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國內輿論

字數:2879   加入書籤

A+A-




    洛璟瑜聞言,寒著臉瞪了楊聰一眼,不過她人漂亮,雖然是冷臉瞪人,卻依然美不勝收。 楊聰卻依然渾不在意,這位中年成熟穩重的中年男人還露出享受的神態,好似他就等著洛璟瑜對他做這個表情。 洛璟瑜了解了向南的意圖後,便一心想利用網絡輿論,她首先運營,炒起輿論,讓公眾去關注新線的賬目不透明,以此引申到發行的潛規則等問題。 新線的反擊在她的意料之中了,而且新線財大氣粗,擅長運營,一旦反擊,輿論勢必逆轉,這也在她的意料之中,不過她還是猜錯了。 她之前預測,一旦輿論一邊倒的時候,向南以及跟向南相關的勢力應該會出手的,可是自從這件事爆發以來,除了吃瓜群眾和一些蹭熱度的自媒體公關號參與了進來之外,真正的影視圈導演或者製片人,一個發聲的都沒有。 目的沒有達到,洛璟瑜便打算放棄輿論上的爭論了,司法官司從來都不會受到輿論影響的,對於律師來說,真正的主場是在法庭。 而且現在輿論一邊倒,也並不是壞事,網絡上雖然魚目混珠,各類階層的人都有,大部分人都喜歡捕風捉影,人雲亦雲,但是也有少部分人會理智地思考並發現真相,新線的運營和水軍無休止地抹黑會招致這部分人的反感。 聞一照一直低頭擺弄著ipad,好似沒有參與會議,他突然出聲問道:“向南那邊沒有什麽反應嗎?還有雲端傳媒,是叫這個名字吧,看來我們的計劃要落空了,小師妹那邊也沒有消息嗎?” 洛璟瑜苦笑道:“本來就知道這塊骨頭難啃,不然哪裏輪得到我們。向南那邊不用指望了,他打這場官司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錢,隻是想引發輿論對電影發行不透明的關注,將電影發行的潛規則和不透明暴露在公眾目光下,促使更多的電影人站出來給發行發施加壓力。雲端傳媒不用指望了,法律上這家公司跟向南沒有關係。” 她停頓了一下,別了一下頭發,繼續說道:“小師妹說多倫多那邊的同事對影展的信息諱莫如深,她也問不到那邊的進展,我也不好逼她,她畢竟有她的立場。” 楊聰朝椅背上一靠,問道:“向南昨晚突然打電話給你,真的沒有其他的意圖,單純隻是讓你幫忙看一份合同,完全沒有過問官司的事?” 洛璟瑜肯定地點了點頭,她早就將那份合同發給另外兩位合夥人了,合同隻是一份再普通不過的版權轉讓合同。 聞一照放下ipad,歎道:“看來這30%的傭金不是那麽好賺的,我們是孤軍奮戰啊。” 楊聰若有所思地說道:“看來這向南還有些心機,並不像媒體說得那麽不堪啊。其實這個官司就是一個坑,到目前為止,他的目的其實已經達到了,後麵官司輸贏,他已經不在意了,要是贏了的話,反而是他賺大頭,想想就憋屈啊,我們什麽時候吃過這個虧啊……” “這句話不要記錄。” 洛璟瑜先轉頭對記錄會議的文秘叮囑了一句,然後皺眉對楊聰說道:“不要忘記了公司的守則,任何場合都不能說客人的壞話。” 楊聰苦笑道:“我錯了,我認罰。” “嘟” 聞一照麵前的ipad響了一下,他立刻點開,這是他特別關注的人發微博了,近期他唯一設置特別關注的人便是為向南工作哪位小師妹了。 【看到網上又有很多人又在黑我老板,作為一個有愛心有良心有善心的員工,我不得不站出來說兩句了。鑒於網上很多人說我老板的電影票房都很差,我覺得有必要幫回顧一下我老板拍過那些電影。下麵是幹貨,姐姐我有料的時候,從不嗶嗶。向南,你再不加工資會失去我的。】 微博下麵附了一張照片,那張照片是一份統計表哥的截圖,記錄了向南所有電影的投資金額和最後盈利情況,從數據來看,全部都是盈利的,唯一虧損就便是《奇跡》,而且還是大虧。 這條微博發出去後,很快就被大量轉發,評論更是半小時超過了20萬,可見擴散之快。 畢竟向南跟新線的官司正在熱點上,而向南這邊除了最開始一條微博之外,一直都沒有動靜,所以這條微博一發...出去,立刻就熱點,還上了熱搜。 “我去,之前還沒有發現,向南每部電影都過億啊。” “《奇跡》也過億了,不過是虧一個億,看著都心痛,一個億啊,可以買多少倆自行車……” “要啥自行車,我隻想問問七號到底開不開會?” “樓上都眼瞎嗎?《活埋》是什麽鬼,什麽時候上映的,投資兩百萬,票房5870萬,我去,當全國人民是傻子嗎?” “哈哈,目測應該是ps忘記刪除,可憐,小姐姐這回一定會被開除的。” “就這水平也想給向南洗地,笑死人了,本年度娛樂圈最大的烏龍……” “吃瓜了,吃瓜了,剛剛去廣電局官網查過,確實有《活埋》這部電影,導演還真是向南,居然一點風聲都沒有,應該是沒有拍吧,不過這票房怎麽來的?” “樓上的都是眼瞎嗎?請注意《活埋》票房的貨幣符號,好像是美金,5870萬美金是多少華幣啊,這個逼裝大了……” …… 正當向南被全網嘲諷的時候,有神通廣大的網友居然將多倫多電影節的參展影片名單發出來了,並在全景展映單元名單裏一部電影名字上圈了一個圈。 輿論瞬間嘩然,風向一下就變了,吃瓜群眾立刻就轉變思維,又開始幫向南說話了。 要知道自從向南和新線的官司曝光之後,新線起初被全網黑,畢竟那份宣發成本表是站不住腳的,而且新線沒有按照合同發行《奇跡》也是事實,再不時有人暴露發行行業的潛規則和賬目不透明,讓新線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和自責。 連最開始一副無所謂的黃泰明也不禁焦頭爛額,不得不認真應付,於是新線的運營和水軍便入場了,輿論很快就逆轉了,新線熟悉發行行業,抹黑向南的論點很迎合普羅大眾的思維。 “好電影是絕對不會被觀眾忽略的,電影的最終票房是由觀眾決定的……” “電影的票房不行,不去反思自己的問題,反而找發行索賠,向南要是贏的話,便是始作俑者。那以後搞不好有電影會找影院索賠,找觀眾索賠,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華夏人信奉儒家思想,任何事最開始都喜歡從自己身上找缺點,所以新線的反駁迅速獲得了網民的支持,再加上還有其他的爆料說向南破產,缺錢之類的,於是這場官司在普羅大眾眼中變成了向南想錢想瘋了了訛上了發行方新線。 正當輿論一邊倒,向南被黑成想錢想瘋了無賴,烏雲下的小鹿這條帶幹貨的微博宛如一把利劍,將新線用無數的謊言和抹黑堆積在向南身上的汙垢一下切開了。 “不是說向南的電影質量不行嗎?這一千萬投資,獲利3億,什麽情況,某人臉被打腫了吧。” “成本1.5億的《奇跡》獲利1一千萬,成本1000萬的《活埋》,可以獲利近3個億,小學生都能看出問題來,看來國內的發行不是一般的黑啊。” “《奇跡》應該不是個例,建議有關部門介入調查一下,這些垃圾嚴重製約了華夏電影的發展。” “太黑了,發行方100%盈利,製片方承擔100%風險,太奇葩了,世界上居然有這樣的生意,求帶……” …… 而隨著更多關於多倫多影展的信息被多倫多當地的華人爆出來了,隨之一起的還有很多關於《活埋》電影的英文報道,看到《活埋》被那麽多的外媒讚揚,國人一下沸騰了,這簡直就是揚我國威啊。 而當魔都日報將《活埋》入選多倫多電影節最高榮譽觀眾選擇獎提名的消息刊登出來後,瞬間將輿論推到了頂點。 向南儼然成為華夏電影的未來,之前的全網黑,不存在的。 “你說什麽,我抹黑過向南,我怎麽不記得了。 呃,對不起,我隻有七秒的記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