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新書《求醫》

字數:7227   加入書籤

A+A-


    穆瓊當初給《留學》寫這麽一個結局, 不過是想到了朱婉婉和穆昌玉。

    他想讓朱婉婉知道,她以前的遭遇不算什麽,隻要她自強自立,不要放棄自己, 未來就有希望。

    他更想穆昌玉知道,好男人該是什麽樣子的, 將來擦亮眼睛, 找個愛重她的人。

    但現在, 很多人從中看出不一樣的結果來了,更有人對這個結果非常不滿。

    大煙館裏, 有人把手上的《大眾報》燒了, 罵江振國是個瞎子。

    那樣失了貞潔的女人,以前長得好,娶回家當個姨太太也是可以的, 但現在臉都毀了, 還娶什麽娶?

    更有一些老學究大罵樓玉宇, 覺得他這麽寫,實在是有傷風化,更覺得這種書, 女人決不能看。

    但也有更多的人敬佩江振國的心胸和為人, 將結局反複觀看,甚至還有一些女人, 拿了紙筆就開始給樓玉宇寫信。

    能寫出這樣的的樓玉宇, 一定是一個深情之人!

    陳老板就是個普通讀者, 倒是沒想那麽多,雖然他也覺得娶個毀容的女子不太好,但江振國既然喜歡,那娶了也就娶了。

    更何況這女人,也有些了不得。

    “老張,這女人也是個人物啊!能狠下心毀了自己的容貌的人,做什麽做不成?”陳老板道。

    但張掌櫃並不理會他,依舊看著手上的報紙。

    “你在看什麽?”陳老板問。

    “看樓玉宇的新書。”張掌櫃道,說完就長歎了一口氣。

    “他新書寫的是什麽?莫非是江振國娶了老婆之後的事情?”陳老板來了興致:“快給我講講。”

    張掌櫃搖頭:“他的新書跟《留學》沒關係……我看完了再給你講。”

    張掌櫃說完,便又認真看起來。

    《留學》這寫的不錯,但張掌櫃看了,其實並無太多感覺。

    他這輩子經曆過太多,到了這歲數,就隻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那些救國之類的事情,已經不去想了。

    自家人的日子都顧不好,哪裏還顧得上別人?

    可是,樓玉宇的新書《求醫》,卻讓他有種在看自己的生活的感覺……他也是《求醫》裏的一個小人物。

    李榮華擔心《留學》登完之後,大眾報的銷量會下降,就在刊登了《留學》的結局的這一期的大眾報上,刊登了穆瓊的新書《求醫》。

    之前李榮華看了《求醫》隻想歎氣,但他卻也承認,這是一部好,還是一部能把人心給牢牢揪緊的好。

    穆瓊寫《留學》的時候,是以江振國為主角,緊緊圍繞江振國來寫的,但《求醫》不同,他的寫法和這時的相似,沒有圍繞單個主角寫,而是寫了很多人。

    《求醫》的開篇,寫的是上海附近的一個小村子。

    天寒地凍的日子裏,村裏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得了黃疸。

    孩子的娘正在坐月子,看到孩子連奶都不吃了很著急,想送孩子去鎮上,找個大夫看看,但婆婆卻說孩子得黃疸,放放血就好了。

    然後,孩子的娘就看著婆婆請來一個會治黃疸的老太婆,給了兩個雞蛋讓她給孩子放血。

    針紮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血流出,孩子的母親眼前一片血紅。

    她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生孩子時的情景。

    她頭一次生產,見紅之後正手足無措,就被婆婆領進了柴房:“阿拉屋裏沒有多出來的被頭,被儂弄髒,就沒被頭蓋了!”

    因為不能弄髒被子,寒冬臘月的,她不得不在柴房裏生產。

    柴房裏連根蠟燭都沒有,她什麽都看不見,就隻肚子抽疼的感覺格外清晰,痛得她恨不得暈過去,她盼著有人跟她說...說話,但那些人全都聚在柴房門口聊天,就是沒人理會她。

    都說她是頭一胎,沒那麽快。

    在那些議論裏,她受不住喊起來,反被訓斥了一頓,說她不會忍,太不消停,小心沒了力氣生不下來。

    來看她生孩子的人,還在議論著,哪家的女人就是命不好,生孩子生不下來,最後產婆把孩子挖出來的時候,不小心把她的腸子也挖了出來,就那麽硬生生沒了命……

    她不敢喊了,在黑夜裏疼得渾身抽搐。

    幸好,她命好。掙紮了一晚上,孩子生下來了。

    故事的第一段,到這裏就沒了,而所有看這個故事的人,心都是提著的。

    樓玉宇極為擅長寫細節和心理,他的讀起來,好像那一切就在眼前一般。

    比如這會兒,張掌櫃就仿佛親身經曆了那個女子的生產,同時,他還克製不住地擔心孩子起的狀況來。

    孩子……會沒事嗎?

    女子中學。

    李珍瑤哭了一場,就發現報紙上竟然還有樓玉宇的新書。

    她心裏一喜,當即看了起來,卻不想竟看得刺骨寒冷。

    書裏這家人的生活,跟他們家截然不同——書裏的那家人很窮,連床多餘的被子都沒有,但她家不一樣,她家有的是錢。

    但有些事情,又好似是一樣的。

    她的姐姐生產之時,她去了,然後就看到她的姐姐在屋裏痛苦地哭著,三姑六婆卻在產房外閑聊。

    她姐姐遲遲不能生下孩子,她提議要送去醫院,但她姐姐的婆婆不同意,覺得女人都要生孩子,根本沒必要送醫院。

    她姐姐也是命好,生下了孩子,但她知道,有很多女人死在了這個鬼門關。

    這世道……

    震旦大學。

    鄭維新和孫奕堯等人,也看到了樓玉宇的新書。

    他們是男人,但看著這,卻也體會到了書裏的女子的恐懼和害怕,他們還想起了義診時遇到的諸多事情,想起了馮小丫。

    這書不如《留學》好看,但更揪人心。

    而看了這樣一個故事,他們都慷慨激昂不起來了。

    穆瓊今天一大早就起來了,起來之後,他先給朱婉婉和穆昌玉複習了昨天的功課,然後又給她們布置了一些作業。

    沒有拚音和字典,朱婉婉穆昌玉兩個人沒辦法自己認字,但當她們認的字多了,一些簡單的文章卻也已經可以看看,看不懂的,記錄下來問他就行。

    因此,他給她們布置的作業,除了練字,主要就是看文章。

    他讓她們看讀者給他寫的信,又讓她們去讀報紙。

    教學結束之後,一家三口開始吃早飯。

    他們家以前都是吃泡飯的,但自從穆瓊在平安中學當了老師,有了穩定的薪水,朱婉婉就又大方了一些。

    再加上她擔心穆瓊吃少了沒力氣講課……這些日子,她都不用剩飯來做泡飯了,而是做炒飯吃。

    先炒兩個雞蛋,然後把幾大碗剩飯放進去,小火烘烤著把飯炒熱,再放點醬油……

    裹了豬油醬油,散發著雞蛋香味的蛋炒飯,穆瓊一個人就能幹掉兩大碗,然後再喝一碗豆漿。

    豆漿是穆昌玉拿著家裏的鍋子去附近做豆腐的人家買來的,買回來之後可以放蔥花醬油吃鹹的,也可以放糖吃甜的。

    穆瓊一般都是吃鹹的,朱婉婉和穆昌玉倒是更喜歡吃甜的。

    吃過早飯,穆瓊就帶著一個用布袋子裝好的搪瓷杯子出門了。

    搪瓷杯子裏,是朱婉婉昨晚上給他留開的菜。

    他們家昨晚吃了紅燒肉和炒青菜,今天的杯子裏,就放了半杯子的炒青菜,外加一大塊紅燒肉。

    ...   平安中學中午是提供免費的米飯還有湯的,穆瓊帶上菜,中午再去拿點米飯,一頓午飯就解決了。不想吃冷菜的話,把搪瓷杯子交給馮小丫,馮小丫還會幫著把菜給蒸熱了。

    平安中學離他們的住處,走路要半個多小時,穆瓊一直都是走的,就當鍛煉身體了,另外,這一路走過去,他還能順便想想劇情。

    而今天,穆瓊才走到半路,就聽到報童在嚷嚷著:“賣報了賣報了!《留學》大結局!一定不要錯過啊!上麵還有樓玉宇先生的新書《求醫》!”

    “樓玉宇新書首次刊登,看到就是賺到!”

    穆瓊看到報童宣傳的這麽賣力,叫住他就買了一份大眾報,打開看了看。

    大眾報把頭版拿來刊登《留學》的結局了,而第二版,刊登的就是《求醫》。

    穆瓊對自己的了然於胸,略看了看,就收起報紙繼續往平安中學走去。

    他讓魏亭還有學校的老師不要把他是《留學》作者的事情告訴學生,免得這些學生惦記著別的,不好好學英文,而傅懷安也沒跟人透露這事,因而雖然那些老師已經知道他是樓玉宇了,學校裏的學生倒是並不清楚。

    穆瓊進了學校,就看到教室外有學生擠在一起看大眾報,但沒人來找他。

    他的馬甲,還是捂得挺緊的。

    穆瓊進了辦公室,就聽到學校裏國文老師道:“穆瓊,你竟然給了《留學》這麽一個結局!”

    “這結局不好嗎?”穆瓊笑了笑。

    “其實也挺好的,就是有點想不到。”這位國文老師姓盛,名叫盛朝輝,他年紀也不大,如今不過二十出頭。

    他家挺有錢的,上麵還有四個哥哥,他也就落了一身輕鬆,平常想做什麽就能做什麽,便是來這所中學當老師,一個月賺的錢不夠家裏一天花用的,他家裏人也沒意見。

    甚至於,他家裏人還覺得,當老師已經是個不錯的職業了。

    這位盛老師,他還跟人合辦了一個雜誌。

    那雜誌專門用來刊登一些教育有關的東西,比如某位老師自己寫的教案之類,又或者講要怎麽教育學生之類……可惜登的都是一家之言,有用的東西不多,因而雜誌印出來了,不怎麽賣得出去,甚至隻能拿來送人。

    他那雜誌,是月月虧錢的。

    相比之下,他當老師好歹不會虧錢。

    “我也是沒想到會這樣。”又有人道:“說起來,今天一大早,我母親就看了這故事了,然後直說樓玉宇定然是個癡情種,還說誰能嫁給你,就有福了……我都不好意思告訴她,樓玉宇其實才十六歲。”

    “我倒是跟我夫人說了樓玉宇的年紀。我夫人總說樓玉宇多好,我便告訴她,樓玉宇比她兒子還小一些!”辦公室裏年紀最大的化學老師道。

    這位化學老師曾是清末的秀才,後來喜歡上了化學物理,千方百計自學,最後竟是學得不錯。

    隻是他到底是半路出家的,算不得太好,也就隻能在中學教教書了。

    眾人說了一通,免不了又說起了《求醫》。

    “你的新故事,寫的原也是常見的事情,但看著,偏就能把人心揪成一團!”化學老師又道。

    盛朝輝也道:“小穆寫的文章,跟我以前看的都不相同,裏麵細節許多,而正是這細節,讓人看了之後,好似親身經曆了那一切。”

    “這孩子會如何?”又有人忍不住問。

    “你們應該不會想知道。”穆瓊道。

    穆瓊這話,相當於就是告訴別人這孩子的下場了,辦公室裏為之一靜。

    這部《求醫》,恐怕看起來不會輕鬆。

    而這,恰恰又是如今這社會的真實寫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