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宰輔的沒落
字數:1688 加入書籤
柳澄江費了不少力氣,才在太子身邊安插上自己的人——劉皓嶺,作為太子的另一位講學師傅。
按說天成帝駕崩之後,柳澄江作為輔政之臣,朝中諸多支持者,新帝那裏又有“自己人”劉皓嶺,繼續把持相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萬萬沒想到,小皇帝不喜歡他。
宏武帝雖然年幼,卻誌存高遠。他不滿意柳澄江隻一味哄他父皇高興,不為國家做長遠考慮。麵對不斷強大起來的真國,如果自己一味貪圖安樂,不思進取,早晚被真國蠶食掉。
當柳澄江現風頭不對,想啟用“自己人”劉皓嶺,在皇帝麵前為自己說話時,卻現這個“自己人”不好用了。
為了扭轉局勢,維護自己的地位,現風向不對的柳澄江積極掉頭,向小皇帝靠攏。
小皇帝想要推進改革,振興國力,他便嚐試製定改革條款。
天成十二年六月,柳澄江將雲進同提為戶部侍郎,由他輔助另一位親信,戶部尚書錢海銘,在全國範圍內勘察土地,製定改革條款,以期理清土地管理混亂,增加財政收入,為擴軍增防奠定財政基礎。
雲進同本就是戶部員外郎,對於土地兼並深有了解,很明白土地兼並,不利於生產力的展,而且很多私自開墾的田地,並沒有登記在冊。他自家祖產就有近千畝田地,朝中同僚家中所兼並的土地更不用說。
這場改革涉及利益之爭,必得緩緩圖之。雲進同與上司錢海銘商議後,根據現有的弊端,製訂了相對和緩的改革措施,呈給柳澄江,柳澄江看起來不錯,便呈給皇帝。
可是即使這柔和的改革計劃,也觸及了土地擁有者的利益。沒有人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即使柳澄江、錢海銘、雲進同有這個覺悟,可是柳澄江麾下的很多擁護者都不買賬了。折子呈上去,皇帝也不買賬照這個改革法,要實現自己的宏圖大誌,要到何年何月?
柳澄江是兩麵不討好。皇帝不支持他、朝臣也不支持他。皇帝甚至暗示他,主動讓出相位。宰相混到這個份上,不下台是不可能了。
即便柳澄江不願意輕易放棄,果決的小皇帝不給他猶疑觀望和準備的時間,他不想再等。
於是,天成十二年九月,不知是皇帝暗中指示,還是朝中有人望風使舵,第一封彈劾書呈在皇帝麵前,被開刀的卻是雲進同。奏疏說他改革不利,置百姓於水火,希望皇帝懲戒雲進同。
雲進同這幾年在柳澄江的照顧下升遷很快,讓人眼紅,而且又主持了得罪很多人的土地改革,但這並不是重點,這封奏疏是為了借雲進同,把柳澄江拉下水。
有了第一封彈劾書,皇帝下令調查,雲進同被“請”進大理寺。第二天各類彈劾雲進同、錢海銘、柳澄江的奏疏紛至遝來,彈劾柳澄江的奏疏最多。
柳澄江不知真是年紀大了,還是看低了小皇帝的決心和手段。雲進同被問話時,他竟還以為是小皇帝誤會了改革,解釋清楚就好了,可是現實卻急轉直下。本來彈劾他的是不顧民生,改革弊病的問題,很快又波及到結黨營私,貪汙受賄,欺上瞞下等等。柳澄江的問題越來越多,以黨羽名義被抓人也越來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