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

字數:3600   加入書籤

A+A-




    郡丞乃一郡之次,唐世宗在朔方經營岩綠多年,算得上一號人物,眾人甚至將那位不常出沒的郡守都忘卻了。

    宴中盛況著實讓方黎這三個土包子見識了一番。

    四角擱置的五層燈輪,壯麗豪華,從底部輪盤到最頂端一層,逐層分離,幾名身著新衣的婢女雙手小心翼翼,捧著剛斟滿的油盞,兩兩將燈輪一一點燃,屋內猶如白晝,甚是亮堂。

    紫檀木的案幾,擺滿了珍饈美味,方黎等人聽到府中女婢們嘴裏叫出的菜名,都有些發暈。

    “單籠金乳酥。”

    蒸籠掀開一看,一陣混合著濃鬱奶香味的白色霧氣,直撲方黎臉上而來,揮動水霧,定睛才看,籠上僅有一隻黃澄澄、軟綿綿的大包子,待方黎吃進了嘴裏,才知道這就是後世的奶黃大包子。

    除了這金乳酥,還有什麽天花鏵鑼,充滿清香的珍蘑米餡餅,一粒粒軟滑金黃的魚子醬,更令方黎三人覺得美味的是另外一道菜,名叫‘金銀夾花平截’,女婢用竹刀細細切好的蒸卷,送到麵前。

    沾著醬料入口,徐軒和司馬晃還以為是雞肉,方黎這才笑道:“此乃海螃蟹!”

    他著實沒有想到,在這郡丞府邸還能吃到這南方海裏的螃蟹肉,足以可見這是多麽奢侈珍貴,且不說這肉質與否,光是這長途跋涉運到岩綠,多道工序做好,這就是不小的工活。

    來往為唐世宗祝壽的皆是朔方郡中有名的達官豪強,次列席坐,方黎三人根本就沒有資格正麵說話,就連禮物還是梁師都提前挑好的,方黎也隻是做了順水人情。

    三人坐在最末端,堂屋內燈火輝煌。

    絲竹之聲嫋嫋,女婢們彈著曲項琵琶,撥弄豎箜篌,有的吹著篳篥、敲著毛員鼓,一陣陣異樣的打擊樂中,宴會官員豪強們頷首致意,有的相互含笑交談,有的閉起眼睛享受,雙手跟隨節奏拍打著大腿,有的則是將這場壽宴當成了自己進階官位的機會,眾人心思不一。

    眾人看慣了中原女子,胡姬們穿著齊胸百褶裙,倒是別有一番風采,兩條束帶繞肩而過,前後穿定,裙幅飛流垂直,奔騰擴散,肩膀再罩短襦,外束披帛,姍姍舞步,美人姿色性感誘人。

    方黎三人則是如同外來戶般,無他,隻有一個目的,就是吃!

    在這熱鬧的場景裏,方黎則是不由自主望向了門外,他的眼光穿過了幽深的庭院,到了那扇朱門,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那句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是啊,在這扇朱門之外,究竟有多少凍餒之人,誰又會真正在意呢?

    就連坐在九天之上的那位,也隻是每日酒色生宵,又怎會關心這底層百姓是死是活呢?”方黎心道。

    在朔方郡,開皇年間也曾有幾次大旱,餓殍遍野,官府卻把持義倉,遲遲不肯開倉放糧,為了一己私利,寧願看著街上百姓凍死餓死而不顧,這是什麽,是所謂的盛世麽?

    方黎苦笑一聲,若非自己如今來到這個時代,熬出了頭目,在白城推廣了一法兩具,徐白等人不遺餘力致力務農,千萬畝荒地變良田,又怎會有今日之豐收,軍營中空洞的倉廩又如何溢滿。

    宴會上的酒令也在進行,這酒是南方產的郢州富水、烏程若下,亦有嶺南的宜城九釀等,酒令籌筒也別致,是一種玉製的龜形筒。

    從主座開始分行酒令,酒酣之時,到了方黎這邊。

    等到這龜形酒筒到了他麵前,方黎這才看清楚,筒蓋的子母口與筒身相連接,裏麵裝有足足三十根酒籌,他隨手抽出一根,籌上刻有鎏金的楷書令辭。

    “學而不及,猶恐失之——大器十分!”方黎念完,莞爾一笑,沒想到了他這裏會抽到這根。

    十分就是滿碗,五分是半碗,索性這酒不過是些清酒,度數比起方黎酒坊自釀的白酒還相去甚遠,即便喝上一壇也沒有問題。

    徐軒和司馬晃也是覺得無味,隻因為幾人尋常喝慣了方黎的白酒,再喝這清酒,就如白水,食之無味。

    隨著一道擊掌聲,舞曲畢,胡姬們紛紛退下。

    壽宴主座的唐世宗含笑掃視下方,先是與眾人一番客套互吹,接著便忽然道:“諸位都聽說了吧,大業天子欲要二次北狩,我朔方郡極有可能在天子路徑之列……”

    一聽到隋帝北狩,方黎立馬就豎起了雙耳。

    按照他的記憶,若是曆史沒有太大改變,原定路線下,隋帝必會從太原出發,一路向北陸續進入突厥境內,而且最後必定會駐蹕於雁門郡,這裏就是此行北狩的終點,隻有方黎清楚知道,隋帝根本到不了突厥,所謂的北狩就是一個笑話!

    但是聽到唐世宗這番話,顯然他認為大業天子極有可能路過岩綠,明顯將這次隋帝北狩之行,當成了一個巴結上位的機會,底下眾人當然心知肚明,紛紛跟著點頭,出起了主意,想要借此討好。

    “唐郡丞,我有一法子,現如今開春之季,百花尚在含苞待放,樹木剛過初冬,枝幹凋零,這光禿禿的可影響不好啊,若天子路過岩綠,看到一片蕭條、凋瑟之景,那會作何感想?”說話之人是一位趙姓大豪。

    聽到這話,唐世宗竟是覺得有理,發問他如何是好。

    “此不難,可以讓官道沿途百姓將其彩布絲巾拿出,纏在門口的枝幹上,這樣一來不僅觀賞可佳,又極其方便,讓城中煥然一新,屆時若是天子駐蹕岩綠,看到唐郡丞如此有心,定會龍顏大悅!”趙姓大豪得意說道。

    一眾官員也紛紛頷首,認為此法甚好。

    “妙哉啊!”唐世宗拍手稱讚。

    那些郡中大官也效仿趙姓豪商,開始圍繞大業天子北狩使勁渾身解數……

    方黎等人沒有說話,隻是靜心聽著。

    他乜了眼坐於最上方次座的梁師都,卻發現他眼中盡是一片鄙夷之色,一言不發,隻是灌著酒水,方黎有些微微詫然。

    這趙姓大豪的法子,在方黎看來明顯就是扯淡,放在後世有個詞就叫“形象工程”,百姓們尚且衣不裹身,家中絹布每年還要交租,何來多餘絲巾去纏樹?

    徐軒和司馬晃兩人更是憤然,恨不得上去抽這些人幾個大耳刮子,幸虧被方黎給壓住了,這才噤聲不語。

    “大隋啊,你果真是爛到骨子裏了麽……”方黎不由的心中感慨。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