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陳宮說天下大勢
字數:3866 加入書籤
佟氏曰:“你哥哥數日前病重歿了,臨終前囑我來投靠你。我便帶著兒子南來尋你,誰知半路遇到錢直帶兵劫掠,便被擄來。多虧在此遇到叔叔,才得相救。”
說罷拿出骨灰壇,趙雲抱著哥哥的骨灰,跪地大哭。佟氏又將兒子趙龍拉過來,讓他見過趙雲。
趙雲,馬鳳,佟氏母子及新收武將趙平一起在茶亭坐下,休息喝茶。
佟氏擔心趙雲殺了錢直,會引來袁軍。趙雲曰:“無妨,我們休息好,就南下回洛陽。此番嫂嫂和侄兒就在洛陽定居,不用再回常山了。”
佟氏點頭稱是。
趙雲又對趙平說:“我此番回常山,本來是見哥哥的,誰料哥哥病故,嫂嫂和侄兒也在此,所以也沒必要再回常山了。咱們休息片刻就南下回洛陽,你打算如何?”
趙平曰:“小人矢誌跟隨主公。”
趙雲點頭曰:“既然如此,那你以後就跟我了,少不得征戰沙場,一生戎馬。”
自此,趙平成為趙雲家將。
趙平又拜見了佟氏和馬鳳,看到馬鳳雖年幼,卻跟在趙雲身邊,便好奇的問:“文璐將軍莫不是嫂夫人?”
趙雲瞪了他一眼說:“不可胡說!”
馬鳳卻說:“趙平兄說的沒錯,子龍是陛下賞給我的,哦不,是陛下把我賞給他的。哎呀……”
馬鳳越說越亂,不由臉紅起來,趙平笑道:“明白了,是陛下賜婚的,可喜可賀。”
眾人正說著,去看到兩匹馬飛奔而來,後麵還有大批追兵。趙平當是袁軍,便要去戰,被趙雲攔下說:“你們都做好,我去去就回。”
趙雲縱馬橫槍擋在路中,等那兩人近前一看,一個正是好友夏侯蘭,還有一個年輕書生,卻不認識。
夏侯蘭早就看到趙雲,喊道:“子龍救我!”
來到近前,問明原因,夏侯蘭曰:“前日子龍一番肺腑,我幡然醒悟,又遇公台兄陳說利害,便決定棄暗投明,隨公台兄去洛陽追隨陛下,哪曾想,被袁軍追殺至此。”
原來和夏侯蘭一起來的是陳宮,陳宮曰:“原來是子龍將軍,果然氣宇軒昂,名不虛傳啊。”
趙雲讓二人過去躲避,並吩咐趙平馬鳳招呼。
不一會,那隊人馬來到近前,是一隊騎兵,約有一百來人,領頭一人問:“何人攔路,速退一邊,免傷性命!”
趙雲曰:“常山趙子龍在此,來者何人?”
那人說道:“我乃河間大將麹義,你何故攔路?”
趙雲曰:“某不殺無名小輩,你速退去。”
麴義大怒,舉大刀變來戰,趙雲氣定神閑,帶他來到跟前,猛地一槍刺去,將其挑落馬下。又是一招秒殺,幹淨利落。
殺了麴義,趙雲曰:“不怕死的盡管來!他就是下場!”
眾袁軍駭然,紛紛逃散。
趙雲重又回到茶亭裏,陳宮便向他說起自己,奉陛下之命來尋劉辯,可是劉辯不曾尋到,卻遇到了趙雲。
陳宮曰:“此番陛下征戰河東,我恐陛下有難。”
趙雲曰:“那該當如何?”
陳宮曰:“我看子龍渾身是膽,陛下深入險境,我看也隻有子龍能前往救援。隻是……”
趙雲看他吞吞吐吐,急道:“可是什麽?”
陳宮曰:“陛下深入險境,我們在此地沒有兵馬,卻要子龍孤身前往救主,我是擔心子龍很難救到陛下,全身而退啊。”
趙雲怒曰:“趙雲矢誌效忠陛下,縱是一死,也要深入虎穴,救回陛下!”
陳宮撫掌曰:“甚好,子龍果然有膽識,既然如此,需依我計方可。”
“公台請說。”
陳宮曰:“我們現在就急速南下,遲了恐有耽誤,大嫂也需要依我計方可。”
說罷如此如此。
商議好後,陳宮和趙玉馬鳳一起就快馬加鞭南下而去。夏侯蘭和趙平二人帶著十幾個兄弟保護著佟氏母子前往陳宮所說的地點。
找到了那個破廟之後,便將佟氏母子安置在那裏,然後夏侯蘭便和趙平一起也南下尋漢軍去了。
之後的事就是劉協都的了。
聽完趙雲說完他的經曆,劉協說:“子龍,你大哥雖然歿了,但是大嫂和侄兒都很平安,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況且你又在半路收一部將趙平,你的通向夏侯蘭也歸順,也算是皆大歡喜了。隻是朕有一件事甚是擔心,你和鄒夫人一前一後離開洛陽,你現在平安回來了,那鄒夫人到現在都還沒回來,也不知道情況如何。”
趙雲曰:“陛下,那張繡是臣的師兄,武藝高強,臣擔心鄒夫人不時他對手,願意前往助她。”
“你的師兄?”劉協詫異的問。
趙雲曰:“是的,陛下,家師乃世外高人童淵,他一共收了三個徒弟,張繡,張任和臣,臣是他的關門弟子。”
劉協深吸一口氣:“子龍武藝高強,想必你這師兄也一定不弱啊。”
趙雲曰:“所以臣懇請前往宛城協助鄒夫人。”
劉協沉吟不決,一來這趙雲輾轉反側必定多有疲憊,再讓他遠行,於心不忍。二來這鄒媛也是有好幾員猛將協助的,顏兒,馬超和馬岱相輔。
並且諸侯聯軍不日就會來犯洛陽,洛陽防務非常重要。
眾人都等著劉協的決斷,片刻後,劉協曰:“子龍不必辛苦,朕相信鄒夫人能處理好的。咱們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要做好洛陽防務,防止諸侯的隨時侵犯。”
陳宮曰:“陛下,臣願意守住此地,以防南匈奴,白波軍和袁紹軍南侵,陛下可回洛陽調度虎牢關防務事宜。”
河東戰敗後的運籌調度,可以看出陳宮的確會打仗,讓他守鞏關,比較可靠。
劉協問:“公台可有好計?”
陳宮曰:“現在鞏關有一萬二千軍,軍器錢糧都比較充裕,隻要後方供給跟得上,臣守此處三五個月不成問題。依臣之見,陛下可會洛陽,守虎牢,迎諸侯,隻要擊退諸侯,在揮師北上,袁紹公孫瓚指日可破,至於南匈奴,白波軍,黑山軍等都不足為慮。北方一股而下,再屯田養兵,發展農商,不出五年,即可揮師南下,收服江東和西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