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牽連
字數:3073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公主喜嫁 !
皇上給兒子們分封王爵,這在京裏可是一件大事兒。相比之下,四皇子成親,三公主產女,五公主定親,這都算不得什麽。
皇長子封了安王,二皇子是平王,三皇子封號是一個勇字,四皇子則是昭王。
這封號就夠讓人琢磨一陣子的了。
有人就覺得,皇上隻怕還是屬意長子為太子的。安字嘛,安邦定國,安定天下,這封號裏就已經明明白白透露出皇上的意思了。
可也有人覺得,安字其實是個不功不過的字,雖然四平八穩,但可能隻是皇上希望長子安閑一生。
至於二皇子……明眼人都看出來他不得聖心了,二皇子門前冷落,原來圍著他吹捧什麽“文武全才”“英姿不凡”的那些馬屁精早就沒了蹤影。
至於三皇子,倒是讓人眼前一亮。從三皇子成親之後,他的名聲可不象從前那麽壞了,打架喝酒鬧事的次數銳減,比以前沉穩多了。尤其是三皇子妃的母親蕭老夫人過世,三皇子一手把喪事操持的體體麵麵的,十分盡心,又博了孝義之名。他以前是粗野莽撞了些,可那不是年輕嘛,誰還沒個年少輕狂的時候?三皇子本質不壞,皇上給他擬的這個勇字,明顯就是在褒讚這個兒子,這讓人不能不多想啊。
至於四皇子,這個昭字不用說也是個極好的封號,同三位兄長相比,四皇子在宮學待的時間更長,相熟交好的人更多,眾人都誇讚他誠信、寬和,聰敏好學,幾乎沒有什麽缺點。
而且四皇子成親之後,就不必再去宮學讀書,可以正經領一份差事替皇上分憂了。
很多人睜大眼睛,等著看皇上會給四皇子安排一份兒什麽差事。
皇上就這麽四個兒子,不出意外,將來立太子傳承皇位,也必然是在這四位皇子之中擇一位。四選一,這機率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目前看來,不少人都覺得嫡長子才是正統,立為太子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且安王性情溫厚,脾氣極好,幾乎從不與人爭執衝突,之前的妻子朱氏有些拿不出手,可朱氏已經死了,現在續娶的小朱氏是知書達理,十分嫻靜的女子,可以說現在的安王讓人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這一切好象和東苑沒多大關係,似乎隔著一道春和門,就象隔著懸崖天塹一般,那些紛擾暗流都被關在了門外頭。
也許這也是當初皇上和曹皇後將公主們安置在東苑的原因。
東苑這陣子很太平。
或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五公主的親事塵埃落定,麓景軒為了備嫁的事情忙碌,五公主也由趙、孫二位太醫一起照看著調養身子,整個夏天五公主平平安安的過來了,並沒有如往常那樣臥病在床。安和宮這邊管得嚴,不過問隔壁的事情,但是宮裏其他人的嘴就不大堵得住了。有人說五公主這沒定親的時候總是三病兩痛的,一定了親,頓時連咳嗽都沒了,這定親還真是靈丹妙藥,怕是五公主恨嫁的心太急切了。
前陣子五公主才定親時,曹皇後曾經因為底下有人傳閑話,讓整治過一次,可閑話這種東西跟野草一樣,哪怕現在貼地鏟一波,下一波沒過多久照樣會冒出來的。說到底宮人太監也是人,不是木頭石頭,人長著嘴不光是為著吃飯,不讓說話他們憋得多難受。
別處的人李尚宮管不著,但安和宮裏外李尚宮是管得嚴嚴實實的。
盡管李尚宮自己也看不上五公主。
多年前的舊事,年輕的人不知道,李尚宮多少知道個幾分。崔家怎麽沒的,崔嬪是不是難產而死的,這些事兒都不算什麽天大的隱密,隻是知情的人全都緘口不語,誰也不想觸犯皇上的忌諱。
有那樣的外家,那樣的母親,五公主隻怕骨子裏就不是個安分的人。安分的人也幹不出來她這樣的事。
李尚宮對五公主自己找男人是一百個看不上,但是既然定了親,那最好她順順當當趕緊的嫁出去。若是她嫁不好,她不還得想著法兒折騰?至於她嫁出去之後過得好不好,反正不關自家公主的事兒,是好是歹就隨她去。
有李尚宮這麽壓著,安和宮對麓景軒的事情不聞不問,不幫忙也不會給下絆子。豆羹還多叮囑了一番安和宮的一眾小太監,隔壁的事情千萬別搭理,不管他們是找人說話,送什麽小東西,又或是請人幫忙,一定要推托掉,別讓麓景軒尋著什麽事兒賴上他們。
其實就算李尚宮和豆羹不這麽耳提麵命的,安和宮這些宮人太監也很警醒。五公主定了親之後沒多久,就鬧出了內宮監和內司庫的人合謀以次充好,苛扣貪沒公主嫁妝的事,一下子牽牽拉拉的帶下去不少人。雖然說是針工坊的人發現明珠是假的,但這話也就騙騙外頭的人,他們在宮裏當差多年的哪個心裏不明白?這事兒就是麓景軒的人在後頭擺布的。在宮裏當差的這些人,關係盤根錯節,不說旁人,安和宮就有個姓王的小太監,他兄弟就在內司庫做事,這次也受了牽連,雖然沒丟命,但是挨了十大棍又罰了三個月月俸。別看打的下數不多,打完之後好幾天人下不了地,要沒有人照應,受了傷手上又沒錢,那下場可想而知。幸好他們兄弟都在宮裏,安和宮這邊日子好過,他還能照應一下兄弟。
其實上麵大太監們得好處的事兒,小太監們連口湯也喝不上,但是出了事兒,卻被幹脆利落的推出來頂缸受罪。
宮裏的事兒還不就是這樣,查一次之後,過不了多久仍舊會死灰複燃,該偷的偷,該藏的藏,隻要不過分,其實主子們也不會認真計較,畢竟老話說得好,水至清則無魚嘛。這回要不是麓景軒把事情鬧大,原本也不會牽連這麽多人進去。
劉琰用過早膳,原本想去宜蘭殿一趟。劉芳養了幾日身子無礙,已經挪出宮回公主府去繼續坐月子,宜蘭殿喧鬧了幾天重又冷清下來,劉琰覺得母後還挺舍不得三姐姐母女的。
她才換好衣裳,外頭有人回稟,說五公主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