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章:拜師門

字數:3932   加入書籤

A+A-


    “義父想太多了。”雲樹伸出小手,揉著嚴世真的太陽穴。“我本就是要長大的。而且做這些事,我很有成就感啊。”

    嚴世真不語。

    “義父,放心,我不會做不知輕重的事的。”雲樹說著這樣的話,可是並沒有抬眼睛看著嚴世真。

    嚴世真心中歎氣,“明日去看你師傅,不需要義父陪著嗎?”

    “義父忘了?明天您還要為眉兒的益生堂義診呢!”雲樹道。

    “喔,我給忘了。”

    “義父累壞了,眉兒送義父回去休息吧。”

    “兩天後我們就走了,你要不要抽時間去看看黎歌那臭小子?”

    “嗯,自然是要去的。”

    翌日一早,張元送嚴世真去了益生堂。

    雲樹看著雲帆將孟管家準備的禮物安置在馬背上。一邊安置還一邊不放心道“公子,您騎馬出門真的好嗎?”

    “沒事。”

    雲樹又看看忙碌的院中人。後天就要離開這個,她從出生就生活其中的院落,心變得沉重起來。她看不下去了,從門房手中接過馬韁,翻身上了棗紅小馬,催馬前行。

    她的心裏亂糟糟的,是對這熟悉環境的不舍,還是對未知前路的恐懼?他想到父親母親,想到義父,想到黎歌,想到益生堂,想到雲宅諸人的安置,想到李維翰。

    現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埋故紙堆的日子,簡直太幸福了。現在的她,覺得一顆心,有些不堪重負了。

    每做一件事,都要前後思量,考慮到每個人的想法和感受,做出最合理的考量。不叫親近之人擔心,努力表現出男孩子與成人的姿態,努力讓人信服自己。可即便如此努力的去做這些,骨子裏仍是稚嫩,一不小心,就把事情搞砸。

    就像那萬安堂的掌櫃拂袖而去。第一次,一個人被她惹生氣,在她麵前摔茶盞。她咬牙告訴自己不能退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以後的日子,便隻有前路,沒有退路。

    一路上,雲樹都想著心事,不說話。雲帆也隻是默默引著路。

    城外已經是一片熏染的春意,但沉浸在思緒中的雲樹並沒有現。

    “公子,我們到了。”雲帆提醒道。

    “嗯?到了?這麽快?”雲樹從思緒中醒過來。

    “不快了,我們差不多走了一個時辰了。”

    雲樹剛要說話,卻被眼前的景致迷住眼。

    秦如梅並不住在城中,而是在城外置了宅子。雲樹的眼前,樸拙的石板蜿蜒前鋪,被一條清明小溪攔住,溪邊千枝萬枝馨黃的迎春花,順著小徑,一路引到院門口,門旁還有一株虯勁的老梅樹,緊緊含著花苞,映著小巧別致的屋舍,極具意蘊。遙見院後好一片青竹林,風拂過,簌簌作響,掃盡煩憂。

    雲樹下馬,走上小木橋,小橋似不堪重負般,嘰嘰扭扭撒著嬌。

    雲樹隻覺心境煥然一新,情不自禁道“秦師傅竟然住在這樣一個世外之地!這小橋也好有意思。”

    木門吱呀一聲打開,一個婆婆走出來,“是誰來了?”

    雲樹見有人出來,慌忙停下來,走上前行禮道“學生雲姝,前來拜見秦師傅。”

    那婆婆走近打量,“不對啊,老頭子明明說他教的是雲家小姐。”

    雲樹看這婆婆年紀似與秦師傅相當,又對秦師傅用語親昵,便乖巧道“師娘好。為了出門行事方便,雲姝穿了男裝,讓師娘誤會了。”

    雲樹形貌俊俏,風采非凡,又很是知禮,師娘一見就很喜歡,笑道“早起就聽枝頭喜鵲叫,不想真有貴客來。雲小姐,快進來。”

    說著抓住雲樹的手進門。

    雲帆將馬兒拴在橋頭的樁子上,抱了禮物跟進來。

    師娘進院便喚道“老頭子,你看誰來了?”

    秦如梅一身簡單的布袍,手裏攥著本書,從屋內轉出來。

    “師傅好。”雲樹躬身行禮,仰起頭的時候,秦如梅笑了,“姝兒,你怎麽穿了男裝出來?”又點點頭道,“你這裝扮,倒與歌兒有些像。”

    “老頭子,姝兒大老遠的來了,你就讓人家在院子裏站著說話啊?”師娘嗔怪道。

    秦如梅笑著對雲姝招招手,“進來吧。”

    雲樹從雲帆手中接過禮物,捧與師娘。“這是姝兒孝敬師傅,師娘的一點心意。姝兒慚愧,受教於師傅多年,而今才第一次登門。”

    “這不是來了嗎?來了就好。”師娘接過禮物,“快進去吧,我給你們煮茶。”

    雲樹行了一禮,跟著秦如梅進屋。

    “可是家中有事?”秦如梅見她比年前瘦了一大圈,原本柔圓的臉龐,生生顯出骨骼的輪廓,一身男裝,舉止間多出些果決。有些驚訝她短時間內的巨大變化。

    “正月初二,母親去了。”

    秦如梅一愣。雲夫人的重病,很大一部分是受癡情所累,如今這結局,本也是意料之中,可是如今從雲姝口中說出來,仍然有些心驚。

    “姝兒這些日子忙於家事,為了方便,便換了男裝,化名雲樹,對外隻稱自己是雲姝的孿生哥哥。”

    秦如梅歎了口氣,拍拍雲樹的肩膀,“你小小年紀,不容易啊。”

    雲姝低聲道“其實,姝兒今日來,是來向師傅辭行的。我要送父親母親回老家,入土為安,並未父親母親守孝三年。以後,怕是不能再受秦師傅教誨了。”

    “姝兒啊,師傅一直可惜你是個女孩子,讀書再好,也無法參加科考,可是,如今聽說你以後不再讀書了,師傅仍覺心痛。”

    “師傅對姝兒的教誨,姝兒一直感喟於心。這些日子能把家事理清,師傅多年的殷殷教導功不可沒。姝兒以後也會多讀書的,隻是不能在師傅跟前接受教誨了。”

    “能夠學以致用便好。”

    “這是姝兒的心意,感激師傅多年的教導之情。”雲樹捧上銀票。

    “你上次送我回來時,封的已經足夠了。”

    “姝兒感激師傅的教導,乃肺腑之聲,絕非空言。還望師傅收下姝兒的誠心。”

    秦如梅見雲樹說的懇切,便不再推脫。

    “姝兒在東大街上開了間藥鋪,叫益生堂。如果師傅不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