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瓜澤

字數:3314   加入書籤

A+A-




    “你要鹽?”

    梁洛仁看著麵前的方黎,露出一副怪異的表情,他眉頭一挑,不明白方黎怎麽想著開始販鹽。

    大隋的主要鹽場、解鹽池在河東之地,河東鹽地可以說是中原數代鹽丁,無數的製鹽人的勞作成果,因為原本開采或者從土中漚出的鹽帶有辣、苦、酸味。

    河東鹽地以前多產苦鹽,鹽丁們曆經北魏、西魏、北周到如今大隋,終於研究出新法解鹽,開皇年間,河東之地就被朝廷征用,成為主要鹽鹵之地,隋文帝楊堅還曾開放了鹽的官營製度,設置了鹽衙管理民間通商。

    很明顯,大隋朝放棄了鹽稅而緊抓鹽政,這就使得給民間鹽商機遇,使其鹽民和百姓無憂,部分國民生計才得以恢複,這才有了開皇盛世出現。

    朔方郡最大的解鹽池就設立在瓜澤,漠北的豔陽天為鹵水曬鹽提供了天時,大河水聚集的瓜澤便是地利,而梁氏一族則是這朔方民間鹽商最大的代鹽人!

    朝廷雖然開放了通商,不過就如瓜澤鹽池般,鹽井的經營權利已經逐漸向豪強大族靠攏,那些貧困的鹽民大都淪為了受雇者,或製鹽的勞動者,在方黎看來,大隋經營食鹽所謂的免稅待遇已經成了豪門的標榜。

    特別是向梁氏這樣在朔方的大族,地方官吏更是巴不得將人家鞋底舔個幹淨,所以方黎想要取鹽來販,就得不得找梁洛仁,不過依他如今和梁師都的“關係”,要點鹽來賣還不手到擒來。

    “要多少?”

    “兩袋即可。”

    方黎取出一甌酒來,放在兩人中間的桐木案幾上,這酒並非白酒,而是在岩綠時,方黎三人那晚與梁師都喝的西域上品佳釀,名為三嘞漿,此酒極其名貴,據梁師都所說產自西域龜茲國,一甌價值百金!

    方黎早就喝過,三嘞漿的後勁足矣堪比白酒,就像酒的名字樣,喝完之後,醉酒者可以連說三個時辰的酒話,一吐真言,所以價格奇高,在豪門之中更是備受尊捧。

    梁洛仁打開酒封,嗅了嗅,難以置信道:“三郎,真有你的,伯兄對我都舍不得給一甌,上次我去梁宅,可是苦苦求了他小半天。

    平日裏也就族中大宴,伯兄才會舍得拿出,沒想到你這廝一去就能喝到……”

    “真不知道伯兄看中你小子哪一點好!”梁洛仁憤憤狀,斟滿兩盞,兩人互相敬酒,晃動著樽中紅色佳釀,一飲而盡。

    一股芬芳的香味在舌尖環繞,入肚後也覺得唇齒留香,“回味無窮,這百金果真是不少,一點也不少啊。”

    “小妹你可見著了?”

    方黎苦笑一聲,這才對梁洛仁說起了在梁宅擊鞠一事,惹得梁洛仁哈哈大笑,“自當如此,自當如此,這才是我認識的小妹,吾等梁家的兄長可都沒辦法,沒想到方兄竟然可以降的住……”

    旋即,梁洛仁話鋒一轉,壓低聲音道:“聽聞明山鎮出事了,被一夥來曆不明的突厥兵給占了,那些駐守的郡兵都殺了不少,人頭都掛在城門上!

    梟首示眾,他娘的!三郎,這是赤裸裸的瞧不起吾等,看著朝廷如今疲憊,北方的突子們這兩年,各個都開始不安分起來,不是掠糧,就是殺人,何曾把咱們放在眼裏……”

    方黎一怔,倒是沒有想到梁洛仁還有這麵血性。

    想到以前記憶中的梁洛仁,從他任白城戍主以來,就與他處處作對,後來發生了酒坊互毆,方黎這才適時提出合作,讓利三分,平息了此事,逐漸地,方黎也發現這個所謂的“富二代”,本質似乎並不是那麽壞……

    就像有些日子,梁洛仁也會常去軍營,帶著酒水犒賞士卒,與徐軒、馬倌等諸多袍澤對酒當歌,恣意人生,當聽聞突厥兵強占明山鎮,他也會露出憤怒、無力的一麵。

    也許是借著酒勁方艾,梁洛仁滿腹牢騷,罵了一通那些無能的駐守郡兵,轉而又誇讚方黎。

    ……

    瓜澤,解鹽池。

    澤邊蘆葦叢生,一汪大澤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潮濕而又悶熱。

    五丈寬的泥土道路,兩邊灌木叢生,到瓜澤中心地帶,人煙開始多了起來,可見澤邊當地人搭建的草棚瓦房,原本瓜澤是荒無人煙之地,也隻有近塬的平緩地帶,才會有人跡。

    隻是十餘年前,隨著瓜澤鹽場的發掘,解鹽池的構建,官府、鹽商、當地百姓這三方的流動,將瓜澤境內生生帶動起來,鹽丁、鹽商的流通,鹽衙的設立,金錢的利益驅使,都使得瓜澤鹽場成了必爭之地。

    一輛四駒馬車疾馳而來,這四匹馬是司馬晃從大椒嶺馬廄中挑選的良駒,經過這幾月的培育,已經有了兩百餘匹常馬供使用,所以這次方黎也難得奢侈一回,坐了一趟四駒馬車。

    此行就是為了拉鹽。

    方黎三人從岩綠回來後,一直監守北地動靜的張鵬就匯報了條驚愕的消息,明山鎮被一群來曆不明的突厥兵給占據了,還將駐守的朔方郡兵全部屠殺,在城門上梟首示眾。

    “從明山鎮嚇得逃難的當地人回來說,那些突厥兵讓每戶人都必須交糧,少則一鬥,多則三鬥不止,但凡有不交者,格殺勿論!

    明山鎮人懼於突子,全都交了糧食,這才保住了命。但是奇怪的是,那些突子據守鎮子,以前的行市還照常進行,隻是進出看管較為嚴格,現在並不知道他們到底要做些甚麽……”

    按照以往的風格,張鵬等人現在絲毫不懼這些突厥兵,如果真打起來,他們相信自己還會像在大椒嶺那一戰,將他們打回自己的狗窩。

    但是方黎猶豫了,他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突厥兵到底分屬哪個部落,他們的目的是什麽?

    這時候,他想到了回易,之前司馬晃多次說過,大椒嶺那邊新建的馬廄雖然勢頭良好,但是馬匹數量還是稀缺,再看如今軍營這邊,士卒人數已有兩千之眾,年少的兒郎們多為主力,每天的校場之上,都能聽到強勁的呼喝聲,那才是自己所希翼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