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祖宗與首輔
字數:3314 加入書籤
廳堂內亂成一團,霹靂扒拉的聲響好似鞭炮不絕於耳。放眼望去,一片狼藉,丫鬟仆人們,一擁而上還是拿不住這個滑的跟泥鰍一般的他。這就是李東陽府上的日常,突然這小家夥摔了一跤,磕在了板凳上,手裏還高舉著一個瓷瓶。
這下子整個李府都安靜了,這小家夥一動不動。李府外李東陽風風火火的往回趕,他的小兒子李午孫沒有按照曆史中哪樣死去,反而活了下來。那李午孫一動不動,好像睡著了一般。仆人和丫鬟也不敢貿然向前,因為萬一這小祖宗裝的,這瓶子砸在自己的臉上可就見紅了,畢竟不是頭一次了。
李東陽趕到廳堂,見李午孫頭埋在板凳上,怒道,“午兒!你們幾個還不快扶午兒起來。”
李武孫驚魂一陣,睜開眼卻瞧見穿著古代衣服的李東陽。突然大喝一聲,“鬼啊!”手裏的那隻花瓶便使出吃奶的力氣朝李東陽扔去。
“嘩啦——“這花瓶碎了不要緊,關鍵是李東陽的前額被劃破了,鮮血直流。
李午孫看了看自己竟然是一個孩童,自己不是在蹦極嗎?這是夢嗎?李午孫伸出手,一個勁的抽自己大嘴巴子。
“一個不行,再來一個!”李午孫這股子狠勁倒是有的,這一會兒的功夫臉都腫了。本來丫鬟、下人都驚魂未定的扶著李東陽,忙著給他包紮,卻看見李午孫這一幕都嚇傻了。
“午兒,你怎麽了?”李東陽也顧不上自己的傷,過去扯著李午孫的衣角。可是李午孫充耳不聞,伸出手就要掙脫李東陽的手,然後繼續扇自己耳光。
“怎麽回事,還沒醒嗎?”李午孫腦子裏一個十分合理的解釋浮現出來了,那就是穿越了。
“老爺,少爺會不會是磕傻了?”
“少爺,隻會拿我們找樂子,那會扇自己耳光啊?”
……
“愣著幹什麽,快去叫郎中啊!”李東陽捂著腦袋氣急敗壞的走到了書房。另外,仆人們架著李午孫回到了他的房間。
沒一會兒的功夫,這大夫就來了。
“大夫,午兒今日玩鬧,卻不料腦袋磕在了凳子上,然後就自己抽自己,你看著臉都腫了!”李東陽向大夫說著當時的情況。
“這恐怕是癲狂之症,恐怕得針灸,然後輔以鄙人以三十味草藥開的方子煎藥,喝上一個月便可治愈啊!”大夫道。
“紮針?”李午孫可不幹了,他一腳將鞋子蹬掉。“啪——”鞋子直接糊在了大夫的那張臉上,一旁的李東陽倒是十分尷尬,笑也不是,不笑怕喘不過這口氣來。
要不說穿越者都自帶一些光環,這李午孫吃了一個月的湯藥加針灸愣是挺了過來,終於這事兒算是消停了。現在他也知道了這是大明朝弘治年間,自己是李東陽的獨子。
然而李午孫的生母生他之時難產不幸離世,這樣一來李家的兒子就隻剩下他一個了。按照原本的曆史走向,他的大哥應該能活到二十七,他也不過周歲就去世。但是不知什麽緣故,他大哥二十四歲因病去世了,最後李東陽無奈之下過繼了一個作為自己的兒子。
夜色闌珊寒意重,無人會意穿堂風。燭火點點,原本是靜謐的夜晚。卻被那一聲雷霆乍驚給打斷了,李午孫將桌子上的那些個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全都摔了個粉碎。
飯剛吃到一半的李東陽聽見小祖宗李午孫氣勢洶洶的去了書房,立馬放下手中的飯,立馬十萬火急的前往書房。
此時,李午孫在眾人的圍堵之下,小手中高舉著一本書籍。殺到書房的李東陽見這個小祖宗拿著一本書也默不作聲,心裏思忖著,這小祖宗是不是要撕書啊!
“還愣著幹什麽,快把書給我拿過來啊!”李東陽氣的胡子一瞪,一甩衣袖坐了下來。
“不準過來,再過來我就把這本書仍在燭台上!”顯然李午孫實在是不想惡作劇,他隻想找一本書看,你們何必苦苦相逼呢。
“午兒,不要亂來。你為什麽要拿書啊?你那裏不是有好多有趣兒的小玩意兒嘛?”李東陽也不是傻子萬一這書燒了他能咋辦,不如跟這小祖宗斡旋一下。
“我才不稀罕那些玩意兒,我要的不是那些稀罕玩意,我要的是能讓我增長知識,讓我學習的東西。張口閉口都是能作出一篇錦繡文章的東西,不是那些哄小孩子的玩意兒,我才不稀罕那些東西。”李午孫說話之際,一個下人手疾眼快奪過來了那本書。
“狗一樣的東西,把書給我拿過來。我要學習,我要看書!”李午孫對著那下人破口大罵道。
李東陽幹咳了兩聲,示意那下人把書給李午孫,然後伸出手讓李午孫到自己身邊來。李午孫想了想一扭頭,一屁股坐在板凳上白了一眼李東陽,然後對著那下人道,“以後再搶我的東西,我就把你的腿打斷!”
“你要讀書?”李東陽有些詫異,按理說孩童天性愛玩怎麽會喜歡讀書,再說了李午孫拿的那本書是一本收錄集,李午孫這個年紀也不過是認識幾個字,有些蒙學罷了。
“那你翻開一頁,念一念給為父聽聽。”李東陽也想看看李午孫的悟性。
“好!”李午孫應道,他翻開書本,上麵那一篇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誡子書》。然後他走到了李東陽身邊,李東陽見這個小祖宗過來了就把他抱在了懷中父子倆看著那篇《誡子書》。
李午孫看了一眼題目之後直接把書遞給了李東陽,李東陽還以為這小祖宗不幹了,誰想到這小祖宗卻道,“父親你可看好了。”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李午孫簡直是倒背如流啊,李東陽也沒有十分驚訝。
然後李東陽繼續翻了一篇道,“這篇《諫太宗十思疏》,午兒能不能給父親讀一遍。”
李東陽覺得《誡子書》應該是蒙學的時候教過他,不過《諫太宗十思疏》應該不屬於蒙學裏麵應該有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