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五散人(中)

字數:4453   加入書籤

A+A-


    安排了韋一笑,李諾又對布袋和尚說不得說道:“說不得大師除了在貓頭鷹掛職之外,咱們諾國的寺廟,也交由大師負責,寺廟的名字就叫做布袋廟吧。”

    說不得不勝惶恐,沒想到國君竟然將自己的名號為寺廟命名,這個國君真是不簡單。不過江湖兒女倒也沒有矯情,而是感激的說道:“多謝國君。”

    說不得人稱“布袋和尚”,與冷謙、張中、彭瑩玉及周顛並稱明教五散人。輕功很不錯,性格愛說笑,與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青翼蝠王韋一笑是好朋友。

    說不得擁有一件利器,名為乾坤一氣袋,布袋質料奇妙,非絲非革,乃天地間的一件異物,尋常刀劍難傷。

    擅長用布袋出其不意地裝敵人進去,曾以此技擒住不少高手,包括張無忌,但任何利器均刺不穿的“乾坤一氣袋”被張無忌以九陽神功衝破了。

    ………………………………………………

    然後,李諾又對張中說道:“張大師,和說不得大師一樣,你除了在貓頭鷹掛職之外,咱們諾國的道觀,也交由大師負責,道觀的名字就叫做鐵冠宮。除此之外,大師還需在樞密院掛職參軍一職。”

    有說不得的例子在前,張中倒也沒有說什麽,而是拱手說道:“多謝國君。”

    以張中的屬性來說,做一個道士道士委屈了,畢竟他武力和智力都達到了84點,而且他還曾輔佐過朱元璋,為朱元璋出謀劃策,不過並未從政。

    張中,撫州路臨川縣人,字景華,又字景和,號真常。以春秋應舉不第,遂放情山水,佯狂玩世。常遇異人,學得太乙神數,能觀雲望氣,預言禍福,十分靈驗。因平素好戴鐵冠,人稱“鐵冠子”或“鐵冠道人”,鐵冠派奉張中為創派開山初祖。

    與張三豐、冷啟敬、於梓人、趙原陽、張景忠、陳立興為方外友,著有《透天玄機》、《玉景秘旨》、《皇極體要論》,《元元真書》。

    張中曾輔朱元璋大破陳友諒於鄱陽湖、取豫章,鄱陽湖大戰,陳友諒中箭身亡,兩軍皆不知情。張中望雲氣察知此事,即奏上太祖曰:“陳友諒既中箭作故,而帝能書一封祭文,寄於陳友諒軍營,朗誦其死因,使敵軍士氣動搖,我軍則可一舉獲勝。”朱元璋如話寄書,陳友諒軍隊遂即崩潰。

    張中還曾為開國名將徐達和涼國公藍玉預言過,皆都應驗,據傳他還成功預言了建文殉國和明朝整個曆史命運。後功成身退,不知所終。成祖朱棣登位後,思念張zhong gong績,具槨招魂,葬於鳳陽,敕封為張太師。

    ………………………………………………

    看向冷謙,這位五散人之中,功夫最好的一位,李諾說道:“冷先生除了掛職貓頭鷹,另需擔任協律校尉一職。”

    協律校尉屬於太常寺,太常寺是五寺九監中的五寺之一,掌宗廟禮儀。太常的主管官員稱太常卿,太常卿下屬職官與音樂密切相關的為太常博士,協律都尉{校尉}等。

    兼及樂製和曆算的官員,視地位高低稱協律都尉{校尉}、協律中郎將、協律郎、雅樂部、鍾律令、鍾律郎等。其中的協律都尉、鍾律令常常就是太樂令。

    前世冷謙就是協律郎,現在算是升了冷謙的職。不過冷謙冷冷的說道:“多謝國君。”這個性格倒是徹底的還原了原著了。

    冷謙,明代武林人,字啟敬,號龍陽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為太常協律郎、效廟樂章等職,相傳元末已滿百歲,卒於明永樂年間。

    冷謙是明代郊廟樂章的奠基者,曾著《太古遺音》琴譜一卷,又著《琴聲十六法》,是明初很有影響的音樂家。且冷謙精通醫術,善於養生,提出六字延年訣,即“噓、泗、嗬、吹、呼、嘻”,於調攝、養生、四季起居、自我按摩等方麵,均有獨到見解,所著《修齡要旨》,是明代一部內容豐富的氣功與養生保健專書。

    許多中國繪畫史籍又記其為元、明大畫家,且加以仙化。其中以明末清初人薑紹書所撰之《無聲詩史》記載最詳,大意為仙人冷謙,書無不讀,天文、地理、律曆、眾技皆能通之,目睹唐李將軍畫,忽發胸臆效之,不月餘,山水、人物,悉臻其妙,由此以丹青名於時。

    不過對於這樣神乎其技的傳說,後人多提出異議,因此逐漸不顯於世。

    ………………………………………………

    李諾又看向周顛說道:“周大師,你除了兼任貓頭鷹之外,丹房的事情也一並交予大師吧,這丹房就命名為顛仙丹房吧。”

    周顛笑道:“貧道多謝國君了!”

    周顛,無名字,人以為顛,喚名周顛、顛仙,明代建昌人。舉止非常,言語髯髴,善寫真,嚐自寫貌於皇城五鳳樓上。周顛故事見於《明史本傳》、《畫史會要》、《名山藏》。

    在《明史》的《方伎傳》裏麵,給一個有姓無名的傳奇人物立傳,這個人是永修人“周顛”,他既是“顛子”、又是和尚,還是道士,又被皇帝認定為“仙家”,他每次總是道破天機,千鈞一發的時候總是給朱元璋莫大的幫助。

    以至於到了朱元璋當了26年皇帝、臨死前5年,還在念念不忘,親自給他撰寫傳記、詩歌,進行無以複加的讚揚。明太祖朱元璋禦製《周顛仙人傳》一卷。

    ………………………………………………

    五散人還剩下彭瑩玉彭和尚沒安排了,看到李諾的目光轉來,彭瑩玉微微一躬身。在這幾人當中,彭瑩玉算是屬性最高的一個。

    思索之後,李諾說道:“大師除了在貓頭鷹掛職之外,另外擔任吏部侍郎一職。”以彭瑩玉唯一的天賦特性來說,最適合他的自然是吏部或者兵部,兩者都會涉及到人才的選任,這兩個部門才是最適合他的地方。

    不過,兵部已經有李岩主事了,而吏部目前還空著。禮部侍郎雖然不是一把手,但是在現在的情況下,也算是一把手了。等級在其上的,也隻有尚書和宰相了。

    聽聞此令,彭瑩玉趕緊說道:“臣多謝國君大人。”

    彭瑩玉,又名彭翼、彭國玉、彭明,號稱彭祖、彭和尚,袁州人。元末民變領袖,南派紅巾軍開山始祖。10歲時出家於慈化禪寺,一生致力於反抗蒙元殘暴統治。著名弟子有:周子旺、況普天、楊普雄、丁普郎、項普略、歐普祥、陳普文、趙普勝和鄒普勝等。

    彭瑩玉在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為明教“五散人”之一。但是在梁羽生武俠小說中,彭瑩玉的地位更高,是當時的“天下第一高手”,一代武學大宗師,地位超然,人稱“彭和尚”。

    彭瑩玉內功天下無雙,著有《玄功要訣》這“天下第一奇書”。是朱元璋、張士誠和畢淩虛的師傅,隔代傳人為張丹楓。“龍虎鳳”三傑中的“龍”,“僧丐道”三奇士中的“僧”。

    ………………………………………………

    布袋和尚說不得在這六人之中,存在感最低,他和韋一笑是好友,韋一笑是大師級武師,而布袋和尚隻是個高級武師和高級和尚。至於五散人當中,其他四人都是曆史人物,且能力都在他之上。。

    不過,這個人物還是挺討人喜歡的,不僅僅是因為其近乎彌勒的形象和表情,而是因為其性格。

    在《倚天屠龍記》中,布袋和尚說不得因指責周顛不肯同上光明頂,而被周顛一掌打落幾枚牙齒時,竟是一言不發,淡淡一笑。真可謂是“肚大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從屬性上來看,這四人不僅僅是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倚天屠龍記》原著中的五散人,不過是一群功夫還不錯的俠客。而現在看來,未來集團的遊戲策劃們,是將《倚天屠龍記》中的五散人,與曆史人物綜合了一下,使其人物更加豐滿和接近史實。

    而彭瑩玉的屬性來說,不僅僅是五散人與曆史人物的綜合,因為在原著中,五散人的實力相差並不會太大,而現在其他四人是高級武師,獨獨彭瑩玉是大師級。現在看來,策劃們確實是還綜合了梁羽生的設定。

    這四個人當中,都有一項技能等級達到了大師級,所以在之前的係統獎勵中,沒有按照他們的武將等級來計算。像之前一直沒有找尋到的道士和和尚職業,現在是真的多了出來。

    而且他們都是多專業人才,尤以冷謙為最,竟然涉及五個職業,這也是唯一一個做過正統勢力官職的人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