鮮還貴。

    “他們怎麽不打井呢?”牧子語問霍焱玨。

    “知道這為什麽叫鹽城嗎?”看到牧子語搖頭,霍焱玨說,“因為這裏的井水也是鹹的。”

    牧子語對霍焱玨說道,“要是柴火夠多的話,他們完全可以通過蒸餾,把井裏的鹹水變成淡水,隻是這裏就連用柴都要xian zhi。”

    海水的話其實也可以,隻是牧子語總感覺海水就像遊泳池裏的水一樣不能喝,聽到有井水就把蒸餾法說了出來。

    “這位先生,請問如何把鹹井水變成淡水?”隔壁桌做了一個中年男子聽到牧子語的話後,就過來問道,像是怕被誤會似的,連忙自我介紹道,“鄙人姓杜,鹽城知府,若先生能告知處理淡水的法子,杜某定有重謝!”

    “見過知府大人,法子很簡單,重謝就不必了,能為鹽城百姓做點事也是我們身為大全子民的職責。”牧子語起身行禮道。

    “那就多謝先生了,不知先生貴姓?”杜知府聽聲音就知道牧子語是女的了,隻是因為牧子語做男裝打扮他不好拆穿罷了。

    再說,大全有才之人統稱為先生,不論男女老少,隻要是知他人所不知,都能被稱為先生。

    “先生不敢當,鄙人免貴姓趙。”牧子語隨便胡謅了個姓出來說道。

    “實不相瞞趙先生,因為淡水的缺乏,鹽城百姓看似富有,其實大半銀錢都花到了買水上,可是鹽城沒有能喝的水,除了買水別無他法,畢竟人家跑老遠拉來淡水也不容易不是。”杜知府也是頗有些無奈。

    想當年他躊躇滿誌的來到鹽城做知府,就是為了改變鹽城百姓的生活條件,可是現實卻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他在鹽城做知府已經十年有餘,幾次調任都被他請旨替換他人,畢竟他曾在聖上麵前說過若不改變鹽城百姓的生活狀態,絕不進京任職。

    關於杜知府的事,在來的路上霍焱玨已經跟牧子語普及過了,杜清廉,為人和他的名字一樣清正廉潔,是曆朝曆代少有的一股清流,隻是為人刻板,有些死腦筋,隻要是他認定的事,就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除非撞死了。

    杜清廉剛剛自我介紹的時候,霍焱玨沒有說話,牧子語就知道這個知府是真的了,既然是個清官,那肯定沒什麽錢,倒不如把蒸餾的法子送給他,好做個順水人情。

    說話間,小二端著飯菜上來了,小二看到同桌坐的杜清廉道,“杜知府,您的菜也和這兩位客官的擺在一起嗎。”

    “擺一起吧,這頓飯我請了。”杜清廉說道。

    “好類!”小二又下去端菜了。

    “這怎麽好意思呢?”牧子語客氣道。

    主要還是小二的話,證實了杜清廉的身份。

    “應該的!”杜清廉說道。

    牧子語還想要推脫,被霍焱玨輕輕撞了下腿,於是改口道,“那就多謝杜知府款待了。”

    “先生不必如此客氣。”兩人寒暄道。

    小二又上了幾次菜,就上齊了。

    一桌子海鮮,不是清蒸的,就是水煮的,不得不說大全的飲食真是寡淡的可以,以後開酒樓生意一定好。

    幾人吃過飯後,牧子語讓小二拿了筆墨,畫了一個圓肚大鍋,隻是蓋子的部分分了兩層。

    裏麵的那層像是老試的燒炭火鍋,隻是把個火鍋做成了蓋子,而原本放碳的那個圓筒成了水蒸氣的出口。

    鍋沿的另一邊,斜著弄了一個像是滑滑梯樣的出水口,等水蒸氣從火鍋圓洞裏冒出來,依附在外層鍋蓋的壁沿上,形成水珠滑落進火鍋的鍋裏,然後再順著出水口出去。

    這樣,一個簡單的蒸餾鍋就做好了。

    杜清廉看著那張圖,嘴裏直嚷嚷著,“妙啊,果然妙哉!”

    原來,最早的時候杜清廉就讓人試過熬井鹽水,然後收集鍋蓋上的水珠。

    那些水珠的確變成了淡水,並且鍋底留下了厚厚的一層鹽。

    隻是那樣收集水珠實在是慢,還得要注意不讓蒸氣燙到自己,麻煩的緊,後來也就不再用了。

    這次一看到牧子語畫的這個鍋,杜清廉就知道,提煉淡水這事成了。

    “這蒸餾出來的鹽還要經過提煉才能食用。”牧子語提醒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