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208
字數:5247 加入書籤
在洛葉成為博士生後, 她的博士生導師換成了愛德華·威騰,剛剛在代數幾何領域掀起了驚濤駭浪的洛葉在眾人的驚訝的視線當中, 把領域換成了數學物理。
——這隻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 從數學角度來看, 洛葉研究的主要對象還是微分幾何也就是黎曼曲麵。
對此,她的研究生導師德利涅教授並沒有任何意見——她既然能在暫時放棄群論後一年內就在代數幾何領域完成這樣的成就,那再次轉換了領域後依然可以。
她這樣的天才就是給她充分的研究自由。
凱特把一本雜誌放到洛葉眼前,悠悠歎了口氣,“想不到我第一次上新聞是因為你。”
雜誌的第一頁就是洛葉獲獎的照片, 旁邊是洛葉在被記者采訪時說的那段話, 這段話極富有哲理性,這段話流傳出去後, 跪拜大神的都表示洛神很有哲學家的風範,而後麵也有隨機采訪普林斯頓同學對洛葉的印象。當然,洛葉在本科時都和同學甚少打交道,屬於久聞其名, 不見其人的那種, 在采訪中同學也表示了這一點, 還都肯定的表示如果想偶遇洛神,圖書館是最有可能的地方。
洛葉在校內為數不多的幾個還算親密的朋友都有所提及, 凱特就是其中之一,在看到凱特的資料後, 記者仿佛明白了洛葉那段話為什麽會具有這麽多的哲理性, 因為她好友是哲學係的啊!
凱特本身就屬於哲學係的天才, 可以說也非常具有話題性,她悠悠道,“等我讀碩士的時候,你已經要拿到博士學位了吧?”
洛葉:“如果你想,你可以很快畢業。”
凱特道,“那多沒意思——”
她就喜歡學校的氛圍,所以她要按部就班的一步步的畢業。她現在拋棄了康德,又開始研究尼采的哲學——權力意誌。
尼采短暫的一生充滿了悲劇,他生前寫的書無人問津,本人也默默無聞,而在他瘋了之後,財富和榮譽接踵而來,而他死後,他的理論被希特勒利用融入了納粹主義,二戰後,尼采名聲掃地,本人被訂上了恥辱柱,可實際上他本人反種族歧視者。
而對於尼采本人,哲學界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在曆史上,有一個叫尼采,他認為自己是太陽。”
然後他瘋了。
而凱特自然也不是忽然開始對尼采產生了興趣,準備深入研究一番,而是洛葉最近在看的書的封皮上,就寫著一段經典的對白。
愛因斯坦:玻爾,上帝不擲骰子。
玻爾:愛因斯坦,別去指揮上帝去怎麽做。
最後一句是尼采式宣揚——
愛因斯坦的上帝已經死了。
這是一本量子物理相關的書,講的正是在愛因斯坦和玻爾爭執還沒有出結果的時候,讓勝利天平傾向玻爾的那個著名物理實驗——阿斯派克特實驗。
洛葉在決定在博士生研究數學物理後,又把之前的一些資料找了出來準備再深入研究一番。
凱特其實是非常好奇洛葉看的內容的,她是借閱過《時間簡史》《淺談量子物理》這樣的書的,在她看來,比起來數學公式,量子物理更具有哲學性。
可是隔行如隔山,凱特決定換一個問法,“洛葉,你認為愛因斯坦的理論偉大在哪裏?”
愛因斯坦無疑是到現在為止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雖然在量子物理上,他跌了一跤,可這不能否認他的偉大,他的廣義相對論影響力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愛因斯坦還是普林斯頓的著名校友,凱特研究過他的理論,生平,評價,可是這都不足以讓她真的明白這到底偉大在哪裏。
就像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個理論特別牛,雖然我們一點也看不懂,也無法理解。可凱特想知道更具體的一點。
洛葉想了...想,“牛頓曾經試圖解釋過物體下落和行星運轉的原因。”
“萬有引力?我知道他曾經把這個力當做是上帝的推力。”
在晚年,牛頓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其實他最開始就是個非常虔誠的教徒,他研究物理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破解上帝遺留在人間的密碼,以此來靠近上帝。
“他設想的物體是在空間中運動的,認為空間一個巨大的容器,一個能裝下宇宙的大盒子,也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框架,所有的物理在裏麵做直線運動,直到一個力使得它們的軌道發生了彎曲。”
而這個空間——也就是這個巨大的容器到底是什麽,牛頓並沒有給出解釋。
“之後的法拉第,麥克斯韋發展了電磁場理論。”一種無處不在的真實存在,可以傳遞無線電波,可以布滿整個空間,可以振動,可以波動。
“愛因斯坦最開始隻是對電磁場理論感興趣,後來他想明白引力場是如何運作的,以及怎麽用方程對其描述,再後來他想到了廣義相對論的核心觀點,引力場不是彌漫在空間當中,而是它本身就是空間。”
也就是牛頓假想那種那個無窮大的可以裝下宇宙的容器。
“這個理論讓宇宙學變的非常簡單,這就是它的意義。”
在這個理論之前,宇宙學是非常神秘的,不,應該說空間,時間都是非常神秘的,仿佛獨屬於造物主的世界,而這個理論把造物主徹底的拉下了神壇。
空間也是物質,是構成世界的物質之一,可以彎曲,波動,變形的真是實體。我們周圍的空間不再是無堅不摧的堅硬框架,而是一個巨大容易變形的軟體動物當中。太陽因為其巨大的體積讓周圍的空間扭曲,地球繞著太陽旋轉也是在這個扭曲傾斜的空間中進行。
而如何描述這個扭曲傾斜的空間呢?
“高斯最先計算出了二維曲麵公式,黎曼這個公式推廣到了三維乃至更高維度的曲麵上。”後來也就成為黎曼曲麵了。
“在黎曼的公式當中,任何一個彎曲的空間的特征都可以用數學量來表示,也就是黎曼曲率,後來愛因斯坦把黎曼曲率和物質的能量等價起來。”也就是空間在有物質的地方會發生彎曲。
洛葉的聲音似乎在這一刻變的意味深長了起來,“——除了這些,你應該也知道,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但說明了空間可以扭曲,時間也可以彎曲。”
“或許有一天可以根據這個公式研究出時間機器呢。”
凱特若有所思,“時空悖論嗎?”
這個悖論是說如果你穿越到了過去殺死了你的祖母,你到底還會不會存在。
洛葉道,“從我的個人角度來看,這個時空悖論應該不存在。”
“怎麽說?”
“時空是一體的,從我們的角度來說它們是近乎永恒的,我們在其中不過是螻蟻一樣的存在,時間因為強烈的能量而扭曲,空間也會跟著完全扭曲,這樣的扭曲比核武器爆炸還要驚人,在這樣的扭曲當中,人是不可能繼續存在的。”
用魔法側的觀點來說,如果時間是一條奔流不止的長河,所有的命運全都在這條長河當中,奧澤爾大陸誕生以來所有的因果線命運線匯聚在了其中,從某種程度來說,它就是奧澤爾大陸本身,試想一下,如果這條朝前奔湧的長河在前方爆發了激烈的能量,迫使這條大河回流,整個奧澤爾大陸因果線,命運線全都要錯亂了,這也就意味著奧澤爾大陸要崩塌了。
時間的主幹流絕對不可以逆轉。
實際上就算是神也不可能逆轉時間的主幹流,如果“支幹流”把它從主幹流分離出去,就可以嚐試這種逆轉了,而一旦從主幹流上分離出去,那這個人的“命運”“時間”已經不再受主幹流的支配。
但是這隻是他...一個人的,和其他人無關。
他要殺他的祖母,而他被剝離的命運支流是沒有他祖母的。
換句話來說,在主幹上逆轉時間是不可能的,神也不可能,而在支流上他的命運和時間,他的影響不會拓展到主幹流上。
而如果是一個人在不剝離主幹流的前提下,穿梭於命運長河之中,回到過去,或者是到達未來的某一個時間點,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隻是旁觀,而不是改變。
那這就是時間之神的權柄了,跳出長河,目光落在未來或者是過去,亦或者把某個人的命運時間線剝離出來。
假設洛葉也可以剝離一段時間線,並且可以讓它閉合起來——一段支流,它的時空並不會那麽的堅硬,這並不是不能做到,那裏麵的人就可能永遠的困在這個密閉的時空內。
這裏說的並不是某個人的時間線,而是某個空間的時間線,讓這個空間的時間線扭曲閉合,假設開始切割的時間點是淩晨,成功切下來的時間點是一點,用強烈的能量讓一點這個“點”和淩晨“點”連接起來,那在這個密閉的時空內,永遠就是淩晨到一點的時間,而如果人在這裏麵,他經曆的會是這個密閉時空內零點到一點發生的一切,來回無休止的循環。
可是從又從某種程度來說,洛葉切割的隻是這個空間的時間線,而非是他的時間線,這個空間的時間停滯在了一個小時內,不會往前流動,可是困在裏麵的人命運線卻在命運主幹流當中。
再說的明白一點,這個困在其中的人會在無休止的循環中看著周圍的一切和他們剛剛被關進來的時別無二致的景色,一點點的衰老死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