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馬文升與焦芳入閣

字數:3826   加入書籤

A+A-


    吏部尚書馬文升從昨夜回去後就連夜修訂了考成法,然後就隻睡了一個更次,但他依舊是精神飽滿,第二天也就是今日就趕去了吏部與焦芳一起聯合文選司做對考成法的最後修訂。

    而吏部的官員也都很是積極配合馬文升和焦芳的安排,因為他們都知道馬文升和焦芳是即將入閣的人,甚至隻要內閣原三閣臣一退,馬文升就即將成為首輔。

    而馬文升和焦芳自己也這麽認為,因而都是躊躇滿誌,甚至馬文升也覺得自己一定會當上首輔,一改大明首輔自李賢以後閣臣隻能從清流翰林出的陳規。

    除此之外,兵部尚書許進也同馬文升一樣,對兵部武官的考成方式也連夜做了修訂。

    因而當司禮監的傳奉官來宣布三人進宮時,三人都以為應該是內閣劉健等人辭官的奏疏到了,他們應該是進宮聽旨入內閣辦事的,所以三人依舊還是很興奮的。

    朱厚照直接在司禮監召見了這三位文官,畢竟以後隆宗門這裏不隻是掛司禮監的牌子還得掛內閣的牌子。

    朱厚照一看見這三名文官都精神抖擻的跟要上戰場的將軍一樣似乎都年輕了十幾歲,甚至情緒控製能力比較差的焦芳都開始露出了笑意,便說道:

    “先不要高興的太早,事情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簡單,劉健、李東陽、謝遷這三人,隻有兩個上了辭官疏,李東陽沒有辭官。”

    朱厚照這句話一出,猶如在三人臉上各打了一記耳光,三人皆震驚不已,尤其是吏部尚書馬文升,他知道李東陽不辭官,他期盼已久的首輔之位依舊不會屬於自己。

    而素來性格直率的焦芳直接哼了一聲:“這李東陽緣何臉皮如此厚!”

    許進也很是無語地說道:“陛下,看來,我們這位李閣臣是等劉健辭官好他好當首輔,可謂是權欲熏心之輩也!”

    “這個變數是始料未及的,但這並不能改變朕要銳意革新的決心,但在除掉李東陽之前,你們三個人中隻能有兩個入閣了,然後便是馬愛卿,你還是要入內閣的,朕可以加你三公之位,下明旨讓你坐內閣之首位”。

    朱厚照沒有心情去評價李東陽怎麽樣,隻說著正事。

    而馬文升卻匍匐了在地上,語氣帶著一絲決絕和遺憾,說道:“臣謝陛下厚愛,為不亂了規矩,臣可以位於李賓之(李東陽字賓之)之下”。

    既然馬文升拒絕,朱厚照也沒再多言,而是看向了許進:“許愛卿,你就暫且不入閣,兵部依舊還需要你擔著,楊一清繼續任陝西巡撫,畢竟小王子也常騷擾陝西一帶,那裏也需要一能吏坐鎮。”

    許進雖然有些失落,但也不是不能忍受之人,見皇帝陛下朱厚照如此說,便忙拱手稱是。

    朱厚照見此便向許進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焦芳:“焦愛卿,你與馬文升依舊入閣。”

    “臣謝陛下隆恩!”

    焦芳忙行了大禮。

    朱厚照見此便看向了劉瑾:“劉瑾,先將內閣首輔劉健與東閣大學士謝遷的辭官疏批紅,準予其辭官歸鄉。”

    “是!”

    劉瑾應了一聲,便拿起朱筆在奏疏批了起來,本來劉瑾是一直期盼著這一刻到來,期盼著自己朱筆一落就讓平時高高在上的內閣閣臣被罷黜的爽快感。

    但此刻,劉瑾沒有絲毫的快感,隻因為擺在他眼前的辭官奏疏不是三封而是兩封。

    接著,朱厚照又吩咐著劉瑾:“擬旨,著馬文升加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辦事,攝吏部事!”

    “擬旨,著焦芳加東閣大學士、戶部尚書,攝戶部事!”

    “擬旨,加兵部尚書許進太子少保!”

    “擬旨,起複王恕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原職,著即進京掌吏部事!”

    朱厚照說完便坐了回來,看向馬文升等說道:“雖說李東陽不想辭官,但並不是說朕不能奈他如何,如今吏部、戶部、兵部之實權依舊還在你們手裏,改革之事依舊可進行,等朕治他李東陽之罪時,他到時候想辭也辭不了!”

    朱厚照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很是決然和嚴厲,他這樣也是為了表明自己改革的決心。

    不過,讓朱厚照沒想到的是,馬文升則突然匍匐在地,以懇求地口吻對朱厚照說道:

    “陛下,臣鬥膽求陛下勿要嚴治原三閣臣之罪!他們到底是一朝閣臣,勢力不容小覷,不到萬不得已,陛下當不應破壞掉君臣之義,臣是為陛下考慮也是為大明考慮,臣不希望正德朝亦如先帝一樣隻有十八載!”

    朱厚照明白馬文升的意思,無非希望自己不要對劉健、李東陽等人太狠辣,還得心存仁厚才是,畢竟一旦把關係鬧得太僵最終還是對自己不利,會使得這些士大夫們對自己采取極端的報複手段而不再顧及君臣大義。

    朱厚照很感動馬文升能為自己考慮,但他不認為馬文升是對的,因而隻冷言說道:“可先帝的死不能就這麽不明不白,若先帝死於非命,以先帝之仁厚尚不能使奸賊心存仁義,朕為何又要以仁義對之?”

    “那臣鬥膽請陛下在未查清楚原內閣首輔劉健等弑君之實證前不要興大獄!”

    馬文升再次懇切地直接磕起了頭。

    許進和焦芳見此也都是如此:“陛下,臣等也求陛下非有弑君實證不要掀起大獄,不然對改革大業不利也!”

    “陛下,他們若真有弑君之實證,不用陛下出麵,臣甘願做先鋒,為先帝誅殺奸賊亂黨於市!”

    馬文升見朱厚照一直沉默不語,便幹脆再妥協一步,表示一旦劉健等人真的弑君,他願意替朱厚照殺了劉健等人。

    朱厚照見馬文升等都如此說了,心想非觸動根本利益,文官對文官果然還是不願意下死手,但朱厚照也因此發現自己想貿然對劉健、李東陽等人斬盡殺絕還真的有很大的阻力存在。

    “朕可以答應你們!但是,爾等從現在起隻準盡心於改革吏治之事,不得幹預刑獄,否則一經朕察覺,朕先收拾了你們!”

    朱厚照一拍桌子吼了起來。

    馬文升等忙拱手道:“陛下放心,臣等不敢!”

    於是。

    朱厚照便揮了揮手:“都退下吧!”

    馬文升等便因此都離開了,而朱厚照看著他們離開他的背影隻是微微一笑,心道:

    “你們文官之間可以不置對方於死地,但對朕卻是敢於置於死地的,前世朱厚照倒是沒有下死手不照樣落了水?這一世想勸說朕不動刀子可以保安全,誰信!隻要亮起了屠刀才能保證朕的安全!毋庸置疑的是,大明皇帝中活得最久的是太祖朱元璋,而他也是對文官最狠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