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合作社

字數:5474   加入書籤

A+A-




    “亞東,別說胡話了,鴨子可以每家每戶少養點,田地還是要種的,不然我們吃啥?退一萬步說,每年還得交上交呢。”田叔笑著說道。

    “是啊,也隻能這麽辦了。”

    很多鄉親們紛紛點頭,認為也隻能小打小鬧。

    不過即便是少養,一家養個十隻,平均一隻鴨子賺一塊錢,也有十塊,而鴨子三四個月就能長大,一年至少能養兩撥,也能有個二十塊的收入。

    二十塊錢,這年頭能供一個孩子上一年學,總歸也不少。

    “大家靜一靜,太別急,讓我一次性把話說完。”

    李亞東笑了笑,鄉親們能想到的這些問題,難道他會沒考慮?

    眾人聽他這麽一說,紛紛安靜下來,想聽聽這有大學問的留學生,能有什麽好主意。

    “我說不種田,當然不是說讓大家餓肚子,因為在我看來,將田地用於種植水稻、種蔬菜,經濟產值太低。”

    要知道他們這裏地處長江中下遊,可謂真正的魚米之鄉,農村人每家每戶都種水稻,眼下又是一九八八年,不像過去,吃不飽穿不暖,自從七十年代末,國家實行聯產承包製以後,農民的積極性提高,糧食產量也大幅提升,現在每家每戶年終還能有些餘糧。

    所以大米在他們這裏,真的不算什麽稀奇東西。

    而不稀奇,也就意味著廉價。

    “叔,問個問題。”說到這裏,李亞東扭頭望向旁邊的方駝子。

    “你說。”方駝子笑了笑。

    “咱們村平均一畝水稻,能收獲多少糧食?”

    “現在要比以前多得多。”方駝子嗬嗬一笑,“我們現在種的是雜交水稻,畝產能有一百五六十公斤的樣子。”

    我去……才這麽點?

    李亞東楞了一下,比他想象中的還少,袁院士這個年代應該已經有所創舉,他原本猜測至少能有個三四百公斤。

    當然,他也就是個門外漢,胡亂瞎猜,因為猶記得日後的水稻畝產可以達到一千多公斤。

    看看方駝子一臉得意的模樣,以前的畝產隻怕得打個半折,也真是替中國人的肚子捏了把汗。

    “好了,我算它兩百公斤,也就是四百斤。目前糧食的價格應該是兩塊出頭一斤吧,那也就是說,一畝水稻,它的單季產值是八百多塊錢的樣子。”

    底下眾人雖然豎起耳朵認真聽著,但都顯得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為什麽突然從養鴨子的事情上,扯到糧食產量上麵。

    “那大家知道……一畝水塘,如果用心養殖的話,一年可以出多少斤魚嗎?”

    此話題一拋出來,眾人麵麵相覷,村裏雖然有兩口水塘不假,但絕對沒有用心養殖,原因很簡單,買不起魚苗,也就隨便養養,放個幾尾魚苗,年底有個年肉吃就行。

    這時,始終沒有說話的李亞民,開口道:“養得好的話,一兩千斤應該不成問題。”

    他生活在縣裏,本身也有些文化,見識自然不是一年到頭不怎麽出門的村民們,可以比擬的。

    李亞東看了他大哥一眼,笑了笑,“咱們村要是養魚,沒理由養不好,因為……我們有鴨糞,到時還得悠著點,不能弄太多,不然太肥了容易把魚塘弄黃。”

    “是啊!”

    聽他這麽一說,有些人大概已經猜到,他在打什麽主意,皆是眼前一亮。

    不再種田,改田為塘,魚的產量明顯比莊稼高,而且各個品種的魚類價格一綜合,也不比莊稼便宜。

    鴨糞能肥魚塘,魚塘又能養鴨子,似乎剛好形成一個循壞。

    “大家應該猜到我的計劃了吧?”

    李亞東望向底下露出恍然表情的一眾鄉親們,繼續說道:“你們想的沒錯,我準備把村裏的田地全部改造了,請挖土機過來,全部挖成魚塘。到時占了各家多少田地,魚塘裏的收益,就按照比例平分。前期的改造費用由合作社出,後期魚塘有了收益,再補回來,不用大家掏一分錢,所得收益合作社也一分不取……”

    李亞東說到這裏頓了頓,見鄉親們一個個的眼神明亮,笑著繼續說道:“而且魚的銷路大家也不用愁,合作社這邊會找水產公司合作,保證不愁賣。至於大家的口糧,以及上交,魚塘裏賺的錢買些糧食,肯定是足夠的。你們覺得怎麽樣?”

    “那還用說,簡直太好了!”

    “是啊,這樣一搞,咱們都成吃商品糧的人了!”

    “哈哈……可不是,真是好主意!”

    “這麽一看,這個合作社還真是好,早就應該這麽幹了!”

    李亞東的提議,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讚同。

    “你們說哈,這讀書人的腦子就是不一樣,這歪歪扭扭的道道,咱們怎麽就想不通?要早能想通,幾家人合夥把田給挖了,咱們不說請挖土機吧,硬挖也能挖出來,早養魚,不早就發了?”

    “改田為塘,塘底下養魚,水麵上養鴨,這個主意真是好,不用再合計了,就這樣幹吧!”

    “是啊,亞東,就這麽幹,我家那幾畝水田平整,不如先挖我家的吧。”

    “李老六,就你家那幾畝雜田,哪有我家的好,還是先挖我家的。”

    “挖我家的……”

    底下村民都有點癲了,以前當成寶貝疙瘩的田地,現在恨不得立馬挖成水塘,就怕合作社不給他們挖。

    到時別人時不時往水塘裏挑幾擔鴨糞、割幾把野草,悠閑地不得了,而他們還要繼續麵朝黃土背朝天,想想都不得勁。

    “好了,大家……”

    李亞東拍了拍手,示意村民們安靜,“挖魚塘的事情,合作社這邊會同一安排,隻要合適挖的田地,你們想留都留不住。”

    聽他這麽一說,眾人皆是一臉樂嗬,不再爭搶。

    倒也有幾戶田地分在半山腰上的人,苦笑不止。

    “大家要是沒什麽意見的話,那這事就這樣定了,合作社準備在村裏起個平房,也費不了多少事,等合作社建成後,我大哥將全權負責運營,也不強迫大家,想要加入進來的,到時就簽訂入社協議。”

    眾人一聽連連點頭,還有人哈哈大笑道:“誰不參加就是傻子!”

    可不是,這樣的好事,跟往他們口袋裏送錢,也沒啥區別。

    實際上也確實是這樣,假如隻為鴨源的話,李亞東完全可以找個地方再建鴨廠,或是等到開年國家政策落實,進一步擴大江中那邊的鴨廠,根本不必如此麻煩。

    此舉本質上就是為了把鄉親們都帶上致富路,而對於老李家來說,其實也沒有什麽損失。

    更多的,隻是給村民們指了條路。

    都是左右鄰裏,處了一輩子的感情,別光他們家越來越富,而鄉親們還是窮困潦倒,那算怎麽一回事?

    ……

    這無疑是一個歡快年,自從臘月二十八的集體大會開完後,村裏每個人臉上都是喜滋滋的,哪怕家裏什麽年貨都沒置辦的那種,也是一樣。

    對,他們現在是窮,但等到合作社建起來後,他們還會窮嗎?

    人最怕的就是沒有希望,隻要能看見希望,眼前的一切,都是可以忍受的。

    哪怕吃著冷飯饅頭,心情也不會太差。

    而老李家的一幫人,現在每天都在“上課”。

    沒辦法,李亞東注定無法在家裏久待,他就是不想走,胡秀英也得趕他走。

    所以,隻能將腦袋裏的東西,一點一點的刻進幾個哥姐的腦子裏。

    特別是他大哥,這幾天倆兄弟幾乎形影不離,晚上甚至都睡在一張床上,不停探討著合作社的規劃。

    當然,還有公司的發展方向。

    這兩件事情是相輔相成的,合作社的規模越大、村民們養的鴨越多,便會倒逼著一品鴨脖不斷拓展。

    因為不拓展,就無法消化日益增多的鴨源。

    別說李亞東,這一點李亞民都心知肚明。

    他可不想看著村民們辛辛苦苦養大的鴨子,最後卻賣不出去。

    這種情況還是有可能發生的,沒有固定的消化渠道,成千上萬隻鴨子一下拋向市場,他們縣城就那麽大,短時間內消化不掉也很正常。

    就算可以消化,但貨物過剩,必然造成價格暴跌,很簡單的市場規則,是個人都懂。

    所以,在興辦合作社的同時,一品鴨脖的生意也要不斷發展。

    ……

    爆竹聲聲辭舊歲,歡歡喜喜過新年。

    臘月三十,除夕夜。

    淩晨兩點剛過,寒風陣陣中,老李家一年一度的發財飯,開始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