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汴京風華 第129章 再度發酵
字數:5605 加入書籤
自劉成棟招安以來,或慕名而至,或遇難投奔明月莊的武藝高手還真不少。
身手最好的高手被明月莊的“大族”招攬,如曽木匠的曽家、楊營東的楊家、熊大春的熊家,等等。
還有一部分願意帶兵的,接受新兵營的訓練後,便可以到哥老營和守兵任職。
趙伯接過了莊裏的陰私事,劉成梁在明月集保護明月莊的利益,這兩個隱私頭子都需要很多好手。為了隱秘和保證可靠,他們也一直從投奔的流民中挑選好手。
明月莊的公中和其他部門一直在擴張,也需要不少身手矯健的護衛。明月莊西北角的幾家武器作坊,還有東北角的幾個實驗室,更需要重重防備。
即使一再提高標準,明月莊的膨脹速度也顯得太快,留守高層隻顧著明月莊和明月集的安穩,卻沒幾人有精力顧及李響那邊的安全。李夢空等人接到莊主成立殺手隊的命令後,汗如雨下,連夜召集高層議事,但那是後話了。
李響在汴京合縱連橫,成江海發展了新情報網絡,汴京周圍還有數個明月莊的據點。汴京是天子腳下,不能大量調動哥老營和守兵,畢竟誰也不瞎。李響打算從明月莊抽調信得過的人,和汴京流民中挑選的好手一起,負責汴京人員物資的安全。
李響的人身安全最要緊,他很愛惜自家小命。
這廝把自己的安全交給張清平和楊營東帶領的精兵、熊成武和楊建川等少年郎組成的親衛、高手和練家子組成的殺手隊,還讓這三股精銳力量共同負責,保持獨立,並互相監督。。咳咳,看上去有些小題大做,但李響不會冒無謂的風險。
明月莊在汴京城外,初步規劃了三個大貨棧,都選擇了低調的地方。運輸條件自然不好,也不是很差,都在勾通運河的那種小河附近,隻能通過小船運輸物資。為了更低調,幾個貨棧還被搞成了大宅院的樣子,從而隱藏於眾多宅院中。
靠近鄭州的貨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貨棧,已經投入使用。
這裏原先是靠近運河的黃金地段。後來運河改道,已經建好的大貨棧便一直擱置,直到被明月莊轉好幾道手買下。
張清平今晚當值。他檢查了葉縣緊急發來的貨物,在單子上簽字,然後去找楊營東喝酒。
楊營東也很鬱悶,他和張清平幹了一杯,“三個剛出山的小子和成江湖那個傻大個兒,呃哈……一直牛氣哄哄地,吃點虧也好。”
張清平放下筷子,“我原以為自個功夫不差,沒想到……這一生算是與高手無緣了。”
楊營東搖頭,“張兄弟至少箭術厲害。丟人啊,我被莊主的結拜大姐揍了,沒想到我那好兒子,居然被大相國寺的和尚揍了,咳咳。”
窗戶上是兩人的影子,楊營東把頭湊過去,“身手畢竟是小道,關鍵還是戰陣上的本事,能領兵打仗才最要緊。張兄弟應該也發現,莊主不是那種安穩做豪強的人……”
“沒錯,這才是正理!”張清平很能自我安慰,和楊營東一起尷尬地笑笑。
不管莊主要幹什麽,他們這些心腹都是早已上船的人,隻能一路向前。在他們看來,李響即使不能像大理國一樣裂土稱王,也可擁有折種兩家一般的地位。
張清平和楊營東兩個中年男人開始喝酒吹牛,大談明月莊的整體發展與個人發展的辯證關係,時不時加入一些莊內新聞。涉及到劉家族親鬧事等不和諧的東西,便一帶而過,然後交換眼神,點頭,繼續喝酒。
涉及到利益,莊內某些人的蠢蠢欲動不難理解。李響當然收到了消息,他隻是把相關的情報夾到“不緊急但非常重要”的絕密記事本裏,暫時還無暇處置。
馬家後宅,李響房間。
聽馬如蘭提到嶽飛,李響很失態,過了半柱香才壓下激動的情緒。
馬如蘭問:“賢弟識得嶽飛師弟?還是識得師傅他老人家?”
“太認識了!”李響內心大呼,但馬上想到露餡的問題,要是被結拜姐姐當成老妖怪或者禍亂天下的反動組織首領就遭了。所以李響順坡下驢,十分激動地說:“禦拳館的周侗老前輩,哪個不認得!”
為了打消馬如蘭的疑慮,李響大談對周侗的景仰之情,說得馬如蘭不好意思了才作罷。
在接下來的談話中,李響“不經意”地表示,想見見嶽飛。說是想看看嶽飛是怎樣一條好漢,居然被周侗前輩收為義子。
馬如蘭打消了那一絲疑慮,說起另一件事,“普靜庵那裏,響弟如何安排?”
普靜庵的小尼姑每日都要出門洗衣,一個機靈的女尼意外摔倒,卻發現有人窺視普靜庵。北地流民中存活下來的小姑娘都早熟,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但她們的機警和沉穩讓很多大人汗顏,比如李響。
那個十歲出頭的小女尼強忍恐懼,洗完衣服,回到普靜庵後立刻軟倒在地。
從大相國寺後院跑到外寺的小沙彌把消息傳給薑芝,薑芝馬上返回了普靜庵,留下小薑蘭和馬如蘭一起。後來小薑蘭又被交給熊成武,才有了慧明大戰秦鍾四人的一幕。
窺視普靜庵的幾人,很可能是馬如蘭見到的那個大胡子商人手下,隻是對方究竟有何目的,卻一點都不清楚。隻想擄走薑芝薑蘭?還是想毀掉普靜庵?關鍵問題沒搞清楚,李響也不能貿然下手,不然便是打草驚蛇。
李響饒頭,又摸了會兒下巴,“我已派人日夜看著普靜庵,隻等對方再次出現。”
“先跟上監視普靜庵的幾人,看是不是那個大胡子商人指使,出於何種目的。然後再說,如何?”
馬如蘭和薑芝點頭,接受了李響的穩妥之策。
小薑蘭不知何時,睡倒在李響床上,馬如蘭隻好把她抱回自己房間,小薑蘭於是第一次留宿在馬家。
薑芝回到普靜庵之後,挨個查看睡下的姐妹,給睡相不好的姐妹蓋上被子。隻是一個番邦商人窺視,薑芝便無能為力,隻能靠人保護。
薑芝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她隻是一個流民出身的少女,怎樣才可擁有力量呢?
李響房間,劉素素也要離去,卻被李響壓到牆上,一頓強吻。素素在意亂情迷中感受到堅硬,喘著氣說:“不是要等到洞房那日麽?現在就來,你以後會不會看輕我?”
好不容易冷靜下來,李響胸膛劇烈起伏,努力壓製著情欲,“對不住,這些時日太上火……當然要到洞房那日。”
劉素素嬌羞難耐,在李響臉上親了一口,飛也似地逃了。
李響看著身下的小帳篷苦笑,洗了個熱水澡,才降下火氣。
嶽飛終於出現了,牛皋也出現了,周侗宗師也出現了,但誰是秦檜?
大周不是北宋,敢戰之軍十數萬,不一定亡於金國。問題來了,嶽飛還是原時空那個嶽飛嗎?
萬一嶽飛在這個時空泯然眾人,或者早早陣亡,怎麽辦?如果女真南下,嶽飛北伐,自己要不要全力相助?
如果有人要殺嶽飛,自己當然要全力相救。為什麽?姓嶽名飛字鵬舉,這七個字還不夠?
女真南下,是必然還是巧合?嶽飛雄起,是巧合還是必然?原時空的嶽飛被冤殺,又是什麽情況?
大周對陣蠻族卻是必然,沒有女真也有蒙古、韃靼。如今自己到了大周,一切又將如何演化?自己還是太弱,力不從心啊……李響思考著亂七八糟的問題,很晚才進入夢鄉。
李響在疑惑中進入夢鄉,但汴京的底層百姓、小富之家和達官顯貴,卻有很多人談論至深夜。
喜歡熱鬧的汴京百姓,印象最深的,自然是白日裏新增的雜耍。然後是萬姓盛會上,很多店家提供的熱茶。再其次,便是各種新鮮事和八卦。
兩天裏都去過萬姓盛會的百姓,雖然說不出什麽,但隱隱感覺到,萬姓盛會有很多地方不一樣了。他們當然能感覺到不一樣,因為圓光方丈和監院連夜進行了調整,好讓流程更合理,並且這種調整會伴隨本次萬姓盛會的始終。
汴京市民對兩處的鬥毆事件印象頗深。
南薰門賣豬肉的慧明大師,居然和幾個少年人打架,吸引了一地眼球。
至於申潑皮和李姓大漢,很多聰明人意識到那是一個局,但他們不得不承認,雖然白天裏二人的演技頗爛,但人家成功了。
這便是李響的高明之處。隻要申潑皮和李姓大漢沒有被當場戳穿,關於炭爐的“炒作”便成功了。主要是手法的問題,李響並沒有直接宣傳炭爐,而是讓老百姓自己去想,原時空發達的傳媒業,給李響提供了充足素材。
百姓印象最深的,自然是申潑皮利用老母掙“同情分”的醜態,然後是發現李姓大漢也不是好鳥的驚訝。二人相互戳穿、爭搶貨源,乃至於最後的大打出手,更是為汴京市民喜聞樂見。
樂嗬嗬地跟親朋好友談完申潑皮,很多百姓自然而然地,將話題引到炭爐身上。
炭爐真有那麽好用,導致兩方人馬為了發財,居然大打出手?麵對這樣標準化的問題,被問之人的回答自然也是標準化。為了給親朋好友好好吹噓炭爐的神奇之處,吹牛者開始回憶白天見到的一切。
“每間房屋都有炭爐,店家悠閑地坐在炭爐邊上喝茶,正午時分把飯食一熱,便可開吃。”
“據說達官貴人才可進的佛堂閣樓裏,放滿了鑲金鍍銀的大炭爐。大家小姐在裏麵熱得隻想脫衣服,很多豪商貴人掏出成千上萬貫,隻為買台炭爐回家。”
“相國寺南街上的小攤販,很多也用上炭爐,既幹淨,又省了不少柴炭。隔壁某某家便有一台,我去看過,真是好用,就是貴點兒。”
在大多數汴京百姓的心裏,炭爐正從一種“居然有這個東西,不知好不好用?”的新鮮事物,向“到處都是,應該沒問題,咱家也買一台?”的尋常事物飛速轉變。李響的諸多謀劃便應在此處,百姓如何看待炭爐,將直接決定開局時的市場基數。
萬姓盛會第二日深夜,於萬家燈火下的談論中,李響和圓光種下的意誌持續發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