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被曆史淹沒的人才
字數:9138 加入書籤
待俞大猷離開之後,李諾才終於有時間舒緩一下興奮的心情,同時又略微有些擔心的查看起了俞大猷的屬性,以免被人才卡影響,不能還原曆史上真實的俞大猷。
………………………………………………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誌輔,又字遜堯,號虛江,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將,軍事家、武術家、詩人、民族英雄。
俞大猷一生幾乎都在與倭寇作戰,戰功顯赫,他所率領的“俞家軍”甚至能將敵人嚇退,與戚繼光並稱為“俞龍戚虎”,掃平了為患多年以及趁機作亂的偽倭寇。俞大猷雖然戰功累累,卻經常被dan he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領軍功,但俞大猷卻從來不會計較,仍舊全力打擊倭寇。
俞大猷用兵,先謀略而後征戰,眼光遠大,不貪近功。忠誠為國的精神老而彌篤,所到之處屢有大功。俞大猷創立兵車營,設計創造了用兵車對付騎兵的戰術。官授平蠻將軍,死後被追諡為武襄。著有《兵法發微》、《劍經》、《洗海近事》、《續武經總要》等軍事、武術作品,後人將俞大猷生平所作詩詞等編匯成《正氣堂集》。
………………………………………………
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曆史上有俞大猷這個人,但是如果提起戚繼光,那肯定大家都如雷貫耳,翹起大拇指說道:“戚繼光,抗倭名將,民族英雄!”但殊不知,在同一時期,還有一個抗倭英雄,那就是俞大猷。
明代中期功績卓著的抗倭將領,以戚繼光、俞大猷為最,不過單就戚餘比較,則戚繼光顯然名聲更大,亦更為當時後世看重。尤其到了當世,戚繼光已成民族英雄,曆史書籍但凡論抗倭必大書特書戚繼光。俞大猷則淪為裝點性質的陪襯角色,成了奪目紅花一旁的綠葉,並未給俞大猷一個公正的定位。
實際上,俞大猷與戚繼光齊名,並譽“俞龍戚虎”,“俞家軍”聲望也不在“戚家軍”之下。按常理說,俞大猷的曆史地位不應低於戚繼光,二人至少應該得到相等的待遇。而且嚴格來說,俞大猷的抗倭功績應高於戚繼光。
俞大猷和戚繼光兩人,在出身、經曆、業績、著述上均大體相同。二人都出身武職世蔭家庭,俞世職百戶,戚世職千戶,戚起點稍高於俞;都畢生軍旅生涯,轉戰南北,主要功績都是抗擊倭寇對東南沿海的侵擾,為東南海疆的安定作出重大貢獻,兩人都立功塞上,為大明朝鑄就鋼鐵長城立下不朽的功勳;都治軍嚴明,卓越善戰,俞家軍、戚家軍齊名;都是兵器發明家;最後均位居左都督,戚進階少保,秩位較俞稍尊;都好讀書,學識淵博,著述甚豐,不僅是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還精通詩文,乃文武雙全的儒將。此外,二人都是武術家,同為南派武學一代宗師。
從戰績上來說,兩人在東南抗倭、塞上禦虜都頗有建樹。
在與倭寇的戰鬥中,論經曆的戰鬥次數,殲敵數量的多少,這樣的硬指標,俞大猷還是超過戚繼光很多,抗倭功績無人能及。
在北方禦敵上,戚繼光在鎮十六年,加固邊牆,築建墩台,修險隘,練兵馬,整器械,開屯田,積錢穀,製訂車步騎配合作戰戰術,屢敗入侵之敵,所以邊備修飭,薊門宴然。繼之者,踵其成法,數十年得無事。
俞大猷一生的戎馬生涯,比戚繼光更有傳奇性。他曾在廣西反擊an nan黎氏的入侵,“追戰數日,生擒子儀弟子流,斬首千二百級”;隻身平定過海南島的叛亂,“大猷乃單騎入峒,與黎定要約,海南遂安”;他又擊退過山西邊境的遊牧強敵,平伏過廣西山賊,使“百年積寇盡除也”。故致仕時,朝廷評價“才猷兼茂,忠赤獨懷,曆仕三朝,身經百戰,經營四十七年,斬馘二萬五千餘級,功在邊陲,裒然為諸將之首。”
俞大猷長於水戰,常在水上殲滅敵人,戚繼光精於陸戰,慣在陸路追剿對手;俞“老成持重,功收萬全”,戚則“飆發電舉,屢摧大寇”;俞一生百餘戰隻有普陀山因天時,金山衛因人少受挫,卻屢受掣肘,有功少賞不賞甚至受貶問罪,戚繼光則經乎百戰,除岑港進攻經年不下受罰以外,幾乎未聞敗績,故仕途順利,扶搖直上。從當時看,戚百戰百勝,屢摧大寇,是為功高,從後世看,俞首倡水戰,提出一整套海防戰略,發明樓船,被譽為“華夏海軍創始人”,影響則更為深遠。
《明史》對俞、戚的治軍做了比較,評論道:“繼光為將號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大猷老將務持重。”俞大猷的上司譚綸在平海衛後給俞大猷的信中則說:“節製精明,公不如綸;信賞必罰,公不如戚;精悍馳騁,公不如劉。”《明史》本傳和譚綸的這二段評論是很中肯的,活脫地勾畫出這二位抗倭名將的真實形象。
而後人對俞大猷的誤解一定程度來源於對譚綸此話斷章取義的理解,實際上譚綸的話還有重要的後半句:“然此皆小知,而公則堪大受。蓋誠似霍子孟,任如諸葛亮,大似郭子儀,忠似文文山,毅似於肅湣。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裏之命。”將俞大猷與霍光、文天祥、於謙等相提並論。
而除了這個誤解,當然也有其他原因連在一起造成的。明代重文輕武,軍事上的勝利一般首先是當地撫督的功勞,其次才輪得到帶兵的武將,得勝之後,上奏章是文官的事,可以按自己的意思吹噓,而武將的戰功因被冒領而一筆帶過是常見的事,反過來,如果戰事失利,文官則可以用很具體的理由把責任推到武將身上。武將要保住自己的部分功勞也容易,隻要投靠某個大員,成為其黨獠或至少與其同利即可,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
可惜俞大猷為人正直,“以古賢豪自期”,既不迎合權貴,也不討好上司,且堅持原則,不如戚繼光圓滑變通,遭到嫉恨和排擠在所難免,功勞被抹殺還是小事,有權勢者因其不肯逢迎,不願投入自己的懷抱,更欲除之而後快。為此俞大猷曾經多次被問罪,隻不過戰事緊急,實在需要如他這樣的將才,才免於牢獄之苦,甚至殺頭的橫禍,一次次重新出山為那些戰敗將領收拾殘局,“戴罪立功”。
就是因為這些不公平的因素綜合起來,造就了一代名將淹沒在曆史之中,不被世人所知,可謂可敬可悲可歎!
…………………………………………………………
【姓名】:俞大猷,【表字】:誌輔,【籍貫】:明代晉江
【等級】:ss級,【職業】:武將/大師級武師/大師級發明家,【住址】:白虎郡虎口縣諾國諾城
【基本屬性】:
統率:99,武力:98 2,智力:93,政治:72
【個人稱號】:
俞龍戚虎:俞大猷、戚繼光專有稱號,所屬部隊戰鬥力提升10%,與倭寇戰鬥時所屬部隊戰鬥力提升50%。
【個人裝備】:
少林棍。
【天賦特性】:
水神:群體被動技能,擔任水兵部隊首領時,可提升部隊全屬性30%。
步兵精通:群體被動技能,擔任步兵部隊首領時,可提升部隊全屬性20%。
騎兵精通:群體被動技能,擔任騎兵部隊首領時,可提升部隊全屬性20%。
戰車精通:群體被動技能,擔任戰車部隊首領時,可提升部隊全屬性20%。
武術精通:精通各派功夫,可傳授荊楚長劍、太祖長拳、少林南拳、楊家槍、俞家棍,戰鬥時提高個人攻擊力10%。
絕世猛將:武力驚人,勇冠三軍。戰鬥時可全麵提升個人戰鬥力20%,擔任部隊首領時可全麵提升部隊士氣20%,降低敵方部隊士氣10%。
兵器精通:精通各種戰爭器械,擅長兵器發明。
練兵:練兵達人,訓練士兵時,部隊經驗獲取速度提升50%。
忠誠:忠誠許國,老而彌篤。無論什麽情況,都不會背叛,光明磊落,任勞任怨。
俞家軍:可征召90級特殊兵種俞家軍,俞大猷專屬部隊。
兵車營:可征召90級特殊兵種兵車營。
…………………………………………………………
俞大猷的屬性簡直華麗的要命,如果不是諾國已經有了李存孝這個在武力上更加逆天的數據,俞大猷簡直就是諾國第一武將了。
雖然在武力上不如李存孝,但是若論綜合屬性,李存孝屬於將才,而俞大猷則屬於帥才。四維屬性,有三個達到90以上,統率和武力更是近百,乃是名副其實的文武全才,尤其是武力在定居諾國之後,由於五禽戲的加成,達到了ss級。
這裏李諾忽然想起來了,俞大猷加入諾國給諾國帶來的聲望和綜合國力指數加成,竟然和蹇叔、百裏奚這兩個s級的人物是一致的。看來係統是按照原始屬性加成的,並沒有按照加成後的屬性算,虧了虧了。
如果說在四維屬性上除了武力不那麽華麗之外,當然是說的與李存孝相比,現目前的俞大猷,能夠超過他的武將已經不多了。在天賦屬性上更是華麗的一塌糊塗,算上個人稱號的話,俞大猷竟然是有十二個天賦特性,要知道李存孝這sss級的金字塔存在,都比他少了五個!
“俞龍戚虎”,說的就是明朝抗倭英雄俞大猷和戚繼光,龍在前,虎在後,在華夏曆史上,從南北朝時期,虎的地位就逐漸下降,龍成為皇帝的象征,虎代表的是軍隊;再加上左青龍右白虎,古代更是以左為尊,這也在某個方麵說明了當時俞大猷是強於戚繼光的。
不過,諾國怕是難以對上倭寇這種華夏兒女共憤的敵人了。
在三個或者四個兵種的技能上來說,俞大猷可謂是全才了,隻是因為他在水戰能力上的突出,才掩蓋了他在步戰和騎戰上的能力,俞大猷乃是實實在在的全才。
俞大猷五歲讀書,十五歲中文秀才,29歲因父親死,家境困難,投筆從戎,繼承祖職百戶。他用心學習騎射之術,從李良欽學荊楚長劍,趙本學又把家傳太祖拳授予他。嘉靖十三年{1534年}十月,參加武科的鄉試以箭射及《安國全軍之道》得第五名,中進士。他的劍術、射術、拳術可謂天下無敵。他敢於單騎簡從深入敵境,靠的就是他過人的武藝。
俞大猷在中國武術發展史中,豐富了遺留在福建的少林拳,現稱南拳,突顯與少林拳之差異。他傳下荊楚長劍、楊家槍混合而成之俞家棍法。
尤其富有傳奇色彩的是棍法回傳嵩山少林之事。嘉靖四十年,他造訪少林寺,發現少林棍術“已失古人真訣”,“擇其僧之年少有勇者二人,一名宗擎,一名普從”,隨俞大猷南征學習棍術。二僧隨大猷南行,“出入營陣之間”三年藝成,二僧請歸,“以所授之教轉授寺眾,以永其傳”。少林武術成為中華武術的代表,俞大猷功不可沒。至今嵩山少林仍有太祖拳、俞家棍。1994年鄭州嵩山少林武術代表團專程訪問俞大猷故鄉泉州河市,並於俞大猷公園內立碑。
所以說,俞大猷除了精通沙場征戰,還是一個大師級武師。俞大猷著有《劍經》一書,雖然名為“劍經”,但實際上是講棍法及長兵器的用法。內容包括“劍{棍}”、“射”、“陣”三法,俞大猷認為“棍為藝中魁首”。
戚繼光稱讚《劍經》:“千古奇秘盡在於此,近用此法教長槍收明效,極妙!極妙!”戚繼光率領的戚家軍,所使用的技藝就是俞大猷的《劍經》。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收錄了《劍經》的全文。
精通各派武術的俞大猷,絕對算得上是一個絕世猛將,而從屬性上來看,絕世猛將要比李存孝的絕世神將低一個等級,下麵還有個超級猛將,屬性加成要再降低一個等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俞大猷在加入諾國之後的屬性加成,被催化成了ss級武將,所以才讓他擁有了比絕世神將低一個等級的天賦特性,按理說他應該是超級猛將才符合邏輯。不過,雖然想不通,俞大猷能有更強大的能力,李諾隻能更開心。
至於說俞大猷的另一職業大師級發明家,發明家是一個新的職業,是綜合了鐵匠、木匠等多個職業技能的綜合職業。俞大猷在大同時,審度地勢,匠心獨創,獻兵車法,製造獨輪戰車以拒敵騎。嚐以戰以車百輛、步騎三千,大挫俺答二十萬眾於安銀堡,獲“土木之變”百年以來最大戰績。許除罪錄用,詔還世蔭。巡撫李文進上其製於朝,遂置兵車營。京營有兵車自此始。俞因發明獨輪車、雙輪車被譽為“世界原始坦克發明者”。
至於練兵的天賦特性,可以讓部隊獲取經驗提升50%,這就意味著可以更快的提升到更高等級的軍團等級。
俞大猷首倡“練膽”,他認為:“練兵必先練膽”,“練膽必先教技”。“教兵之法,練膽為先;練膽之法,習藝為先。藝精則膽壯,膽壯則兵強。”鍛煉勇氣、意誌與學習各種拳法、棍棒、刀、槍等“功夫”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戚繼光也提出:“練膽氣乃練之本也。”他說:“氣發於外,根之於心。練心則氣自壯。善將者,宜如何而練心氣哉?是不外身率之道而已矣。倡忠義之理,每身先之,以誠感誠。”二者略有不同,一個是從練技藝入手,另一個則從練心入手,解決膽氣的問題。
至於忠誠的特性,因為人才卡的緣故,倒是顯得有些多餘了。
俞大猷負有奇節,以古代賢人豪士為自己的楷模。也許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這位大將身上有些君子的自傲,再加他性情耿直,從不肯委曲求全。也許是性格使然,要知道俞大猷的政治屬性有72點,已經是e級別,官場沉浮幾十年,門道有豈會不清楚,隻能說是不願為之。
俞大猷雖然戰功累累,卻經常被dan he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領軍功,“四為參將,六為總兵,兩為都督”的背後,是“七次屈辱,四次貶官,一次入獄”。
除了這些天賦特性之外,李諾最為看重的就是最後兩條天賦特性,俞大猷竟然可以招募特殊兵種,而且是兩支!在《帝國》之中,特殊兵種代表的就是高端戰力,妥妥的75級以上的部隊。
俞家軍:可征召90級唯一性特殊兵種俞家軍,俞大猷專屬部隊。
【軍團屬性】:速度提升30%,攻擊提升30%,有效射程提升30%,防禦提升30%。上限3000人。
【軍團技能】:
操舵:水上速度提升50%,防禦提升10%,持續時間20分鍾,冷卻時間3小時。
強襲:水上攻擊力提升50%,速度提升10%,持續時間20分鍾,冷卻時間3小時。
俞家軍大都從漁民中選取,熟悉水性和流向,善於駕船,並經過嚴格訓練,多次與倭寇海盜交戰,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堪稱明朝最精銳的水軍。傳說,俞大猷所率領的“俞家軍”甚至能將敵人嚇退。
兵車營:可征召90級特殊兵種兵車營。
【軍團屬性】:速度提升20%,攻擊提升50%,有效射程提升20%,防禦提升30%。上限3000人。
【軍團技能】:
鐵壁:防禦提升50%,體力恢複速度提升30%,持續時間20分鍾,冷卻時間3小時。
急襲:攻擊力提升50%,速度提升20%,有效射程提升20%,持續時間20分鍾,冷卻時間3小時。
俞大猷在大同時,審度地勢,匠心獨創,獻兵車法,製造獨輪戰車以拒敵騎。嚐以戰以車百輛、步騎三千,大挫俺答二十萬眾於安銀堡,獲“土木之變”百年以來最大戰績。
戚繼光調守薊鎮擔任北京防衛軍統兵,他認真研究了俞大酞建立的車營,認為車營有五大好處:“凡攻戰用之環衛,一則可以束部伍,一則可以代甲胄,虜馬擁眾,無計可逼,此車之堪用一也。行則為陣,止則為營,以車為正,以馬為奇,進可以戰,退可以守,此車之堪用二也”等等。
戚繼光發明了“偏箱車”,設立混成旅,有騎兵、步兵、重戰車、輕戰車。俞大猷發明的獨輪車、雙輪車以攻為主,利於戰;戚繼光發明的“偏廂車”以防禦為主,利於守。而戚繼光精心研究而形成的戰術,由於不久以後與蒙古人和解,沒有經過實戰的考驗。
也許是因為有多人都設過兵車營的經曆,所以兵車營沒有唯一性的標誌,也沒有注明是俞大猷的專屬部隊。這樣看來,至少戚繼光也是有這個屬性的。
雖然這兩個特殊兵種都是90級的部隊,各項屬性加成也都不如飛虎軍,但是至少比各大帝國最高等級的75級普通部隊,超出了15級,也是部隊中的頂尖存在。
更何況,等級不如飛虎軍,也就預示著招募士兵的難度肯定也比不上飛虎軍。要知道飛虎軍“萬裏挑一”的世界級難題,早就讓李諾頭疼不已了,相信俞家軍和兵車營現階段肯定會在數量上超過飛虎軍。
更何況,俞家軍是水軍,兵車營是步、騎、戰車混合部隊,都可以完善諾國的軍隊建設,讓諾國的武力更上一層樓!看來如果隻讓俞大猷負責水軍建設,怕是有點屈才了。
對於獲得這個以古代賢人豪士為自己的楷模的俞大猷,已經沒有辦法掩蓋李諾對他的喜愛了。畢竟誰也沒辦法疏遠一個永不背叛自己的屬臣,李存孝都還有過反叛曆史呢!
當然,並不是說李諾就因此嫌棄李存孝,畢竟李存孝反叛也是事出有因,隻是兩相對比之下,誰不希望自己的屬臣,無論發生什麽事情都不背叛呢!
不過俞大猷的屬性也讓李諾一掃之前的擔心,俞大猷並沒有因為人才卡的原因,而被改動的麵目全非,隻是在對李諾的忠誠上有所體現,這樣就可以放心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