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誰是黃雀
字數:4147 加入書籤
“戰國時,魏國圍攻趙國邯鄲,趙求救於齊,齊王派齊將田忌、孫臏率軍營救,齊軍反攻魏國國都大梁,魏軍回救疲於奔命,齊軍於中途埋伏,遂解圍。”
一陣啪啪的掌聲響起,營帳內,張烈嘴角露出一絲莫測的詭笑,讓坐於下座的史蜀胡奚有些心驚,張烈的表情讓他有些不安,作為最親近的心腹,相處數十載,他最清楚不過。
而上次看到主上這個樣子,史蜀胡奚記憶中,便是在對付那位囂張跋扈的吐屯之子,最後沒有多久,那位吐屯之子便神秘地毒發身亡,為此暴怒的吐屯怒不可遏,四處尋找凶手,可是卻一無所獲,直到如今,那位吐屯也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如何中毒而死……
張烈背身,看著木架上懸起的漠北地圖,道:“這個方黎,我果真是小瞧你了,有趣,當真有趣,現在……你值得成為我張烈的對手了!”
他的目光緩緩匯聚在地圖上,看著用毫墨勾出的“白城”二字……
其實,在赫連的重騎兵出發之前,他的所有動向都被張烈的人手掌握,南下的一舉一動,都會時刻由史蜀胡奚這個頭號小弟匯報給自己。
所以就在方黎眾人剛剛打贏不久,日落之前,史蜀胡奚就帶回了消息。
而此時,巍峨蜿蜒的明山腳下。
狹長的山道,一場伏擊即將悄然打響。
山道兩側,一支突厥精銳隱蔽在山石和高大的灌木叢林之中,所有人騎著戰馬,腰胯長刀,右手持丈餘長的馬槊,在細微的夕陽餘光下,槊身閃閃發光,他們戴著整齊的圓頂氈帽,嚴陣以待。
三百騎,三百匹戰馬,鴉雀無聲,肅殺彌漫。
從南向北的最前方,一匹高大健碩的賀蘭駒穿戴馬鎧,馬上之人正是阿悉結本人,他披甲戴胄,同樣持槊。
很難相信,這是一支多麽裝備精良的騎兵,阿悉結在三年前就曾與北方的鷹揚府兵打過交道,那時候他就領教過隋人的馬槊,隋人的主力軍甲騎具裝乃精銳之師,生生將他逼迫回了於都斤山。
三年後的現在,阿悉結也有了一支這樣得三百騎,屬於自己的部隊,每人標配馬槊、彎刀、連弩與鳴鏑箭!
赫連完全不知道他的行動也早被兩個人掌握了,其中之一是張烈,還有一個就是阿悉結,阿悉結是第二個從史蜀胡奚處得到的情報,而這個情報亦是張烈故意放出去的,就是為了不留後患。
以張烈對阿悉結的了解,他必定會在其歸途截殺,這一場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遊戲,誰都以為自己是獲勝者,可是結果卻大不一樣。
眼看翻越前麵的山道,就能穿過明山,赫連準備在明山鎮歇腳,進行補給,將那裏作為自己的暫時落腳地,一路上他猶如驚弓之鳥,奔馳至此,尚未停息一刻。
“終於到了!”赫連鬆了一口氣,看著先頭部隊進入了山道之中。
兀地,一支支馬槊從斜上方如箭雨般飛射而來,直接將前方的重甲騎兵的胸腔穿透,慘叫聲都來不及發出,一片片的人影從馬上倒飛出去,被釘在地上,殷紅的血液如細流滴入大地……
“啊!”
“撤,快撤,有埋伏!”
赫連目眥欲裂,親眼看著一同南下的弟兄手下應聲倒在血泊之中,他的心就像被撕裂那般疼痛,來不及撫慰傷口,就要接受這般慘痛的現實。
山道上方,阿悉結冷漠看著底下的赫連部隊,露出一排牙齒,擎著右臂,道:“第二列,預備。”
“擲!”
嗖嗖嗖。
漫天的銀光乍現,在赫連的眼中,那團銀光越來越明亮,直至消無,他的嘴張的很大,但是卻無力發聲,最終他也成為了這些重騎兵的一員,倒在了血泊裏。
半個時辰過去,山道裏的聲音越來越弱小,阿悉結這才領著三百騎俯衝下山,所有人揮動馬刀收拾戰場,繼而從那些被貫穿的敵方屍身上抽出自己的兵器。
阿悉結的馬停下了,他的腳下是被三支槊釘在地麵的赫連,赫連手中的長刀已然脫落,發髻沾滿了血液與泥土的氣息……
赫連至死也想不到自己不是死在大隋士兵的刀下,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槊下。
瓜縣。
方黎一行人集合後,迅速進入了城中,瓜縣的戍主名為蔡易,他的手下僅剩下一百餘人,已經死守了一天的城門。
待到方黎解了瓜縣之危後,蔡易才鬆了一口氣。
甕城官道上,方黎、徐軒一行人步行前去,蔡易陪同,他道:“方將軍,這次真是多虧了你,若非你帶兵擊退了這赫連鐵騎,某家怕是真要喪命於此,這瓜縣城不出五日必破無疑啊!”
蔡易之前就收到消息,說是府郡派了白城的戍主就近支援,他本以為根本沒戲,那赫連是什麽人,光對方那些甲騎具裝可都能把一般隋兵嚇個半死,就連他們,也隻不過躲在城垛上遠攻據守罷了。
誰知方黎竟然還真擊退了赫連,而且從這些人口中得知還斬殺了對方近八百重騎,這是什麽概念,就是鷹揚的精銳府兵怕也這個層次吧!
蔡易在親眼看到方黎帶領的近千人馬後,更是吃了一驚,這些人身上所穿、背上所背,他怎麽不熟悉,明顯就是赫連部下那重騎兵的甲胄。
他自己亦身為戍主,可也不過兩百人手,而這方黎竟然廣募了近千人,蔡易才明白自己跟方黎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
“怪不得郡丞會下令讓這個方黎來,還升了他做下鎮將軍,吾不如也啊!”蔡易心中感歎一句。
蔡易一路賠笑著,對方黎也有誠心的感激之情,畢竟方黎也算是救了自己一命。
“方將軍,白城的眾位袍澤弟兄們,我已讓手下人帶領去軍營暫時安頓,稍作歇息。
宋明府已經等候多時,今晚宋明府為方將軍與諸位接風洗塵,還備好了城中的驛館,諸位可以在城中驛館夜宿一宿,明日待體力充沛後,再返回白城也好……”
蔡易剛說完,方黎便先道了聲謝,接著笑道:“宋明府客氣了,煩請蔡戍主代為轉告,吾與諸位袍澤定會到,現在我就先不去了。”
聽到方黎說不去,徐軒、司馬晃、高士遠一眾也興趣缺缺,對這個宋明府的接見也不願去。
“三郎不去,俺也不去!”高士遠和高安二人表示。
眾人哈哈大笑,這一幕倒是讓蔡易心中五味雜陳,恐怕這兒也隻有方黎才敢這麽不給一位縣令麵子吧!
“三郎怕是不久就拿到這將軍印了吧,以後咱們招兵可就順當多了。”徐軒打趣道。
方黎搖頭,“阿軒你可是知道,我對朝廷這個將軍不感興趣。
你們想想我是這種人麽?當時李義將軍可是堂堂三品大員,來信讓我去河東戡亂,若我跟著他,早就飛黃騰達咯,還不是放心不下你們,摸摸你們個個良心對得住我嗎?”
眾人頷首,相視一笑。
“走吧,咱們去拜見一下老友。”
方黎這句話一說,眾人全都不解,瓜縣還有熟人?這會,徐軒才恍然想起,也隻有他知曉方黎口中這位老友是誰。(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