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蕭太後(上)

字數:4807   加入書籤

A+A-


    戶部掌管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將和珅放到這裏,可以增加諾國的國庫收入,不過這家夥截留太狠,增加了10%,他卻截留了15%,似乎有些不劃算。不然的話,李諾甚至都想把“計相”交給他了。

    諾國的政治製度基本上還是比較貼近宗主國大宋帝國的,宋朝的製度是二府三司製,現在諾國已經有了中書省和樞密院這兩個“二府”,但是三司並未單獨拉出來。

    三司是戶部、鹽鐵、度支三司的統稱,這裏的戶部不是六部之一的戶部,而是戶部下設四司之一的戶部司,掌戶口及賦稅,長官為戶部司。鹽鐵司掌全國茶、鹽、礦冶、工商稅收、河渠及軍器之事,長官為鹽鐵司。度支司也是戶部四司之一,掌統籌財政收支及糧食漕運,長官為度支司。

    三司的掌管為三司使,掌管統籌國家財政之事,也被稱之為計相,也就是後世的財政部長。

    戶部相當於後世的min zheng bu、財政部和國土局的集合體,三司使的設立,相當於把財政大權,從六部之中獨立出來,大大削弱了相權。

    李諾現在當然沒必要去削弱相權,依舊可以把它放到中書省之下就可以了,要是把劉墉或者紀曉嵐這兩個和珅的對頭也給弄過來就好了,有這兩人盯著和珅,李諾就要放心許多了。

    不過轉念一想,和珅對自己是絕對忠誠,永遠也不會背叛的先天屬性,到時候隻要讓他將中飽私囊的一部分還回來就可以了,相信他也不會說什麽。

    而將他放到工部或者禮部、或者九寺五監之一的鴻臚寺之中,自然也是為了充分利用他的天賦特性。放到工部,負責國內工程修建,可以縮減10%的成本,這已經是一筆很大的費用了,想想遍及所有附屬領地的城牆和護城河就知道了。

    而禮部或者鴻臚寺,則可以讓他繼續在其他勢力之中長袖善舞,一增一減,也是10%的差距呢!而且還未修建完成的鴻臚寺特殊建築,具有同樣的功效。

    鴻臚寺:特殊建築,可單獨建造,也可並於皇宮之中。開展外交活動,成功率提升10%;經濟往來時,可額外獲得10%的收入,或者減少10%的支出。

    如果讓和珅做鴻臚寺卿,簡直是珠聯璧合,再合適不過了。

    通過人才卡獲得的和珅,讓李諾省去了許多後患,不過計相的事情先不著急,還是讓他在鴻臚寺和工部待著吧。於是,李諾就定了和珅的安排,工部侍郎兼鴻臚寺卿。

    工部侍郎是工部的二把手,而鴻臚寺卿作為九寺五監之一,比工部侍郎還是低了不少的,先看看和珅的表現再決定以後是否將計相交給他。

    和珅的事情決定好之後,李諾又拿起了另一張人才卡,和珅作為a級武將,但從能力上看,也不是不滿意,但是並未達到之前李諾的要求,至少也隨機一個s級或者ss的人才啊!

    選擇了使用人才卡,李諾這次除了智力和政治的要求之外,又額外加上了統率值的要求,這三項都比較有實力的,應該算得上比較有實力的人物了。

    隨著光芒逝去、人才卡消失的瞬間,一個雍容華貴、容貌端莊的靚麗女子出現在李諾麵前,而且這個女子似乎與以往看到中原女子不同,頗有種少數民族的既視感。雖然名為女子,卻給人以幹練、豪氣幹雲的感覺。

    怎麽會是一名女子!要知道自己選的條件是智力、政治和統率,當然並不是女人就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在曆史上留下濃墨色彩女人並不少,隻是讓李諾有些吃驚而已。

    在李諾目瞪口呆的情況下,這名女子盈盈施了一禮,脆生的說道:“小女子蕭綽,久聞國君英名,心中甚是向往。今不遠萬裏冒昧自薦,願為國君效犬馬之勞。望國君大人莫嫌小女子愚鈍,小女子願為國君大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果然是製式台詞,隻是改了一些稱呼而已。等等,她說她是誰來著,蕭綽?大名鼎鼎的遼國蕭太後?那個被譽為與武則天比肩的女人?

    李諾忍不住又是一陣皺眉,今天是怎麽回事,兩張人才卡,一張招募到了貪官之王,另一個招募的缺失鐵腕太後。不是說係統勢力領袖以及其直係親屬不在抽取之列,重要地位和劇"qing ren"物不在抽取之列。

    難道堂堂蕭太後不屬於這兩類之列?李諾確認道:“可是遼國承tian huang太後?”

    蕭綽回答道:“那不過是前世身份,現在不過是一個弱小女子,萬望國君大人收留。”

    弱小女子!李諾怎麽會相信她會是一個弱小女子,這個在影視中多半以被扭曲醜化的蕭太後,可是遼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

    在了解到司馬靳曾經受到過遼國襲擊的時候,李諾專門又去深入了解了一番遼國的曆史,對於這位蕭太後自然不會不關注,可以說她是遼國之中,除開國君主耶律阿保機之外最為重要的人物。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

    蕭綽小字燕燕,她的家族便是遼代最顯赫的蕭阿古隻家族。在遼朝9位皇帝統治的209年當中,這個家族出了5位皇後、17名北府宰相、21位駙馬,因此有著“國舅帳”的美稱。

    蕭綽的父親蕭思溫是“斷腕太後”述律平的族侄,由於擁立遼景宗有功,被封為北院樞密使、北府宰相、尚書令、魏王,並且征召蕭綽入宮,由於有蕭思溫這個靠山,蕭綽剛進宮就被封為貴妃,兩個月後就被封為皇後。

    好景不長,蕭綽的父親蕭思溫第二年就被刺殺,突如其來的災難並沒有讓蕭綽倒下,反而讓蕭綽迅速成熟起來,協助體弱多病的遼景宗處理朝政,這個時期的蕭綽跟武則天當時的情況很相似,皇帝都體弱多病,蕭綽和武則天都很有政治才能,對於蕭綽做的決定,遼景宗隻是聽個通報,不做幹預,在蕭綽的治理下,遼國日漸強盛,經濟進入正軌。

    976年2月,遼景宗傳諭史館學士:“此後凡記錄皇後之言,亦稱‘朕’暨‘予’,並著為定式。”這就是說,景宗將妻子的地位升到了與自己等同的位置,把契丹王朝的軍政大權,徹底交到了蕭燕燕手上。

    沒過多久體弱多病的遼景宗就逝世了,留下了蕭綽和耶律隆緒孤兒寡母守著整個國家,當時耶律隆緒才十二歲,遼景宗臨終之時他留下遺詔“梁王隆緒嗣位,軍國大事聽皇後命”,但是當時的情況是主少國疑,蕭綽迅速抓住了事件的根本,那就是兩個最有權力的大臣。

    首先蕭綽通過自己的美貌將與自己有過婚約的韓德讓籠絡在自己身邊,接著將耶律休哥安排在南京〔今燕京〕留守,總管南麵軍事,加強邊防,任命娶了蕭綽侄女的耶律斜軫為北院樞密使,管理內政事務尤其是嚴管貴族。

    韓德讓給蕭綽出了主意,讓蕭綽給宗室親王頒布命令“諸王歸第,不得私相燕會”,使他們失去兵權,解決了內部奪位的一大隱憂。

    在韓德讓的輔佐下,蕭綽對遼國的製度和風俗進行了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些改革不但將遼國從奴隸製國家進一步向封建製轉化,而更改善了契丹族與漢族之間的關係。據《遼史·刑法誌》記載,自蕭綽變革之後,遼國“國無幸民,綱紀修舉,吏多奉職,人重犯法”,“統和中,南京及易、平二州以獄空聞”,遼國內政呈現一片興旺的景象。

    蕭綽迅速穩定了局麵,讓遼國的政治局麵往好的方麵發展,而蕭綽的最大功績就是兩敗宋軍。

    986年,宋太宗認為遼聖宗年幼而母後攝政,大舉北伐,以收複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正月,宋軍兵分三路,東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雲州朔州,失敗,宋太宗下令全線撤退。在撤退途中,遼軍俘宋將楊業,後者不降絕食而死。

    1004年閏九月,蕭綽以索要周世宗收複的關南地為名,大舉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遼軍勢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開封的門戶澶淵。遼大將先鋒官南京統軍使蕭撻凜在前線察看地形督戰時被射中頭部,當晚死去。遼軍士氣受挫,又孤軍深入,十分疲憊,加之後方宋軍襲擊其後路。蕭綽利用宋真宗急於求和的心態,與宋朝談判,達成澶淵之盟。為遼國爭取了歲幣,也為兩國開啟了長達百年的和平。

    1006年,遼聖宗率群臣給蕭綽上尊號睿德神略應運啟化法道洪仁聖武開統承tian huang太後。1009年,蕭綽歸政於遼聖宗,不再攝政。同年十二月,病逝於行宮,享年五十七歲。

    按照蕭綽的能力,她完全可以效仿武則天,但是她還是將權力還給了耶律隆緒,在她攝政期間,遼朝進入了最為鼎盛的輝煌時期。

    有政治才能的女人不在少數,難能可貴的是對權力的放下,蕭綽並沒有像學武則天,而是歸政給自己的兒子,開創了遼國的盛世,也讓遼國的權力平穩過渡。

    因為其鐵腕的政治手段及爭議的殘殺政敵事件,曆史上對蕭綽的評價一直兩極化。

    元版《遼史》的評價很簡單,書中說:“後明達治道,聞善必從,故群臣鹹竭其忠。”宋人的《契丹國誌》便有了人身攻擊,葉隆禮在《景宗蕭皇後傳》裏指責道:“〔蕭後〕好華儀而性無檢束。”“後天性忮忍,陰毒嗜殺,神機智略,善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

    由於《楊家將》故事的深入人心,“蕭太後”三個字,幾乎成了蕭綽的專用名詞。在民間傳說中,她是“楊家將”的死敵,滿門忠烈盡數折於她手,形象被無限醜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