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江湖術士

字數:5289   加入書籤

A+A-


    李自成用李岩之策而收拾民心,得以建號大順,挺進京師;李自成進京後,軍紀大壞,不用李岩建言以安撫前明官紳,招致根基難固。

    在清兵與吳三桂夾擊下,李自成退出京師,李自成聽信了牛金星之讒,殺害了李岩,部眾離心,失去河南根據地,李自成複為流寇,最後搶糧時竟被鄉民程九伯所斃。嗚呼哀哉!

    患有人才收藏癖的李諾,在得知麵前之人就是助李自成建立大順zheng quan的李岩之時,自然是大喜過望。連忙起身說道:“之前不知是先生駕到,多有失禮之處,還請先生不要見怪。”

    雖然李岩是一副公子哥的形象,但是悄然之間,李諾已經將對他的稱呼改為先生了。

    誰知對於李諾的客氣,李岩卻不領情,而是冷哼一聲說道:“國君有什麽話就直說吧,要殺要剮,李某絕不皺一下眉頭。”

    李諾莫名其妙,怎麽這麽衝,難不成這個李岩對巧國這麽忠誠?這些文人怎麽都是這種臭脾氣?李諾微笑著說道:“先生果真不怕死?”

    李岩卻懟了一句名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李諾苦笑,這樣的脾氣,也難怪招徠同僚嫉恨,最後被李自成所殺。嗯?等等?李自成,李諾終於知道問題的症結在哪裏了,陳圓圓的天賦特性!

    紅顏禍水:陳圓圓被認為是大順王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大順君臣好感度下降50%。

    對於陳圓圓的這個天賦特性,李諾從來沒想過會對自己真的帶來什麽壞的影響,畢竟李自成還不知道在什麽時候才會登場,但是現在麵對之前曾經做過李自成謀士的李岩,這個天賦特性發揮作用了,難怪剛開始李岩對自己就表現得這麽不友好!

    這下就有點棘手了,李諾不可能為了李岩而放棄陳圓圓的,那樣做的也就不是李諾了。先不說陳圓圓這個絕世mei nu給諾國的幫助,單單是這段時間的相處,不說感情,一夜夫妻還百日恩呢,何況這麽多日日夜夜了!

    不過,李諾也肯定不願意放棄李岩這個高級人才!該怎麽說服他呢?

    李諾笑著說道:“我對先生沒有惡意,相反得遇先生欣喜異常,可能先生對我有些誤解。”

    李岩慨然說道:“國君如果是想勸降在下,大可不必再費此心思了。”

    遇到個這樣的主,李諾也毫無辦法,隻好苦笑著說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勉強先生了。但是先生應該也清楚,我是不可能放先生走的。”

    然後李諾又大聲說道:“來人!”

    門外侍衛進來之後,李諾說道:“帶先生下去好生安置,除了禁止先生外出,其他一切需求都盡量滿足。”

    侍衛行禮說道:“遵命!”

    李岩被侍衛帶下去了,李諾也被李岩嗆了一肚子火。不過他也知道沒辦法,華夏曆史上的文ren da都有個臭脾氣,也根本不怕死,來硬的隻會適得其反。

    李諾隻希望,把這個李岩關一段時間之後,他能改變主意,反正不管說什麽,李諾都不可能放李岩走的。

    要知道李岩和之前的伍雲召還不一樣,雖然同樣被俘,但是伍雲召效忠的國君還在。而李岩效忠的巧國,已經煙消雲滅了,就連他們國君張巧玲都刪號重來了。

    ………………………………………………

    經過一夜的修整,烏溪縣算是暫時納入到了諾國的體係之中,不過要想真正融入,肯定還需要一段時間,這也需要後續委派到烏溪縣的各級官員努力。

    不過這些就不是俞大猷關心的事情了,他帶著孟明視和西乞術的一萬大軍向著平武縣去了,暫時留守烏溪縣的是諾國水軍。

    平武縣之前隻有兩千守軍,不過成為係統勢力之後,他們的兵力並不會增加,而且麵對玩家的進攻,抵抗意誌並不強烈,戰鬥力要低於他們原本的水平。

    而俞大猷帶著這麽多人前往平武,似乎有浪費的嫌疑。不過這其實是出於李諾的授意,諾國經曆的戰鬥不少了,但是在李諾看來還遠遠不夠。

    為了讓諾軍更快的成長起來,李諾不怕浪費,隻希望諾軍能夠更快的成長起來,成為一支百戰精兵,好與李諾的設想匹配。

    平武算是銅山郡西邊的屏障,將白虎郡的東虎縣和烏溪縣向東方的延伸死死擋住,控製了平武縣,對於諾國來說,以後對銅山郡就是進可攻退可守,掌握了主動權,所以俞大猷才會第一時間就趕過來,不希望被別的玩家搶先。

    畢竟相比於占領其他玩家國度,占領成為係統勢力的平武縣難度就小太多了。

    兵力的不足,讓平武縣的各個附屬鄉鎮並無守軍,這當然也是絕大多數鄉鎮的情況。

    就連諾國,在附屬鄉鎮也未部署軍隊守衛,現在就是靠的周文的天賦特性,在每個附屬鄉鎮安排了兩百個常規民兵負責日常安全。

    前往平武縣城路上的附屬鄉鎮,麵對大軍壓境,毫無意外的都選擇了歸附,本來以為會一切順利的時候,諾軍竟然在縣城之外吃了閉門羹。

    平武守軍竟然不願意投降,而是將諾軍拒之門外。不投降就不投降吧,大不了就站一場,俞大猷可沒將這兩千人放在眼中。

    不過就在俞大猷命令大軍做好準備發動進攻的時候,平武的大門忽然打開了,一個束發冠笄、身穿道袍的江湖術士走了出來。

    江湖術士個子有些偏矮,不過卻淡定的環視了一眼前方,然後大聲說道:“請諾軍主帥上前搭話。”

    俞大猷一時驚奇,拒絕了親兵的陪同,縱馬出陣,來到陣前說道:“這位先生有何見教?”

    江湖術士拱手說道:“這位將軍有禮了,貧道也知道,以平武的實力,肯定是阻止不了諾國攻城的,但是如果我們誓死抵抗,相信也能對諾國造成一定的麻煩。”

    看到俞大猷毫無反應,江湖術士說道:“諾軍此來,肯定是希望將平武納入到諾國麾下,不論是平武守軍還是諾軍的損失,肯定都不是諾國公希望看到的,是吧,將軍?”

    俞大猷冷峻的麵孔上露出了一絲微笑,說道:“既然如此,道長何不趁早投誠,也好避免兩軍損傷。而且我觀先道長儀表堂堂,事後我可向我家國君推舉先生。我家國君速來愛才,也不辱沒了先道長的才華。”

    江湖術士笑道:“這位將軍倒是好口才,敢問尊姓大名?”

    俞大猷說道:“在下俞大猷。”

    江湖術士麵色一變,驚問道:“可是抗倭名將俞武襄?”俞大猷死後,曾被追贈左都督,諡武襄。

    俞大猷說道:“名將談不上,不過我確實與倭寇交手多年。”

    江湖術士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末學後進宋獻策,拜見俞將軍。”

    俞大猷也稍顯意外的看了一眼宋獻策,問道:“可是李自成麾下開過大軍師宋獻策?”

    宋獻策慚愧的說道:“在下汗顏,大明朝末年,災荒連年,民不聊生,大明朝積重難返,所以在下尾隨闖王自成,最終結束了大明朝兩百多年的統治,實在無顏麵對俞公。”

    也難怪宋獻策會有這樣的想法,俞大猷一生都在為明朝而戰,東奔西討,力保大明朝江山穩固。而宋獻策卻是一手推翻明朝統治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最重要的的謀士,所以乍聞麵前就是俞大猷,難免有一種對不起他的感覺。

    俞大猷倒是沒覺得有什麽,而是說道:“王朝更替,自古如此,倒是與先生無關,就算沒有閣下,大明朝也算走到了盡頭,所以無需自責。”

    宋獻策也隻是剛開始突然出現了這種感覺,他當然也知道,在當時的情況下,他也隻不過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於是收拾心神,點了點頭。

    俞大猷又接著說道:“現在我在諾國效力,這平武縣城肯定不會棄之不理,不知宋先生到底有何見教?”

    宋獻策平靜的說道:“正如之前所言,貧道也知難以阻擋大軍鋒芒。不過依舊作出螳臂當車的舉動,隻是因為在下有一至交好友,昨日被諾國所俘,在下希望和將軍談一筆交易。”

    “哦?”俞大猷驚奇的問道:“不知宋先生所說的交易是什麽?”

    宋獻策說道:“我希望以這座城換我好友的性命。”

    俞大猷略有感慨的說道:“能有你這樣的至交為他奔走,你的朋友也該知足了,不知你的朋友是哪位?”

    宋獻策笑著說道:“將軍既然知道我,應該也知道他的名字,那就是闖王麾下的另一謀士李岩,昨日他在東虎縣兵敗被俘,也不知道現在怎麽樣了?”

    俞大猷勸慰說道:“李岩的大名我還是知道的,不過宋先生不必擔心,我家國君愛才如命,定不會傷他的性命。”

    宋獻策長歎一聲說道:“將軍有所不知,我那好友是一副強脾氣,我就怕他不接受諾國公的勸服也就罷了,就怕他反而激怒了諾國公。”

    俞大猷知道李諾對人才的想法,雖然知道李諾肯定不會拿李岩怎麽樣,但是也沒有再細說,對於宋獻策他也希望能加入到諾國,所以他問道:“那不知這與宋先生之前所說的交易?”

    宋獻策輕歎一聲說道:“如果我那好友答應加入諾國,我自會獻出平武縣城,並毛遂自薦,願做諾國一小吏;若我那好友不答應投降,我願說服他和我一起加入諾國,平武自然也是諾國的。但是,如果我拿好友不幸喪命,那隻有對不起將軍了,雖然是螳臂當車,但這一城百姓也就算是為我拿好友殉葬了吧。”18(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