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對未來的規劃(為風雨神洲打賞加更)

字數:3730   加入書籤

A+A-


    丁華張羅著要去燒水泡茶,結果卻見梅誌軍已經從灶房裏拎出了一隻熱水壺。

    丁華道了謝,又熱情地邀請梅誌軍兩口子到他們那邊兒去坐著嘮嗑兒。

    梅誌軍知道他們還要打掃衛生歸置東西,當下便以還要去賣豆腐為由拒絕了。

    丁華拎著熱水回了東屋,不一會兒又拿著十塊錢走了出來。

    他是來給梅雅麗送壓歲錢的,安頓好丁華老娘之後,丁華媳婦兒就第一時間去找了十塊錢出來,讓丁華拿給梅雅麗做壓歲錢。

    之前佘玉芬給了他們那對兒女一人五塊錢,丁華媳婦兒這是一下子就把這個禮尚往來的人情給補回來了。

    佘玉芬笑著替梅雅麗謝了丁華兩口子,然後又端了一盤瓜子、一盤花生、一盤蘋果、一盤凍梨給丁華他們一家子。

    丁華跟他媳婦兒沒口子的道謝。

    他們剛回來,家裏沒什麽東西可以招待丁華的堂哥,佘玉芬送的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那就是及時雨。

    時近正午,丁華媳婦兒正要去菜市場買些菜回來做午飯,梅誌軍就已經送了一瓶白酒、二斤五花肉、二斤排骨、一隻雞、一條魚、十個雞蛋、一大塊豆腐並一筐子菜蔬過來。

    丁華媳婦兒翻了翻,發現那筐子裏頭放的是四個土豆、一棵大白菜、兩個圓茄子、兩個大辣椒、一個包心菜,滿滿當當的,著實不少。

    她也沒跟梅誌軍客氣,接過裝菜的大筐,她笑著邀請梅誌軍和佘玉芬跟他們一起吃午飯。

    梅誌軍忙擺手拒絕,“我們家的飯都已經做得了,再說下午我們兩口子還要做豆腐呢,喝醉了耽誤幹活兒。”

    佘玉芬正從鍋裏往外盛米飯,聽到梅誌軍這麽說,她忙在一旁點頭附和,“是啊,嫂子,你那一大家子就夠你忙活的了,我們就不給你添亂了。”

    丁華媳婦兒又勸了一陣子,見兩人實在堅持,她隻好放棄了邀請他們一起吃飯的這個想法。

    等到丁華從電廠回來,丁華媳婦兒已經快手快腳的做好了八個熱騰騰、香噴噴的菜。

    丁華手裏也拎了一瓶酒,看到梅誌軍和佘玉芬已經開始幹活兒,他明顯愣了一下,“你倆咋這麽早就做上豆腐了?”

    梅誌軍當然不會說他們是為了錯開丁家的飯點兒,所以提早了一個小時吃飯。

    他直起腰對丁華笑了笑,“這不是想著早點兒做完了還能留點兒時間收拾東西嘛。”

    丁華一拍大腿,“嗨,你這是急個啥?就算你們不在這幹活兒了,咱這親戚裏道的,六哥難道還能害怕你們兩口子多住幾天是咋的?”

    梅誌軍忙擺手,“不是怕六哥你攆我們走,是我們家裏也有一大堆活兒等著要幹。我這不是尋思著快點回去,也好買點兒種子化肥啥的嘛。”

    丁華早就聽程玉峰說了梅家的奇葩分家方式,聞言他不由一臉同情的拍了拍梅誌軍的肩膀,“我有個表叔在市裏開店,賣的就是這些。等會兒我給玉峰打個電話,讓他抽空兒帶你去看看。”

    梅誌軍大喜,忙一疊聲的給丁華道謝。

    丁華又拽他進屋一起吃飯,梅誌軍死活不肯答應,兩人撕吧了好一會兒,丁華這才不無遺憾的自己進了正屋的門。

    下午四點多,丁華的堂哥開著車一個人走了。

    他臉色有些紅,顯見是喝了些酒的,不過好在喝的不多,開車還不至於撞了什麽人或者什麽東西。

    在這個年代,尤其是在d市這樣的邊遠小城市,酒駕基本沒什麽人查,所以那些開車的人偶爾也會在明知道自己還要開車的情況下跟人喝酒。

    給電廠送完豆腐,梅誌軍就回到了丁華家幫著佘玉芬收拾東西。

    他們要帶走的東西不多。

    在台子村弄到的那些野兔、山雞,沒來得及賣掉的大部分都被他們送了人,剩下的兩隻,這兩個多月也都被他們給吃完了。

    至於佘鳳霞硬塞給他們的五斤五花肉、一壇豬油、一桶葵花籽油,肉他們已經吃完了,油他們也用掉了大約三分之一。

    剩下的三分之二,梅誌軍和佘玉芬已經商量好了要送給丁華兩口子--他們在這兒幹活的兩個月裏,丁華媳婦兒醃的鹹菜、酸菜被他們吃掉了一小半,不留點兒東西補償一下,他們心裏過意不去。

    還有他們自己買的鹽、醬油、醋等其他調味品,佘玉芬也全都歸置好了,準備送給丁華媳婦兒。

    第二天上午,九點多的時候,程玉峰開著他的那輛農用三輪車來到了丁華家。

    他是來接梅誌軍和佘玉芬的,不過他也給丁家的老太太送了一箱牛奶和一百個雞蛋。

    這些東西都是佘鳳霞準備的,對待親戚,佘鳳霞一向是細致而周到的。

    丁華兩口子幫著梅誌軍他們將大包小裹搬上車,然後又熱情地邀請他們以後有了時間再來他家做客。

    梅誌軍也反過來邀請了他們——雖然他現在連自己的家都還沒有呢。

    一群人有說有笑的嘮了一小會嗑兒,程玉峰這才開著他的三輪車離開丁華家。

    丁華兩口子一直站在門口目送他們離去,直到再也看不見他們乘坐的那輛三輪車,丁華和丁華媳婦兒這才相偕回了自家院子。

    等見到了佘鳳霞、程繼科等人,梅誌軍和佘玉芬又被盤問了一遍程玉峰已經問過的那些問題。

    佘玉芬笑逐顏開,眉眼彎彎的跟佘鳳霞等人分享自己的喜悅,“錢一共掙了差不多六百塊,應該足夠我們買種子、買化肥的了。等忙過春耕,我跟誌軍再出去找點兒錢回來,這樣我們就可以趕在秋收之前蓋個小房子住了。”

    在他們台子村,蓋房子可不會請基建隊,所有參與建房子的大工(技術工)、小工(純勞動力),全都是本村或者鄰村的村民。

    他們也不會問主家要工錢。

    大家遵循的,還是最質樸的互幫互助原則。

    今天你家蓋房子我來幫忙,以後我家蓋房子你再去幫忙,而主家要做的,就隻有管來幫工的人中午、晚上兩頓飯。

    所以,蓋房子的人家,唯二花錢的地方就是買玻璃、木頭和瓦片,以及請來幫工的鄉親們吃飯。

    至於其他東西,石頭、稻草之類的他們可以就地取材,土坯磚他們可以自己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