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特權階層
字數:5820 加入書籤
胡佑民通過和李輝的深入交談,才對江河集團的特權階層,有一個全麵的、具體的了解。
江河集團特權階層的形成,一是管理製度上的缺陷,二是龍江河縱容的態度,三是底層員工的忍耐和冷漠,四是公司的權貴企業文化。
江河集團一直采用集權式、金字塔形管理,等級劃分明確,上下級之間如同君臣,上級高高在上,下級阿臾奉承,千方百計往上爬。
因為公司的絕大部分資源都掌握在各級管理人員手中,級別越高,手中的資源越多。
官本位思想在公司裏深入人心,公司的各個領域,都劃分了等級,甚至做飯的師傅和保安,也劃分了級別。
不同的等級,對應不同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什麽級別可以配車、配司機,什麽級別的差旅費是什麽標準,規定得清清楚楚。
在人事製度管理方麵,和國企差不多,員工一旦進入管理層,除非犯嚴重的錯誤,或者主動辭職,一般不會被辭退。
在內部控製和監督方麵,基本上就是一個形式,沒有人真正去執行,也執行不了,公司內的關係錯綜複雜,連基層的領班就有關係。
各級部門主管,手中都有一定的資金審批、報銷權限,這使得資金的使用變得主觀、隨意,一切支出由各級主管說了算。
這種亂象,使得公司的日常開支年年增加,管理人員消費比重越來越大,有的管理人員,甚至連家裏用的衛生紙,也拿到公司去報銷。
特權階層的出現,出現在江河集團的穩定發展期。跟隨龍江河打江山的老員工,覺得自己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享受了。
加上他們都是公司的高管了,在公司有地位,手中也有權,開始擺資格、擺譜了,龍江河念舊,也礙於情麵,沒有多說什麽。
人性都有貪婪的一麵,你敬他一尺,他就能進一丈。特權思想,帶來的是特權行為,一些人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私利。
公司的供應商慢慢換成和公司高管有利益關係的人,公司外包的工程、初級產品等,也被這些人瓜分,外人很難染指。
股東的親戚朋友,包括龍江河的親朋好友,也加入了這個陣營,他們之間遙相呼應,形成一個牢固的利益群體。
對這種現象,龍江河開始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但他認為這是小事,公司外延產業鏈給他們做,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龍江河的縱容,加速了特權階層的形成。等他意識到不對勁時,已經沒辦法阻止和變改了。
公司底層員工的忍耐和冷漠,也導致了特權階層的膨脹和囂張。國人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極深,對這種特權行為,認為是很正常的事。
他們除了忍耐和羨慕,就是冷漠。公司的好壞和自己沒有一毛錢關係,這裏幹不下去了,換一家公司接著混。
特權現象具有示範作用,助長了權力崇拜的思想。小到一組之長,大到重要部門的領導,都存在權力尋租的意識。
特權階層,形成特殊利益集團後,會時常淩駕於製度之上、遊離於製度之外。
他們利用自己的決策權、執行權去阻滯或扭曲製度改革。甚至還會製訂特權製度,以維護特權管理層利益,將特權行為合法化。
公司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他們的口號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今天我為別人服務,明天別人為我服務。”
也有內部刊物,但這些都是為特權階層服務的。從不報道真實消息,不追蹤公司問題,天天為高管塗粉抹金。
江河集團再家大業大,也經不住這些人的折騰,很快就被掏空了。公司沒錢撈了,他們就將目光盯著別人身上。
他們將江河集團包裝上市,大撈、特撈了一筆。但人的yu wang是沒有止境的,特別是不受控製的yu wang。
壓榨公司底層員工,成了他們搶奪的最後一塊麵包。他們利用員工集資建福利房,又賺了一筆。
佑民集團的福利房完全是為員工謀福利,房價比市場價要低一半,還有房產證,可以上市交易。
他們利用員工集資,自己不用掏一分錢,不但利用國家的政策優惠、土地優惠等,獲取利益,還吃了房子的大部分差價。
房子建好後,比市場價隻低一成,還沒有房產證。員工不幹了,他們忽悠員工說:“這是集資房,辦不了房產證,但是可以一直住下去。”
退不了錢,員工隻好無奈地搬進去住。讓員工沒想到的是,房子是套在他們脖子上的枷鎖,惡夢還在後頭。
福利房是八層的樓梯房,有四十多幢,三千多戶。小區雖然離公司不遠,但在市郊,外出采購很不方便。
房子的一樓,說是車庫,其實是按門麵的標準建的。那些車庫根本沒員工的份,全被特權階層瓜分了。
他們或自己做生意,或租給別人。小區裏什麽都能買到,隻是比外麵貴得多,日常用品可以去外麵買,但吃的不可能天天跑很遠的地方去買。
有小區就有物業管理,這是中國特色。這裏的物業費是按高檔小區的標準收的,底層員工的忍耐力是超強的,默默地接受了。
出行的交通工具也要收費,不管是自行車、摩托車、小汽車,通通要收費,而且是按小時計費。
有些員工不幹了,我家在這裏,憑什麽要收費?你物業隻有權收物業費。物業振振有詞的說:“你買了房子,可沒買車位,停車當然要收錢。”
起了幾次爭執,甚至是衝突,可弱小的、不團結的員工,如何幹得過如狼似虎的保安?挨了打不說,到公司還受了一個處分。
生活就像強-奸,反抗不了,就隻能享受。這件事後,物業更囂張了,允許一些小商小販占道經營,隻要給錢就讓擺攤。
這下整個小區像個雜貨市場,搞得亂七八糟的,住戶苦不堪言。特別是擺燒烤攤的,油煙味不說,半夜了還吵鬧個不停,根本沒法休息。
有個員工的父親,從鄉下來看兒子,他帶來兩大口袋蔬菜,一時吃不了,冰箱也放不下了。
節儉的鄉下老人,看樓下那麽多擺地攤的,他也拿一些帶來的菜,擺在樓下,準備賣掉,省得爛了可惜。
剛擺好,兩個保安過來了,問他要衛生費,老人陪著小心問要多少錢?保安說:“五元,可以擺一天。”
老人看了下腳下的菜,對他們說:“我這點菜還賣不了五塊錢,我不擺了行不?”說完收拾地下的菜,準備回家。
一個保安說:“老東西,你逗我玩呢?不擺了也要交錢。”老人也有些生氣:“你怎麽罵人呐?我又沒賣出一分錢,不擺了還要收錢?還有王法不?”
“你-他-媽的跟老子講王法?老子就是這裏的法,你交不交?”另一個保安惡狠狠地說。
老人也來了脾氣,氣憤地說:“我憑什麽要交?難道你們是土匪,要強搶不成?”
開頭那個保安,在路邊的樹上折下一根樹枝,對著老人猛抽,嘴裏不停地罵道:“你這老不死的,老子看你交不交?”
老人慘叫著,轉身朝樓上跑,那個保安還追上來,抽了幾鞭子。老人的兒子回家聽說這件事後,拎著菜刀要和打人的保安拚命。
最後經過調解,物業賠了五十元醫藥費,打人的保安什麽事也沒有。可笑的是,公司還給那個員工一個處分。
整個小區,隻到電力局和自來水公司開了一個總表,然後由物業到住戶家收水電費,水費要貴一塊多一噸,電費要貴四毛多一度。
好多住戶懷疑水、電表走得快,其中一個住戶是電工,他測試了一下電表,果然要快30%以上。
憤怒的員工ji ti shang fang了幾次,最後都不了了之,水、電表沒換,還是由物業代收水電費,不交就斷水斷電。這些員工成了他們案板上的肉,想怎麽割就怎麽割。
更奇葩的是,凡住在小區的人,都要辦出入證,二十塊錢一個,連自行車也要辦,不辦就不讓出入。
還美其名曰為了加強小區的安全管理,每天那麽多小商小販進出,他們卻不用辦。無奈的住戶,隻得忍聲吐氣地辦理。
更可笑的是,出入證每年還要花五元錢審核一次,證明出入證的有效性和真實性。
住戶要裝有線電視和網絡,物業也要抽一筆錢,說是小區入駐費,不讓抽你就別想裝。
嚐到了甜頭的特權階層,想建第二個福利房小區,這次再沒有員工上當,任你說出花來,就是不集資建房。
他們就取消住房補貼,凡是入職三年以上的員工,取消住集體宿舍的資格,這樣逼走了很多員工。
員工大幅流動,正合他們的意,重新招就是了,新員工的工資、福利低,還可以收取進廠介紹費,二百元一個人。
李輝的話,讓胡佑民如聽天方夜譚,但以他的身份,又不可能說謊,再說也沒必要說謊。
胡佑民問:“江河集團怎麽到了這個地步?這樣下去,垮掉是早晚的事,他們就不著急嗎?”
“有什麽可急的?上市公司很難垮掉,業績不好可以st、sst,第二年財務報表做個假,又可以混幾年。”
“實在不行了,可以重組啊,管他真重組還是假重組,弄一次又可以混幾年,重組玩不了,還可以賣殼呀,隨便賣幾十個億。”
“隻要公司不黃,可以不斷從股市套錢,這就是為什麽那麽多公司打破腦袋想上市,一個資不抵倒債的空殼都能值那麽多錢。”
胡佑民算是開眼界了,資本市場還可以這麽玩!難怪有人說:吃力的不賺錢,賺錢的不費力。
他原想和龍江河聊聊的,現在看沒有必要了。人家對自己的事門清,龍江河不可能和整個特權階層為敵來幫他,他還沒那大的麵子。
和李輝又閑扯了一會,兩人才分開。他感到有些累,和洪建明上樓開了二個房,早早休息了。
可躺在床上怎麽也睡不著,腦海裏盡李輝剛才說的事。他幹脆起床,坐到沙發抽起煙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