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工廠

字數:5651   加入書籤

A+A-


    霍英近來非常忙, 但即便如此, 他還是關心著自己弟弟的, 自然知道傅蘊安最近和穆瓊已經漸入佳境。

    現在看到穆瓊和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聊的高興, 也就有點不高興, 即便他很清楚, 穆瓊跟這人肯定是沒關係的。

    “穆先生,好久不見。”霍英笑著跟穆瓊打招呼。

    大概是天很熱的緣故,霍英沒有穿西裝,而是穿了一件挺寬大的長袍,雙手都被罩在袖子裏。

    而他一出現,那些工人的目光, 就都落在他身上了。

    這些工人對穆瓊等人是崇拜,但對霍英……他們都快把霍英當神了。

    畢竟他們如今的這一切, 都是霍英給他們的,霍二少, 那可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啊!

    “霍二少,好久不見。”穆瓊也笑著打招呼。

    霍英跟穆瓊打過招呼, 又去跟魏亭盛朝輝打招呼, 而打完招呼, 他的注意力便又回到了穆瓊身上:“穆先生, 我最近一直在看你寫的《流浪記》, 也看了你主編的教育月刊, 都非常好看,很有教育意義, 我還推薦給了我的父親。”

    “能讓二少喜歡,是我的榮幸。”穆瓊聞言道,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有些驚訝——霍二少竟然把他的推薦給了霍大帥?!

    “你太謙虛了。”霍英又寒暄了幾句,然後看向宋彥秋:“穆先生和我們工廠的這個工人熟識?”

    霍英並不是平易近人的人,他雖然近來住在工廠這邊,但從來沒來工人住的地方看過,也從沒跟這些工人聊過,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

    宋彥秋還是第一次這麽近距離地看到他,一時間非常激動,身體都微微顫抖。

    穆瓊道:“也不算熟,今天是第二次見。他的學問不錯,當工人有點可惜了,二少,教育月刊編輯部缺人,不如讓他去我那裏工作?”

    宋彥秋現在表現挺好的,但如果他能把人帶在身邊觀察一段時間,那也就能徹底放心了。

    “穆先生,我就是因為缺人手才花錢培養他們的,你還是不要跟我搶人了。”霍英笑道。

    霍英都這麽說了,穆瓊當然不再堅持,畢竟宋彥秋現在這樣也挺好的。

    霍英見狀,又道:“幾位,要不要看看我的工廠?”

    大家當然是要看的。

    這樣大的工廠,除了穆瓊,其他人從沒見過!

    霍英聞言,當即喊了一個管事帶路,然後一起去看工廠。

    霍英的工廠有很多家,這會兒,有幾家已經開工了。

    大家進的第一家工廠,是一家生產雨靴的工廠。

    這裏生產的,就是那種黑色的橡膠雨靴,這會兒工廠裏大部分地方都空著,但中間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雙高筒的橡膠雨靴。

    穆瓊在一些影視作品裏,時常見到這樣的雨靴,現實中也曾看到環衛工之類的穿這樣的雨靴,但他自己倒是從未穿過。

    當然了,他是很想要一雙的——穿布鞋大雨天走路,實在不怎麽舒服。

    而這時,霍英身邊的一個管事捧起這雙雨靴,自豪地說了起來:“這鞋子是用橡膠做的,完全不漏水。現在全國,就隻有我們這裏能生產!”

    他說了很多,穆瓊也意識到,在自己看來應該是廣大勞動人民穿的雨靴,在這個時候,還是奢侈品。

    參觀了雨靴廠,他們又去了紐扣廠。

    這裏放著一台機器和無數的蚌殼,還有人在操作機器,他們從蚌殼上切出一顆顆指甲大小的圓片,再在圓片上鑽出一個個孔洞。

    “我們買了好幾台機器,正式開工之後,每天能生產數千枚紐扣。”那管事又一次自豪的說。

    這做紐扣的蚌殼,就是最常見的河蚌的蚌殼,做出來...的紐扣是白色的,一顆顆並不大,但正好可以用在襯衫上。

    現代這樣的紐扣基本是用塑料做的,一塊錢能買一大把,但這時候的紐扣,怕是不便宜,所以數千枚應該也能賺不少了?

    看過紐扣廠,他們又去看了一些別的工廠,其中就包括紡織廠麵粉廠。

    這些工廠擱現代,興許一些家庭小作坊都比它來的大。

    但他們在這個時代,卻已經是最厲害的了。

    穆瓊挺感慨的,但他對這些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他會跟著讚歎,但很難發自內心地喜歡這些再簡單不過的機器。

    他隻想看生產青黴素的工廠,可惜的是,那樣的工廠,霍二少肯定不會給他們看。

    而且……這工廠現在應該也還沒用上——青黴素還不能批量生產。

    宋彥秋是那些工人裏麵最出色的,之前穆瓊對他另眼相看不說,霍英也很看重他,甚至讓穆瓊不要跟他搶人,管事的就把他也帶上了。

    大家一起參觀麵粉廠,魏亭等人在驚歎麵粉的細膩的時候,穆瓊幹脆就跟他聊了起來,問了他的家人的情況。

    宋彥秋毫不設防地把自己家裏的情況說了,又說自己的薪水,明天就會捎回去:“二少真是好人。”

    被宋彥秋覺得是好人的霍英眉頭微皺。

    他確定穆瓊跟這個宋彥秋沒什麽關係,但他也發現,穆瓊對這個宋彥秋很關注。

    他找來管事,問了幾句,最後等穆瓊等人參觀完離開,他又把宋彥秋叫了來。

    宋彥秋被帶到霍英麵前的時候,霍英正躺在一張藤編的躺椅上抽煙,吐出一個個眼圈來。

    宋彥秋覺得二少實在厲害,這抽煙都抽的跟別人不一樣,同時,他也有些惶恐,不知道霍英找他要做什麽。

    “你問過管事,管事的說你認字,做事也勤快……讓你做工人確實委屈了。”霍英道。

    “不委屈……”

    “行了,不用說虛偽的謙虛話……你以後就跟著老張去做事吧!”霍英道。

    宋彥秋並不知道老張是誰,有些茫然,但霍英已經揮揮手,讓他離開了。

    霍英說的老張,是霍英手底下一個專門負責采買各種東西的管事,現在霍英在上海這邊開工廠,要采買的東西很多,他那邊也就非常缺人。

    看到霍英送來的宋彥秋不僅年紀輕輕學問不錯,還對霍英忠心耿耿,他當即決定要好好栽培。

    隻是做他們這活兒,是要天南地北到處跑的,以後一年不見得能在上海待一個月……張管事當即表示,宋彥秋走之前,最好先把家裏人安排好。

    他給了宋彥秋一百元錢,又給了宋彥秋四個大兵,然後道:“你的工友不是要回爐縣送錢送東西嗎?現在這事交給你辦,你帶著錢和這四個人回去,一路的吃飯住宿全部由你來安排,回來的時候,你再給我買點爐縣當地的特產回來。”

    這是要曆練自己呢!宋彥秋激動地應了一聲,帶著人回家鄉去了。

    宋彥秋那邊的事情,穆瓊並不知道。

    他這會兒正有些無奈——盛朝輝真的太能花錢了!

    他和盛朝輝剛剛宴請了平安中學的老師吃飯,沒過兩天教育月刊收回一大筆錢,盛朝輝又說他們應該設宴,請上海這邊的中小學校長,還有其他雜誌的主編編輯,以及親朋好友之類一起吃個飯,慶祝教育月刊辦得成功。

    此時酒店的酒席,一般是三四個銀元一桌,還不算煙酒,而這麽多人算下來,肯定要個十幾二十桌。

    一下子,又有一大筆錢花出去了。

    教育月刊每個月雖然賺的錢不少,但除去房租和給員工的薪水,除去搬家時買家具的錢,再加上給平安中學的錢還有這酒席錢,這兩個月怕是剩不下什麽。

    ...

    但這樣的酒席,卻也是不能不辦的。

    穆瓊雖然不愛交際,但他很清楚,這樣的交際對他們有利。

    就是如此一來,他少不得缺錢,盛朝輝那裏的一千大洋更是短時間裏還不上。

    穆瓊看了看自己麵前的新城月刊,決定開自己的第三個馬甲,寫書賺錢。

    這個馬甲,他暫時就隻讓鄭潤澤知道,相信鄭潤澤應該不會告訴別人。

    至於這個馬甲寫什麽……左右是馬甲,不如就想寫什麽寫什麽,還能跟人打打筆仗,罵罵人。

    這兩天有人在報紙上罵天幸,他特別想回罵。

    穆瓊這麽想著,直接在紙上寫下了“當官”二字。

    其實對於思想什麽的,穆瓊依舊是不太會寫的,他很少看那種大部頭的哲學書,因為從小不上學的緣故,政治課之類的課更是不曾聽過。

    但短篇散文之類,他還是會寫的,這次他寫的就是個很有諷刺意味的短篇。

    穆瓊上輩子看過很多案例,這時找了一個,進行藝術加工之後,便寫了起來。

    他故事寫的,是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一心想要當個好官,卻當不成,最終同流合汙的故事。

    這個時代的官場就是這樣,有時候你就算想要當個好官也當不成。

    樹根都爛了,還能指望葉片是綠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