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重男輕女是傳統(為推薦加更~)
字數:3765 加入書籤
梅誌忠一臉尷尬,“你以為我想啊?這不是你嫂子一起來就發現家裏沒吃兒了嘛!”
“啥?”梅誌軍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雅麗她奶不是拿了半袋子小米給你嗎?”
雖然他私心裏一直認為趙慧英隻拿了半袋子小米下來實在是摳的可以,但梅誌忠自己都沒說什麽,梅誌軍自然就更加不會在梅誌忠的好日子裏跟趙慧英吵架了。
“米沒了。”梅誌忠苦笑著丟下這麽一句,然後就跟著房東的兒子去搬麵了。
梅誌軍忙跟過去幫忙,聞聲從屋裏走出來的佘玉芬也抱著梅雅麗跟去了放麵的小倉房。
謝絕了房東兒子的幫忙,梅誌忠和梅誌軍每人搬了一袋子白麵,往梅誌忠租住的房子那邊走。
路上,梅誌忠壓低了聲音對梅誌軍道“雅麗她奶一大早就要走,你嫂子留她吃飯她死活不肯留,那時候我就該想到的。”
梅誌軍一臉黑線,“那你就沒看到她把米袋子扛走了?”
梅誌忠苦笑一聲,“我哪知道那是我家灶房裏的那個米袋子啊?這幾天忙得我,我連灶房都還沒進過呢。要不是你嫂子說,我還一直以為她跟誌鳳帶走的那袋是她給小三兒(梅誌明)準備的口糧呢。”
頓了頓他又一臉苦笑,“可不就是她給小三兒準備的口糧麽,你看這不都直接帶走了,生怕我跟你嫂子吃上一口。”
為了不給大兒子、大兒媳吃,寧願早飯都不吃就背著糧食口袋走,趙慧英對自己血脈至親的這份“精明”也是沒誰了。
兄弟倆將麵袋子扛進廚房,鄭娟忙去做疙瘩湯給大家當早飯吃。
佘玉芬放下孩子就去幫忙,梅誌忠和梅誌軍則苦著臉站在院子裏說話。
“得虧你給我帶了兩袋子麵,不然我跟你嫂子今天就得喝西北風兒了。”梅誌忠哀歎連連,“你說老太太她咋能這樣呢?這不是在你嫂子麵前下我的臉嗎?”
梅誌軍也跟著他歎氣,“之前我說不願意跟她住一塊兒,省的吵起來,你還覺得是我多想,現在知道了吧?娶了媳婦兒你就不是她兒子了。”
梅誌忠哭笑不得的看他一眼,“後來我不是聽你的,讓你們一家三口兒住到隔壁房東大爺家去了嗎?你咋還記著這事兒啊?”
梅誌軍斜睨著他,“我能不記著嗎?我可是被你狠狠罵了一通!什麽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啊,什麽母子哪有隔夜仇啊,什麽她就是嘴上厲害啊,什麽”
“得,得,得,都是我的錯,我知道自己錯了還不成嗎?”梅誌忠趕緊舉白旗認栽。
他現在無比後悔自己的嘴賤。
他就不該幫著趙慧英說話,就不該趁著隻有他們哥兒倆的時候給梅誌軍上政治課。
問題是他也沒有想到,趙慧英竟然真能過分到這種地步。
梅誌軍從小跟梅誌忠形影不離,哪能看不出梅誌忠在想些什麽,他冷哼了一聲,“這就是刀子不割到誰身上,誰就不知道疼啊。”
梅誌忠黑臉一紅,“誌軍啊,哥哥真知道錯了,你就別擠兌我了。”
梅誌軍這才作罷。
“對了,我還沒有問你呢,她奶到底有沒有給你出衣服被褥錢?”
梅誌忠一臉懵,“衣服被褥錢?啥意思?”
梅誌軍心裏有了底兒,他睨著梅誌忠慢慢說了一句,“她滿村子跟人說,她把你結婚要用的衣服被褥都折成錢給你了。”
梅誌忠一臉黑線,“你信?”
梅誌軍聳聳肩,“這不你信嘛!”
梅誌忠捂臉。
他這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對,這是什麽破比喻。
他幹咳兩聲,“你覺得她要是給了我錢,我能穿這身衣服結婚?還有我家的枕頭、被褥,除了你嫂子的那隻枕頭是新的,其他的我都隻是換個了麵兒,裏頭的該是啥都還是啥呢。”
梅誌軍拍拍他的肩,“你現在手裏不是有錢了嘛,扯幾尺布、買幾斤棉花,讓嫂子沒事兒的時候做兩套新的吧。”
梅誌忠垮下肩膀,“那兩百塊錢我都已經花出去一大半兒了。之前擺酒的三十塊錢,還有湊彩禮的一百塊錢,我都是跟人房東大爺借來的。你給了我那二百塊錢,我立馬就拿去還了人家了。”
雖然還剩七十塊錢,可過日子難道不要錢?
就他每個月的那點兒工錢,不省吃儉用,這日子能過得起來才怪!
梅誌軍聽的一臉黑線,“那就做一套。總不能你們結個婚,你連套新被褥都不準備。”
梅誌忠抹了把臉,“成吧,到時候我讓你嫂子做套新的。”
梅誌軍猶豫片刻,到底還是沒忍住問了梅誌忠一句,“我嫂子娘家那邊兒,就啥也沒給自己閨女準備?”
梅誌忠四下瞅瞅,見鄭娟還在灶房裏,這才放下心來小聲兒跟梅誌軍咬耳朵,“你嫂子有四個娘家兄弟,如今三個都娶了媳婦兒,早就把家裏榨的精窮精窮的了,哪裏還有錢陪送閨女。”
梅誌軍眉梢高高挑起,“他們這地兒的人家不都挺有錢的嘛,怎麽娶個媳婦兒就精窮精窮的了?”
“嗨!你是不知道,他們這兒的人家,嫁閨女不光彩禮要的多,而且還要求小夥子家給起磚瓦結構的大院子。三間正房、六間廂房、兩間門麵房,你算算這加起來都多少錢了!”
梅誌忠邊說邊搖頭,“你嫂子她姐,還有她自己,她家這倆閨女的彩禮錢全都被她爹拿去給小兒子建房了。”
他沒說的是,女方沒有任何陪送的財物,這是他跟鄭娟一家早就講好的。
若非如此,鄭娟也不會放著本地人不嫁,反倒嫁給他這個啥都沒有的外地窮小子了。
尤其,他家還有趙慧英那麽一個賊不省心的婆婆在上頭壓著。
梅誌軍聽得眉頭直皺。
他倒不是對鄭娟的父母不滿——在他們這兒,重男輕女是傳統,雖然女兒在家裏也不是一點兒地位都沒有,但地位的高低卻要完全看她攤上了個啥樣的父母。
像佘玉芬,她哥哥弟弟都能念書,唯有她,必須留在家裏下地、做家務。
再像鄭娟,為了給兒子娶個能看過眼的勤快媳婦,她爹甚至不惜把自家閨女低嫁,隻求不用陪嫁財物到閨女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