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楊秀才

字數:3697   加入書籤

A+A-


    楊秀才住在上餘村村頭位置,這是為了方便其他村莊的孩子過來近一點,後來特地選擇的地。

    餘小偉帶著塗塗和牛牛到的時候,楊秀才一家剛用完早飯,坐在院子裏曬太陽。

    楊秀才一見餘小偉,立馬笑顏逐開,“是小偉啊,私塾放假了。”

    “是的,老師。”餘小偉笑著作揖回答道。

    楊秀才對餘小偉很是看好,剛來這上私塾的時候就讓他印象深刻。年紀輕輕很是沉穩,學的也快,能舉一反三,是個讀書的好苗子,所以在他十歲時就舉薦去鎮上私塾念書。想當初來的時候是大字不識的娃娃,現在就要考秀才了,以他的學識,十拿九穩的事。想著就笑得越發真誠。

    “老師,今個兒來主要是給我家這倆侄兒拜師的。”餘小偉揚揚手裏的拜師禮笑著說道。

    楊秀才低頭看了餘小偉身後的兩個小不點,一個大一點,約莫5、6歲,一個看上去就3、4歲。“大名取了嗎?”

    餘小偉點頭,然後示意他們自己說。

    “我叫餘誌遠。”塗塗爽朗的說道。

    “我叫餘誌堅。”牛牛挺起小脊背,朝著楊秀才作揖道。

    楊秀才點點頭,“學了什麽。”

    “學了《三字經》,現在學《千字文》和《百家姓》。”塗塗回答道。塗塗為長,牛牛懂事的在一旁讓哥哥回答。

    楊秀才撫須點頭,看向塗塗,“‘子不學,非所宜。’後麵是什麽。”

    塗塗想了一會兒,“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沒一會兒,楊秀才就打斷了,“嗯,背的不錯。”

    然後輪到牛牛了,“‘為學者,必有初。’後麵是什麽。”

    牛牛一聽就開始認真背誦,“小學終,至四書。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楊秀才眼神一亮,驚喜的看向餘小偉,餘小偉微笑的看向他。

    “嗯,背的不錯。”楊秀才打斷牛牛,“你們正月十六開始來私塾。”

    “是。”兩個小不點作揖回答。

    餘小偉把拜師禮拿進屋,跟師母打了招呼,詢問了楊子忠(楊秀才的兒子)的近況,陪著楊秀才在院子裏聊了會天,就帶著塗塗和牛牛家去了。

    餘小偉一進家門,發現家人都在院子裏等,劉花、餘萍立馬迎上來,“小弟,怎麽樣呀?”兩人緊張又期待的問道。

    “老師讓他們正月十六去私塾。”餘小偉笑著回答。

    “哈哈,哦哦,太好了。”兩人滿臉笑意。

    “老師考較了一番,兩人都很不錯,背誦的一字不漏。”餘小偉接著說道。

    “哈哈,不愧是我老餘家的子孫。”餘老頭開懷的笑著。

    “他爹,他爹,我們誌遠正月十六就要去上私塾了。”劉花激動的衝著餘大偉喊道,仿佛還覺得不可思議。

    餘大偉憨厚的麵容堆滿笑容,“哈哈,是呀,我們塗塗、牛牛要上學了。”

    劉花一聽眉頭就皺起來了,“說過多少次了,要叫誌遠,現在我們誌遠是要去念書的人了。還有誌堅。”

    “娘,家裏叫小名就好了,而且是在村裏念書,叫小名也沒事呀。”塗塗無所謂的對劉花說道。

    “娘不是說過了,這讀書人要有讀書人的樣子,讀書人就要叫大名。”劉花堅持。

    餘何氏在一邊也不好說她什麽,說的也在理,可是在家講究那麽多幹啥,唉,也是為了孩子。

    因著這一個小插曲,一家人也就散了,該幹嘛就幹嘛了。

    餘老頭帶著兩兒子繼續做恭桶,餘何氏則和兩個兒媳仔細詢問塗塗、牛牛早上的事情,餘青梅和兔兔、妞妞在一邊旁聽,餘小偉有點無奈,婦人就是這樣。

    “給嬤嬤說一說,早上老師問了什麽?你們怎麽回答的?”餘何氏殷切問道。

    塗塗就把早上自己背誦的內容重複了一遍,牛牛也是。

    餘何氏、劉花和餘萍都一臉欣慰的看著他倆。

    “好,好,背的真好,嬤嬤中午給你們蒸蛋羹吃。”

    “娘,我跟兔兔還有妞妞呢?”餘青梅問道。

    “有,有,都有,能少了你的份?”餘何氏寵溺的說道。

    中午,小娃們一人一碗雞蛋羹,吃得香甜。飯後,小娃們又跟著餘小偉念書去了。

    “阿妹,阿妹,在家不?”

    餘何氏在屋裏一聽這聲音就皺眉,“這何翠花怎麽來了,她來準沒好事。你們把布料收拾一下,等等她準要進屋來。”說完餘何氏就迎出去了。

    劉花和餘萍都在餘何氏屋裏給家人做新衣服,一聽餘何氏說完,就趕緊收拾,把東西一股腦兒的放進屋內的櫃子裏,然後也起身出屋子了。

    何翠花跟在餘何氏身後走來,一看劉花和餘萍從餘何氏屋子出來就問道,“你們婆媳三人湊在一起是在幹啥子?”問完就搶先進到屋內。

    餘何氏直翻白眼,這何翠花也真是夠了,但鄉裏鄉親的也不能撕破臉皮。餘何氏婆媳三人也進入屋內。

    何翠花看了一圈沒發現什麽,就坐到暖和的炕上,開始酸言酸語,“阿妹啊,你也藏得太深了,你們家發達了瞞得這麽緊,這都有錢了之前交賦稅幹嘛不使。今兒個早上你們小偉領著塗塗、牛牛去拜見楊秀才,我們都知道了,唉,你是有福了,以後一家三個讀書人,地位不一樣嘍。”

    餘何氏真想說,關你啥事,飯吃飽了撐著,但是不能,於是在何翠花身邊坐下,“翠花,什麽有福不有福的,想當初小偉這麽大時也去私塾了,我們全家是勒緊褲腰帶的供著,不能到了孫子這就不給念書了對吧。所以今年我們這年豬也不殺了,整頭賣了,這樣明年孫子書費之類的錢就差不多了,隻是苦了家裏人,以後我們的日子就,唉……”

    何翠花一聽,原來是這樣,“阿妹,你們就是心善,對子孫照顧,你當家的手藝好,這日子隻會越過越好,你也別太擔心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