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端午

字數:3763   加入書籤

A+A-




    換好衣裳梳了頭,雙環望仙髻上插著青黃相間的鬢唇。鬢唇上的珠翠流蘇輕輕搖晃。本就姣美的麵容敷了一層薄薄的胭脂,便如三月初開桃花。

    走出屋子,院子裏的才人們已經三三兩兩的攜手而去。如今後宮主事的隨侍梅淑妃,但端午節的宴依舊設在先皇後的含涼殿中。

    溫青梧將出門,便看到高琴琴跟著郭茵茵等人一起攜手說說笑笑地往宮門走去。餘光觸及溫青梧,高琴琴轉頭看了眼她,很快回過頭繼續往前而去。

    溫青梧拉了拉胸前的衣襟。

    “才人,可不能拉了呀!”柳葉在一旁趕緊提醒。絹絲本就順滑,再拉都要把衣服給拉散了。

    溫青梧放下手,看了眼胸口,耳根子紅了紅。

    留吉跟在後頭,關上門。

    “溫才人,要不要一起?”旁邊傳來俏生生的聲音。

    聽到聲音,溫青梧轉頭看去。隻見兩個少女攜手而來,身上穿著跟她形製無二的襦裙,不過顏色不同。一個是柳黃色,一個綰色。

    身著柳黃色襦裙的少女對著溫青梧笑道:“我是看你沒那麽討厭了才邀你跟我們一起的。”

    “如意!”旁邊的綰色少女拉了拉柳黃色少女的半臂,對著溫青梧歉意地笑了笑,眼角的淚痣平添了一抹風情:“如意年少,溫才人不要跟她一般見識。”

    溫青梧端著身子看著兩人,眉眼淡淡,沒有出聲。

    見溫青梧不言語,那淚痣少女也不再多說,著溫柔地道:“要是溫才人不棄,可以跟我和如意一起去含涼殿。”

    溫青梧掃過兩人渾圓的胸前,回頭斂起眼中的羞色:“不用了。”說罷,她提著裙子朝著宮門口先一步而去。

    “你看,我便說她不會跟一道。”徐薔收回目光,嗔了蕭如意一眼:“偏你要上來問,白找了個沒趣。”

    蕭如意不在意的笑了笑,拉著徐薔的手跟了上去。

    “你有沒有發現,她感覺,完全不同了呢。”蕭如意偏著頭問徐薔。

    徐薔任由蕭如意拉著出了大福宮的門,隨口道:“從落水後,不就說過她性格大變了麽?”

    “不是性格。”蕭如意搖了搖頭。

    “那是什麽?”徐薔看著蕭如意詢問。

    “我也不知道什麽。”蕭如意無奈地搖搖頭:“反正感覺就是不同了。”

    “比如?”

    “比如……”蕭如意思慮半晌,看了眼徐薔,道:“就比如,她以前囂張的時候,我見過她的眼神,是那種很凶的,就是很凶的。不僅僅是跋扈的凶,那種特別狠的。

    如今雖然平日淡淡的,也寡言了。但給人的感覺,就少了那種狠。那種很凶的狠。”隻有看不懂的平靜。

    “沒有人惹到她,怎麽會有狠色?”徐薔失笑:“現在誰敢沒事惹她。”

    蕭如意聽著,點點頭:“好似也對。”

    命婦拜完梅淑妃之後,都安置在了含涼殿中。外朝官員安置在前麵的紫宸殿中,由皇上帶領。

    天周男女大防並不嚴,貴族女子更是多瀟灑不羈。

    外朝官員們的拜見,用光祿寺提供的膳食。約莫過了未時才能到蓬萊殿中觀舞作樂。

    比起外朝,後宮的諸位嬪妃和內外命婦便舒服多了,在偌大的含涼殿中,遊戲也好,歌舞也罷,歡笑連連。

    晚膳前外朝官員和外命婦離宮之後,皇上會帶領未出閣的皇子回到後宮,在後宮中與後宮眾妃用晚膳。

    拜見完梅淑妃,溫青梧變做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她隻是一個小才人,位置靠著殿中正位上的梅淑妃很遠。誰也沒有在意她。她也不需要在意什麽。

    坐定在位置上,溫青梧目光掃過大殿。今日來的外命婦都是五品以上的,宗室內命婦和宮中公主也不少。偌大的含涼殿裏坐了許多。

    掃了幾眼,溫青梧才將目光落在坐在淑妃左下首的女子身上。

    女子頭戴九尾鳳釵,身著大紅色鈿釵禮衣。

    正紅隻有太後和中宮皇後能穿,大紅是正一品宮妃能穿的。除了宮中妃嬪,便隻有太子妃能穿。皇後三服有鈿釵襢衣,太子妃三服有細釵禮衣。

    太子妃蘇錦禮姿態端莊地坐在淑妃旁邊,對比其他眾女恰到好處的微笑,她的麵色顯得有些清冷。看著是個孤高的。此時正靜靜地看著殿中的歌舞。

    溫青梧收回了目光。

    歌舞盡後,梅淑妃陪著年紀大一些的命婦在殿中說話。大公主李麗帶著年紀小一些的女眷和宮妃到了含涼殿外的敞地上作樂。

    含涼殿位於皇宮的中軸線上,敞地旁是種花珍花奇卉的園子,再往旁邊是太液池,殿中有通往湖上的九曲回廊。回廊盡頭是一座亭子。

    看著坐在梅淑妃旁邊的蘇錦禮對梅淑妃說了什麽後,也站起身子跟著年紀小一些的往含涼殿外出了去。

    雖然溫青梧是宮妃,可年紀比起低一輩的太子妃來說,還小了兩歲。

    她今年十五,蘇錦禮卻有十七了。

    溫青梧起身,跟著眾人走了出去。

    “老規矩啊,壺呢?快些抬上來啊!”有身著鵝黃色抹胸襦裙,頭戴白玉笄的少女在一旁興奮地喊到。

    溫青梧站在人群之後,看了眼說話的少女,目光便轉到了蘇錦禮身上。

    太監們抬著幾個大小不一的壺來,有近有遠的擺開。右邊的三壺壺口尤為小,卻遠。最右邊那壺隔得最遠,中間還立了一塊矮屏風。

    無鏃之矢放在擺好的案上。

    襄城大公主李麗站在人前,待所有東西擺好了,這才拍了拍手,道:“雖然大家都知曉規矩,不過我還是再講一次。

    投壺之禮,需將箭矢的端首擲入壺內才算投中;要依次投矢,搶先連投者投入亦不予計分;投壺時由樂工奏樂。按禮該奏瑟曲《狸首》,但《狸首》已失傳。今可用琴曲《鹿鳴》替代。投壺動作應與節奏相和。

    由每組司射計分。大壺長箭一分,中壺長箭二分,常壺長箭三分,矮壺長箭四分。若是短箭中,則上述所有再加一分。若是輕箭中,則額外加二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