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180
字數:5446 加入書籤
《一類超w- 代數權空間維數有限的不可約模》。
洛葉看著這片論文, 心裏十分滿意,這篇論文涉及了幾乎抽象代數的所有主要分支,光是查資料都十分麻煩,尤其是洛葉在中間著重看了許多環論的主要書籍,把對這個分支的了解提高到了和群論差不多的水平,這才把這篇論文的最終框架搭建完成。
可最終框架搭建完成後,還需要不斷的刪減內容,尋求最佳方法來解決這篇論文。
在旁人看來, 在開學最初的光芒四射後, 她最近開始沉寂了起來, 沒有什麽耀眼的事跡。
對於常春藤俱樂部每周的活動,她也甚少出席, 不過有了之前的牛血社事件, 讓所有成員都對她十分寬容, 而且知道她常年泡在圖書館, 閱讀那些艱澀的資料, 他們堅信她絕對會在本科就做出讓人震驚的成就,對於優秀的人, 他們總是分外寬容的。
凱特比之前更為頻繁的和洛葉在圖書館碰麵, 兩人常年霸占閱覽室的一個固定位置, 她手上的《倫理學》終於換了, 用她的話來講, 那本書她終於吃透了, 換了一本更厚的哲學書。
和《倫理學》難度不相上下的德國古典哲學——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據說在康德寫這本書的時候,曾經把原稿拿給自己的朋友的看,堅持最長的一個朋友也隻看了一半,堅決的把書還給了他,表示再看下去,要神經錯亂了。
而凱特看的還是德文原版的,英語和德語都是日耳曼語係,一個句子可以帶上很長很長的從句,而在步句上,德語長句子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本書就是用這種長句子組成,具體長到什麽程度——這一頁已經要完了,而這個句子卻還沒有寫完,你讀了五分鍾看不到一個句號。
而學哲學是繞不開康德的,在哲學界有句話叫,在沒有讀懂康德之前都是一個孩子,當之無愧的哲學界巨人。
凱特是個很理想有目標的少女,為了研究透康德的哲學理論,也開始了漫漫的閱讀文獻之路,而康德和數學的聯係大概就是維度了。
用洛葉的話來講,“——像是四維物體在三維空間上的投影。”
就是這句話吸引了凱特的注意力,她現在對解析幾何所知甚詳,不說具體做題,隻說各種理論,就是數學係不專攻解析幾何的都比不上她。
可到了維,lie理論她又變成了一個菜鳥,積極的來找洛葉要書單,並且希望她多給她解釋一下她這句話的意思。
“……我們有過很多超立方體研究,可以用數學來建立四維概念,甚至更高層次,我們甚至可以借用計算機做幾百維的研究,但是從感性上,我們永遠沒有辦法感知什麽是四維,我們看到的也隻是投影。而康德不是認為‘物自體’經過‘先天形式’加工的得到表象嗎?”
她一邊說一邊寫在紙上寫公式,凱特已經放棄看懂她寫的東西了,這些東西對她太艱深了,符號都沒有認全,隻是好奇的問道,“你論文還沒寫完嗎?”
她記得洛葉是從開學就開始寫論文,為了這篇論文查了無數資料,她還在讀《倫理學》的時候她就在寫,“是很難嗎?”不然怎麽會寫這麽長時間?
“不是很難,框架已經寫完了……”最難的地方已經過去了,她遲遲沒有往下寫,不是因為陷入了僵局,而是——
“我最近在研究ov·mikhael的扭結猜想。”
在寫一篇論文的時候忽然生出了無關這篇論文的靈感是很正常的,越高難度的論文越是如此,畢竟這意味著看更多的資料,誰知道哪些資料戳中了你的心。
凱特,“格羅莫夫?俄羅斯的嗎?”
她沒有聽過這個名字,可是從這個名字裏聽出了更多,饒有興趣的道,“他很厲害嗎?”
... “是很厲害。”
格羅莫夫求學的時候正是蘇聯數學最鼎盛的時候,當時頂尖的數學論文全都俄文,逼的當時的數學家都開始學習俄文,後來來美國求學,在伯克利擔任教授,再後來成為了法國高等科學研究院的數學教授,本身更是已經拿到了終生成就獎。
他是當之無愧的幾何學大師,解決了無數的經典難題,riemann流形的浸入及嵌入問題發展nash等人的工作.他引入格羅莫夫不變量聯係幾何與拓撲,明曲率接近於0,直徑有界的流形一定是冪零流形.除3維情形外,曲率介於兩負值之間,體積有界的流形隻有有限多種。
而格羅莫夫扭結猜想就是他所有研究成果的一個,到現在還沒有被解決掉。
洛葉主攻抽象代數,不代表她樂意喪失幾何這個基本盤,無論怎麽說,幾何學都是她的根基,在主攻抽象代數來寫論文的時候,她也不會忘記來看幾何學相關知識,而非常巧,在普林斯頓眾多藏書中,洛葉翻到了一本筆記,筆記沒有署名,上麵寫著對格羅莫夫研究的一些想法,以及他的扭結猜想的嚐試解決辦法。
他發表的辛流行的偽全純曲線使得辛幾何辛拓撲煥發了新的熱情,可以說當前研究的幾何學熱門理論,而扭結猜想就是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研究。
而非常去巧,洛葉以前也研究過,不,不應該說的研究,隻是之前很偶然的想到過,在看到那本筆記後,洛葉塵封的記憶全都悉數回來了,結合自己的這篇論文,她有了新的想法。
所以她十分順便的研究起了扭結猜想,準備用代數的方法來解決。
可以說到現在為止,她已經順利找到了思路,現在正在撰寫第二篇論文,她準備寫完後一起投遞出去。
這些理論凱特是聽不懂的,卻不妨礙她雙目放光,“聽起來很有意思。”正因為聽不懂才有意思啊,不然她為什麽要研究哲學呢?
“預計什麽時候可以寫完?”
洛葉道,“月底差不多了。”
“如果發表了務必告訴我一聲,我要買來一本好好研究。”
而且到那個時候她差不多應該已經能看到一部分了……吧?
而達裏爾最近也應該是也在寫論文,跑到圖書館的次數越來越多,每次都是眉心緊縮,似乎在被什麽事情困擾,他比凱特知道的要多一些,看了一眼洛葉的草稿紙大約就猜到了一些她最近的目標。
他選擇的方向是偏微分方程,和洛葉選擇的主攻方向完全不同。
他們兩個人坐在一起也沒有什麽可討論的,而洛葉也從來不覺得他們熟,隻要達裏爾不主動說話,她絕不會主動開口,而讓她意外的,這種情況下達裏爾居然還能雷打不動的坐在她的不遠的位置。
凱特有一次過來,看他們的兩個相處的情形嘖嘖稱奇。
趁著一次達裏爾不在,她低聲道,“你們好歹也是同班同學啊,都沒有交流過嗎?”
“有啊。”
凱特興奮了,“交流什麽了?”
“mor獎。”
洛葉語氣平靜,“他問我願不願意賭誰先拿到這個獎,我覺得沒意思,拒絕了。”
凱特:“……”這無語不知道是對洛葉的還是對達裏爾的,有一瞬間的風中淩亂,深呼吸一口氣,詢問道,“這是什麽獎項?”
她現在知道了數學界中一些知名大獎,比方說拉馬努金,菲爾茲,科學突破獎,可是這個獎項卻不太熟悉。
“獎勵數學本科生的獎項。”
每年頒發一次,從全美的大學中選拔,每次獲獎人數隻有一人。
競爭者可不僅僅是普林斯頓,還有哈佛,斯坦福,mit等各個名校的競爭者,這算是一個數學界的入門獎項,而且...每一個人隻能獲得一次,獲獎者大都是大三大四的學生,甚少有人在大一大二這個階段就拿到了這個獎項。
、
而達裏爾已經盯上這個獎項。
凱特若有所思,“我相信你一定能獲得。”
也不是因為她和洛葉熟就偏幫她,而是她真的相信自己這段時間對洛葉的了解。
這些不過是插曲,洛葉在完成了大半工作後,終於脫離了以圖書館為家的狀態,到了月底順利的把這兩篇論文投遞了出去。
在她重新恢複了上課的時候,薩納克教授就注意到了她,在洛葉交上次留堂的作業時,就詢問道,“洛,你的論文寫完了?”
她曾經去跟薩納克教授提出了暫時不上課的申請,洛葉道,“是的,我已經投遞了出去,等著結果。”
薩納克教授,“希望一切順利,我記得是抽象代數相關的,如果發表了,不介意可以拿給我看一下,當然如果你現在有底稿,我現在也可以給你看一下。”
他的水平非常高,如果讓他看了論文,而找不出來大的毛病,洛葉可以提前知道這兩篇論文的命運了,洛葉道,“我現在沒有帶,我回去用郵箱發給你。”
實際上在寫完了這兩篇論文後,洛葉並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她說的本科主攻,是想在本科的時候就做出來一番成績,這是成績還要是按照她的標準來的。
她慢條斯理的道,“事實上,教授,我最近對sphere packing產生了興趣,想嚐試做下八維結構體,但是我現在缺少一些工具,教授您可以幫忙下嗎?”
sphere packing 可以稱作晶體結構理論,也可以叫做圓球堆集,如果做出所有維度的空間結構,是一個重要猜想的重要進展,可是到現在為止已經過去了200多年,進展依舊不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