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北上

字數:4419   加入書籤

A+A-




    這一日,原本寧靜的明山鎮,迎來了一隊人馬。

    這隊人馬足足有七百騎,皆整齊列隊,穿甲戴胄,或持槍、持槊,負弓挎箭,沿著南門官道入城。

    行列中,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輛高大戰車轆轆而過,車前布滿尖刺,椽架被一根拇指粗壯的麻繩係在馬頸,有秩序地開入城中。

    最前方一人,騎著高頭大馬,著明光鎧,係外黑內紅鬥篷,頭戴兜鍪,威風八麵者,自然便是新任的上鎮將軍方黎。

    位列其後的,接替方黎的戍主之位的是徐軒,接著還有副戍主司馬晃,張鵬為軍中統領職位,自是策馬其後。

    三人分率縱隊三列,緩緩朝著鎮府衙行進。

    方黎環視著明山鎮熟悉的一切,當初他還記得,他們四人便是喬裝打扮,在張烈眼皮子底下,飛天遁地而逃,現在他又來了,方黎很想說一句:“久違了,明山!”

    因為這一次,他不會再躲了,不僅僅是方黎,軍中兒郎,也急需要一場大勝,來振奮人心,所以不待徹底入冬,方黎想趕在過歲前,就將那些突子解決了。

    “三郎,還記得當初,吾等可是如過街老鼠般,這鎮上皆被那些突子嚴密把守,都等著拿我們的人頭去領賞呢。”司馬晃道。

    “還好,三郎早就識破了他們布下的局。

    嘖嘖……我愣是沒有想到,當時車上怎麽就有那些褥子,還有那孔明燈,嘿,也就隻有他這腦子,能想出來這鬼主意!”徐軒搖搖頭,苦笑一聲。

    “現在家中那二高兄弟,還在生三郎悶氣,嫌棄吾等這次打仗沒帶他們。”張鵬打趣。

    方黎也沒辦法,這次北上,不同以往作戰,麵對有強大後盾的突厥兵,他隻能采取閃電奔襲的作戰法!

    而高士遠和高安,兩人使用陌刀,常於引步兵作戰,就被方黎安頓在白城和軍營,讓二人老實看守大後方,為了表示歉意,他還留下了炙肉和白酒,這才說服了兩娘家弟兄。

    明山鎮早已恢複如初,來自西域的胡商,引著他們的駝隊,南來北往的波斯人,頭戴白帽的大食人等,皆駐立在官道兩側,其中不乏明山鎮本地的商賈,他們身子顫伏,望著方黎這一隊騎兵。

    對於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來說,遇到那些持槍抓矛的官兵,隻能放棄抵抗,隻有臣服,之前張烈攻占明山鎮,為了震懾所有人,更是將那些駐守的大隋郡兵,齊齊梟首示眾,將頭顱懸在城門外!

    方黎的軍紀極其嚴格,他早有規定,無辜擾民者——斬,有不報而私自行動者,斬!

    正是這些嚴格的軍紀,約束這些軍中新兵,所以使得人人威服,再者,這些兵皆是白城子弟,說起來,算是方黎的老鄉。

    今年方黎在城中推廣一法兩具,使得城中百姓倉廩富足,不僅可繳納朝廷的租庸,而且尚有餘糧過冬,這些都讓這些軍營的白城子弟更加感激方黎,事事聽從號召。

    五個月的時間。

    這期間,在馬販頭子陳平章的聯絡下,送來了一匹匹好馬,嶺下肥美的草場,將這些馬匹各個養的膘肥體壯,健碩如牛。

    張鵬訓練騎兵時,雖然主要以泥塑馬為主,但是在馬匹數量漸多後,他也會帶領士卒練習馬術,五個月的時間,讓這些白城子弟兵,逐漸成長為合格的戰士。

    起碼,在張鵬這個上過戰場的老兵看來,他已經可以拿的出手,對方黎有個交代了。

    鎮府衙。

    方黎的隊列從外圍繞了大半圈,到了這裏,眾人才紛紛勒馬停下。

    老遠,府衙門口就匆忙出來一行人,為首的正是留守明山鎮的校尉馮端。

    “方將軍。”

    馮端上前趕忙施了一禮,後方眾隨從紛紛行禮。

    馮端早就從梁師都的來信中,得知方黎已經被隋帝親自點名,升任上鎮將軍,總管北疆防守的軍務,更是有他的頂頭上司梁師都首肯。

    馮端自然不敢怠慢眼前這位,現在親眼看到門口這三列騎兵,持槍負槊,更是心中大震。

    他沒有想到,方黎會有這麽一支甲兵!

    “怪不得,此人會有如此自信,敢北上對戰突厥兵。”

    自從大業年的三場遼東之戰後,近百萬隋兵埋骨他鄉,北築長城、修觀風行殿,南造龍舟、修運河,幾乎年年都在征夫,年年各地都有義軍起義,朝廷猶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北端大戰甚少,隻是突厥南下犯境,已成慣例,邊境諸郡無力防守,楊廣這才下令郡縣、鎮村、裏閭皆一體,實行堡壘政策,外防敵人,內防流民。

    盡管如此,那層層堡壘,也抵不住突厥大軍鐵蹄,五原郡這才大半落入突厥人手中……

    “馮校尉,上次一別,如今再見你可削瘦不少啊。”方黎含笑道。

    馮端引路,帶領方黎眾人進入府衙,徑直來到大堂,並差人奉茶,端來火盆。

    “鎮中寒酸,方將軍莫要見怪。”

    “怎會,我也是來過明山鎮的,馮校尉可是忘了吧。”

    馮端一愣,這才想起,之前明山鎮被攻占,落入突厥人手中,正是方黎出手,這才重歸朔方,他隻好幹笑一聲。

    “方將軍,我看到剛剛隊中後麵那些戰車,若是我記得沒錯,應該叫武罡車吧?”馮端身為鷹揚府校尉,並非虛假。

    征遼戰役時,根據大隋行軍製度,各地進行大募兵。

    他當年就是跟從梁師都參軍行伍,前往報名,之後,僥幸從戰場活下來,親眼目睹了第三次征遼的全過程。算是見過世麵的,所以說馮端這個校尉,是名副其實。

    方黎頷首後,接過遞來的茶碗,馮端這才知道他說的沒錯。

    這武罡車,是入冬前,方黎提早就讓翁老那批鐵匠趕製的,如今鐵匠鋪人手充足,幾乎成了方黎的私人訂製,速度自然是比以前提高數倍。

    大椒嶺一役後,繳獲的戰馬兵甲盡數被熔,除了製造斧鉞、箭鏃等,還遺留下不少,這些方黎並沒有忘記,趕上這次的北上。

    他讓鐵匠鋪緊急趕製了這四十輛武罡車,這便是方黎的秘密武器之一。

    “方將軍果真有謀,屬下不才,卻也記得,這武罡車成型於漢大夫東方朔,早在衛青、霍去病征戰匈奴時,便使用此戰車,車高六尺,寬三尺,車前鐵板布滿尖刺,可用於掩護、擊殺敵軍……”馮端說起他記憶中的見聞。

    武罡車的高明之處,正在於可以如清掃路障般,將敵人盡數擠壓而出,這對於方黎這種重生者來說,自然不會忘了數百年前的漢匈之戰!

    徐軒適時道:“馮校尉,吾等這次來,還需要借助你的力量。”

    馮端知道,方黎還要借助他的一百鷹揚府兵,確切來說,是梁師都的府兵,這件事梁師都已經在信中挑明,他隻有遵守的資格。

    “這是自然,方將軍北征,屬下自是要盡心服從,明山鎮平日無事,留守百人足矣。”

    “噢,對了,這是屬下早已準備好的漠北地圖。”

    馮端一招手,立馬有兩名侍衛抬來卷耳案幾,擱置在前,緩緩鋪開一張牛皮草圖,圖中標注山川河流,涵蓋自涼州、夏州一帶,到漠北突厥婆陵水附近的詳細位置。

    “我聽說,這張圖可是馮校尉來此後,差遣不少本地人和行走南北的胡商,一齊繪畫所得,辛苦了。”

    方黎看後,難得讚賞一句,盡管這張圖扭扭歪歪,但是對他來說已是非常寶貴。(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