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發財(為“最高興的事莫過於你比我胖”舵主加更!)
字數:3984 加入書籤
李亞民在老家住了一晚,不過第二天一早就回了縣裏,臨近過年,棉花公司的事情不少,最苦最累的永遠都是他這樣的小領導。
李亞東的計劃昨晚也跟他隱晦的提了一下,不過結果顯而易見,他並不感興趣,好歹也沒反對,畢竟國家政策是支持農戶搞養殖的,隻說“如果春蘭和亞軍想幹就幹吧。”
李亞東知道,他大哥對棉花公司有極深的感情,畢竟家都安在裏麵,想要說服他是真的挺難,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先把家族企業的框架給搭起來,看他將來是否能想通。
二姐李春蘭和二姐夫趙大成那邊已經表了態,願意先吃苦把鴨子養好,三哥李亞東其實阻力不大,若說老李家最能吃苦耐勞的,那肯定是他,再加上三嫂在一旁慫恿,而且連大哥都說了搞養殖是好事,他也就順勢點了頭。
李亞民是走了,但陳月娥和李婷婷卻留了下來,她們娘倆反正回去也沒什麽事,索性就懶得來回跑,不然過幾天還要回來。
早上吃過飯後,坐了一會兒,李春蘭一家三口也要走了,老趙家那邊還有兩位老人在,嫁出去的女兒總歸要以夫家為主,年前大概是沒有時間再回來了。
“小東啊,那姐就走了,你說的事情……”臨行時,李春蘭還不忘提醒一句,她雖然沒什麽文化,但如今想通了,也知道這是個機會。
不為別的,就為家裏的小兔崽子,馬上就雙歲了,將來讀書、娶媳婦哪樣事情不花錢,趁著現在還能幹得動,能多攥一點是一點吧。
“姐,這個不急,我出去還早,起碼要到十五左右,年後再說吧。”
李亞東笑著回話,然後還遞過去一個編織袋。
“這啥?”李春蘭不明所以,跟自家弟弟也不客氣,接過來直接打開,然後就是一聲驚呼,“新衣裳!”
豈止是新衣裳,她一一掏出來一看,蹭亮的牛皮鞋,還有好多見都沒見過的麵油啥的,甚至還有一塊手表。
“哎呀,臭小子,總算姐沒百疼你,不過……你買手表幹嘛,表盤子這麽大,姐戴著也不適合啊。”
這時,一旁的趙大成欲言又止,看著亮讚讚的手表一陣豔羨,擔心婆娘給還回去。
“姐,不是買給你的,給姐夫的。”
“啊?”李春蘭先是一怔,繼而哈哈大笑,指著一旁的男人說道:“你給他買手表?戴上他就下不了地了。”
趙大成一臉鬱悶,弱弱的插了句,“大不了我下地的時候不帶就是。”
哪個爺們兒還不好幾分臉麵?他雖然是個農民不假,但總歸也有趕上場麵事的時候,有塊手表戴著,多漲麵子的事情啊。
“小東,這玩意兒你拿回去,你姐夫他用不到,我看你手上還光禿禿的呢。”李春蘭說著,果真要還回去,趙大成一臉悻悻。
“姐,我有表,沒戴而已,這就是給姐夫買的,家裏男人一人一塊,不然你又該說我厚此薄彼了。”
李春蘭聽得一頭霧水,大咧著揮手道:“好了好了,你這麽說我就收了,你們讀書人就是不一樣,說出來的話聽都聽不懂。”
二姐一家高高興興的走了,李亞東送到村口回來時,老遠的就瞥到一個亭亭玉立的丫頭杵在門口生悶氣。
“婷婷,這是咋了,誰惹你生氣了?”
“你!”李婷婷撇撇嘴道:“就你,你惹我生氣了,小叔叔偏心。”
李亞東一聽還哪裏不知道原因,他這不是看大哥一家人還在嘛,所以禮物就沒拿出來,沒好氣的走過去戳了戳她的小腦袋瓜,“想什麽呢,小叔叔能忘記你嗎?”
李婷婷瞬間換上一張笑臉,吊著他的胳膊撒上了嬌,俏皮的眨著大眼睛問道:“那……小叔叔,你給我帶啥了?”
“當然是好東西。”
半分鍾後,老李家屋裏傳來兩聲尖叫。
“哇!這麽小的錄音機!”
“好漂亮的鋼筆呀!”
這丫頭高興壞了,李亞東當初試機的時候裏麵塞了一盤磁帶,大雜燴的那種,忘記取出來,她就抱著錄音機舍不得放下,一直聽,聽了一兩遍後,幾首節奏鮮明的歌曲居然就會唱了,看得李亞東大跌眼鏡。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倒頗有幾分味道,聲音比起鄧麗君更青澀一些,但這種青澀配上這首歌,卻一點不顯突兀,果然這丫頭有一定的演藝天賦啊。
“這孩子……”陳月娥看她在那搖頭晃腦的唱著歌,感覺又好氣又好笑,“說好了,這磁帶可不能帶回去,你小叔叔買錄音機給你是學外語用的,可不是聽歌。”
“知道了知道了……”這丫頭答應得倒挺幹脆,但能不能作數,還真不好說。
後山上的房子建了幾天後,已經初具規模,一層基本成型,就差鋪石板了,李亞軍找來的都是老師傅,手腳麻利,再加上每天現錢結算,人家也肯賣力。
不過到了臘月二十八這天,就不得不停工,因為新年到了,人家師傅們也要回家過年。
農村的習俗大多跟城裏不同,就譬如李亞東他們這邊,年夜飯自然是有的,不過是叫“發財飯”,而吃發財飯的過程,則稱之為“發財”,有不算熟絡的人見麵後就會問,“誒,亞東啊,你家哪天發財?”
不僅僅指一頓飯,更象征著一種儀式。
而發財也不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得看各家習俗,一般有兩種,一是臘月二十八的早上,二是大年三十的早上。
其實說早上還不準確,確切的來說是在淩晨。
大約淩晨2-5點之間,抹黑起來吃飯,掌勺的還得更早一些。
這種習俗是祖上傳下來的,隻要住在村裏就不好更改,不過說實話,挺磨人的。再說了,大早上覺都沒睡醒,起來麵對一桌飯菜,也沒啥胃口呀。
李亞東他們家是三十號的淩晨發財,不過二十八號這天起,就開始沒有好覺睡,因為再窮的人家隻要這天發財的,指定也要放一串鞭炮,屋外大概從淩晨兩點開始響,一直響到天亮。
“掛炮”還好說一些,幾下就完了,就怕方駝子家那樣的“萬載”,一個老大的餅,好幾斤重,一餅能放好長時間。
早上出門時,就發現村裏變了模樣,主要氣氛不同,逢人見了麵就要說幾句恭喜話,而且發過財的人家,大門還不好隨便進,因為進了就得放鞭炮,實在鞭炮儲備不足的,人家起碼也要倒杯糖水,怪不好意思的。
還有一個名詞叫“出方”,意思就是說家裏發過財後,你接下來第一個去到哪戶人家,就叫去他們家出方。
而通常來講,一般人都會選那些流年運勢好的人家出方,按農村的說法,是能沾沾他們家的喜氣。
李亞東這時就尋思著啊,今年大年初一,他們家的門檻估計都得踏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