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除夕夜
字數:5975 加入書籤
官道上,熙熙攘攘,人頭攢動。
白城的男丁、女人們亦紛紛出行,戴上由楊柳木、香樟木所雕刻、敷彩而成的各色麵具,或是頭上長角,或嘴吐獠牙、暴珠豎眉,擁擠在一起,一隊隊、一排排。
攜幼稚子,黃發垂髫,敲著鑼鼓,一邊“跳大神”。
十字街口,一個戴老翁,一個戴老嫗麵具帶頭領舞,他們便是人們口中的:儺翁和儺母,圍在二人身後的,是兩條長隊,隊伍裏以少年居多,皆戴孩童麵具,這裏足足有千八百人,這些人便是護僮侲子。
而在這群護僮侲子裏,卻有數人混入其中,他們各自戴著驅儺麵具,隻露出一副雙目,除了他們自己的熟人間,可憑借衣著判斷外,誰也不認識誰。
那戴青麵麵具,塗抹青漆,露出雪白獠牙者,自然就是方黎了,而在他身後,同樣戴赤眉麵具者,便是徐軒,再其後,就是司馬晃,還有高士遠和高安兄弟二人。
一眾人後者拽著前者衣物,排在護僮隊伍中,方黎前後皆是十餘歲的幼童,他們活蹦亂跳,發出咯咯的笑聲,猶如小雞般,而前麵的儺翁、儺母二人,猶如老鷹,在街上亂舞……
這便是除夕夜前夕的跳大神,乃白城自先秦便流傳下的習俗,像白城這種邊郡之地,宵禁自然不如大興城和洛陽那般嚴格,根本無須向官府匯報。
方黎一眾,也是為了趕上這趟年味,自然,也就加入了白城百姓,自發組織的這場跳大神。
這種自娛自樂的喜慶舞蹈,還別說,倒是讓方黎感覺,有點後世巴西狂歡節的意味,要是再人人手裏拿個番茄、水槍之類,這過年的氛圍,估計又能再上一個層次。
“年”的說法,本就是一種怪獸,而“驅儺”也就是體現的一種儀式,在中國流傳數千年,直到很多鄉間村落,仍舊保留這種古老的傳統。
在大隋朝,隻有除夕前夜,百姓才會自發組織,成立驅儺大隊。
方黎此刻加入的這支簡潔環抱大隊中,大多都以熱鬧起哄為主,烘托年味,隻聽聞儺翁和儺母,口中念念有詞:
“……喚鍾夔,攔著門,去頭上,放氣熏懾肋折,抽卻筋,拔出舌,割卻唇,正南直須千裏外……”
這是方黎等人聽到的儺詞,意驅鬼之意,大致就是說喚來鍾馗,關門抓鬼,拔掉鬼的舌頭等等之類。
活動完筋骨,暮色伊始降臨。
方黎和徐軒眾人這才從人群中擠出,街頭諸如方才的驅儺大隊,數不勝多,方黎還看到,有的戴著鬼獸麵具,有的扮作神人,手持木弓開合,表演各種打鬼情節……
這種異樣的除夕,讓方黎這個重生者感觸良多。
薄霧愁雲,淹沒了月色,但是白城此刻,卻是火光衝天,明亮的燈火,映照著路上鋪滿的白雪,瑩瑩生光。
在平日裏,百姓也隻能依靠月光星光來趟夜路,不過在除夕至正月,家家戶戶庭院中,都會點燃大火堆,將他們一冬儲存的柴火貢獻出來。
方黎透過青麵麵具,掃視著家家戶戶院中的庭燎,火光在暮色中,透過院牆和大門,將青石磚鋪就的街道,照的亮堂。
“芸娘和晴兒姑娘還在軍營裏,帶著張鵬那些包牢丸吧,這除夕宴馬上就開咯,快些走吧三郎,我這肚子都開始咕咕叫了!”徐軒扭頭道,熱氣從麵具孔噴出。
官道上的積雪,早已被驅儺大隊清掃幹淨,將雪填充進兩邊的溝渠裏。
“瞧你這沒出息,一會給你撈兩碗牢丸,看你能吃多少。”方黎笑罵道。
他知道,徐軒口中的牢丸,就是後世的餃子,不過,在大隋,並不叫餃子,而是全稱“湯中牢丸”,而除夕夜吃餃子,更是先秦就傳下的習俗,並非後世獨有。
先秦時都是十月過歲,十一月則為來年正月,那時候各地風俗尚未傳播,盡皆閉塞。
歲首也僅記載於文獻之中,所以,《詩經?豳風》才有言:“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在西漢武帝時,確定諸夏曆的十二月為臘月,臘月三十則是除夕夜,方有“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禰。”,除夕的活動,在漢之後,才算是廣泛豐富起來。
高士遠和高安二人背著褡褳,這才一路奔來,“買著了,剛才趁著西巷的鬧市未散,這才好不容易買到手。”
兩人左右肩膀連背帶駝,手還提著大袋,司馬晃也跟來,哈著氣,幾人僅能透過麵具傳話,不過各自相處許久,早已熟悉,這才能分清各自。
“這些‘爆竹’可夠用了!”方黎愣愣歎口氣。
幾人褡褳發出咣當的響聲,裏麵裝的確是爆竹,隻不過並非所謂的紅炮仗,而是一節節竹管,在這會,百姓家也會在院落的庭燎裏——放爆竹!
不過此爆竹,非彼爆竹,因竹節之間有空氣,遇火燃燒後發出亦能發出霹靂啪啦聲響,這才美名其曰爆竹,提前知道的方黎,也是不覺有些蛋疼。
“馬倌,我之前托你辦的那件事,準備的如何了?”
“放心吧,三郎,兄弟們早已備好,吾等做事,你放不放心麽?”
徐軒點頭若雞道:“放心,保準讓你抱得美人歸!”
“說甚呢,敢情三郎跟你一樣是個鰥夫(光棍)不成?”司馬晃無情打擊。
“嘿還說我呢馬倌,你不也是,怕是到現在連女人的手都沒摸過吧?”徐軒回擊。
“放你娘的狗臭屁!老子做響馬時候,天天在女人肚皮上快活,以為跟你樣是個雛兒……”
方黎搖頭,看著這兩活寶又開始菜雞互啄,不由加快了腳步。
軍營,房內。
敞口爐壁內燒的通紅,阿布不停鏟著炭火,使得整座磚房都異常暖和,矮腳案幾旁,笑語連連,芸娘與梁晴二人包著一個個牢丸,將其擱置在竹篾上,待火盆中的沸水正盛,才開始下鍋蒸煮。
梁洛仁一身氈衣大氅,席地而坐,與張鵬吃酒食肉,不時瞥一眼小妹,投去怪異的目光。
“是該回來了吧?”
正說著,門口簌簌進來一波人,徐軒等人將所帶的爆竹、白酒等放在屋角,抖落身上的雪花。
“哎,三郎沒跟汝等一起回來?”芸娘奇怪道。
“額……他啊。”司馬晃正要說話,被徐軒打斷。
“三郎在城牆上等你,說是有事要與你商量,讓你速去一趟。”徐軒神秘兮兮。
芸娘一愣,梁晴雖不解,卻也奇怪道:“天寒地凍,跑到甕城牆上做甚?”
“三郎說,阿姊去一趟便知。”徐軒幾人笑嘻嘻,卻也不作多言。
……
白城城南這座甕城,是西漢時期留下,在大隋建國後重新修葺,也合乎這座古來軍事重鎮的身份。
而此時,城牆上放眼望去,盡是皚皚白雪,方黎登高望遠,往南可將軍營校場的全景,盡收眼底,往北,則可依稀看見遠方燈火,官道外,還有白河岸邊的人家。
“三郎。”
芸娘熟悉的聲音從蹬道傳來,她穿著那件新翻領大衣,戴著胡帽,踩著白雪,咯吱咯吱作響。
“芸娘,來!”方黎含笑,伸出手拉了一把。
二人站在城牆上,看著除夕夜下,甕城南北的景色,大雪紛飛,芸娘難得靠在方黎懷中,她並不覺得冷,反而很溫暖。
“叫我上來就是為了看雪呀?”
“嗯,除夕雪景,還有這城中的萬家燈火。站在此處,登高望遠,你看那人聲鼎沸的大街,不是甚有一番趣味麽?”
咚。
亥時人定,一聲悠遠綿長的鍾聲,自遠處府衙方向傳來,一鍾接著一鍾,餘音嫋嫋,這是除夕夜的鍾聲,預示著新年的到來,官府親自敲鍾,將除夕盛夜的狂歡推至高潮。
兀地,隨著方黎一手所指,芸娘突然看到,原本空無一人的校場上,卻不知從哪裏冒出來一群人,那些士卒歡欣鼓舞,他們點燃火把,高舉著,化作一條條火龍,他們繞著彎。
從城牆往下觀望,這些火龍最終定格,形成了兩個人的名字——方黎、高芸,中間還有一個“心的符號”!
雖然在芸娘眼中,這個奇特符號有些怪異,但是她卻讀懂了,這是方黎的心,還有她的。
“諸位兄弟,請……助我一臂之力!”方黎的聲音在寒夜中傳來。
“喝!”
底下近千人,頓時發出山呼海嘯的回音。
這些士卒早早“埋伏”在四周,原本就在方黎計劃之內。
就是為了給芸娘一個驚喜,這個為自己付出太多的女人,他一直記在心裏!
隊形再次變換,原本黑暗的角落,一隊隊篝火燃起,眾人將原本準備好的孔明燈點燃,這些燈罩用紅紙包裹,寓意著喜慶。
漫天的紅光瀲灩,孔明燈越飛越高,逐漸與城牆齊平,從方黎和芸娘二人麵前飛過,整個軍營火光衝天。
磚房之外,徐軒和司馬晃等人紛紛起哄呼喊,梁晴看到這一幕盛景,心底卻有說不出的滋味。
梁洛仁輕咳一聲,看著夜空中高飛的孔明燈,“小妹啊,自己喜歡的,就要去爭,這樣才不會錯過,阿兄這一生就是不與人爭,這才錯過了許多機會,隻是希望你要把握。”
梁晴眸中神采奕奕,隻是那道難以覺察的神色,卻沒有逃過梁洛仁的眼睛。
城牆上。
方黎自懷中摸索出一個小物件,細看去,才看清那是一枚金戒指,這是那日,他去鐵匠鋪時,讓翁老計劃打的,為此方黎特地讓其熔了一塊金錠。
以前他一無所有,現在,方黎覺得自己起碼這個能力,給予芸娘幸福。
芸娘掩麵喜極而泣,方黎則是為她戴上這枚戒指,將芸娘擁入懷中,擁吻而去……
這是方黎彌補的“訂婚戒指”,現在他覺得,剛剛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