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顏兒進駐宛城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迎接漢軍的是閻圃和張衛,閻圃是張魯的第一謀士,張衛則是張魯的弟弟。
閻圃見過劉協,曰:“由於路途遙遠,家主讓我等先來恭迎聖駕。”
張衛隨口附和。
劉協曰:“張魯倒是挺識時務的,並沒有進行反抗的意圖啊。”
閻圃曰:“家主一向都說自己是漢臣,絕不可反叛。”
漢軍繼續西進,閻圃張衛跟隨大軍,不一日來到了漢中城下,張魯攜眾官及鄉紳早就在城下跪迎了。
大軍來到跟前,劉協曰:“平身吧公祺,朕問你,你的勢力不必曹操呂布若,看到漢軍到來,為何不反抗,直接就投降了呢?”
張魯曰:“啟稟陛下,臣是漢臣,漢中也是大漢的漢中,漢中百姓也是陛下的百姓。所以微臣不存在投降一說。另外微臣三代忠良,微臣是無論如何不敢背叛朝廷的。”
“朕登基以來,已有八年,這八年裏,你為何不順服朝廷,此時朕率大軍來了,你倒是主動要順服了,這又是為何啊?”
張魯立刻跪曰:“臣有罪。”
劉協冷笑了下說:“行了,起來吧。你倒是挺識時務的。不過,不管怎麽樣,你還是沒有反,朕就既往不咎了。”
“謝陛下隆恩。”
“那你知道朕此次揮大軍來此有何用意嗎?”
張魯曰:“益州劉璋割據一隅,久不服漢化,陛下是來征伐他的。”
劉協點頭曰:“沒錯,朕主要就是來征剿他的,本來打算從你這經過,順便將你也給剿了,誰知道你還挺識時務的,主動就歸順了。”
張魯的漢中地界有戶籍三百多萬,軍兵十萬。
劉協的漢軍進駐漢中,十萬軍進駐城內,其他三十萬駐紮城外。並在城內設置禦營。
在禦營內,張魯覲見了劉協,隻見劉協左右黃忠,又有太史慈,兩邊又分列張飛,許褚等一班猛將。
劉協曰:“朕打算在你這裏盤庚一段時日之後再去攻伐劉璋。”
張魯曰:“陛下盡管在此團紮休整。隻是微臣擔心拖延時日太久的話,劉璋調兵遣將,一切都部署好了,會徒增收複的困難度。”
劉協曰:“朕正要他部署好,這樣才能顯示朕的漢軍威武。關於軍事部署,你有什麽建議啊?”
張魯曰:“漢中十萬軍,盡聽陛下調遣。”
劉協曰:“很好,不過公祺啊,朕對你信任有加,可是你脫離朝廷太久,朕的很多大臣和武將都對你頗有微辭啊。”
張魯嚇了一大跳,慌忙行跪禮曰:“陛下啊,微臣對朝廷,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張飛大叫道:“你說忠心,那就真的忠心啊?你怎麽證明?”
張魯抬頭看了眼張飛,稍微想了下說:“陛下,微臣不是不願意離開漢中回洛陽,但那劉璋與我有殺母之仇,微臣想跟隨陛下一起征剿劉璋。如若眾大臣不信我的話,可讓我的家眷先去洛陽。微臣懇請陛下恩準!”
劉協看他一副非常誠懇的樣子,加之小字典的評判,可以斷定他其言非虛。
便說道:“你既然如此執念,那朕就答應了你,讓你隨朕出征,你的妻子和子女可以去洛陽定居,但是你也知道,我洛陽的官員生活都很簡陋,就包括朕都不敢奢侈,你可要做好家眷去了吃苦的思想準備哦。”
張魯曰:“為國效力,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
漢軍便在漢中駐紮下來,派斥候前往益州打探消息。
話分兩頭,卻說顏兒領三十萬軍當天晚上就到了宛城,宛城太守劉辟出城迎接,並給顏兒及眾將安排住處和大營。
大營裏,顏兒召集眾將商議接下來的行動部署。
顏兒坐在上首正中,由於肚子大了,顏兒又愛美,便在眼前豎起一個紗簾。
下麵兩排,左邊首位做的是軍師陳宮,再往下排則分別是三員大將:趙雲,馬超和關羽。
右邊則依次坐著文隱,夏侯玲和呂綺玲。
顏兒曰:“眾將,咱們現在已經來到宛城了,再往南邊去就是荊州地界了。諸位有什麽建議嗎?”
陳宮曰:“娘娘,前麵雖然是荊州地界,但是這裏距離荊州城仍然還有六百多裏的距離,大軍快速性行軍的話,也要三天才能到。而現在,荊州雖然實質上脫離了朝廷,但名義上,他並沒有造反。我們駐紮在此,也不便進軍。”
顏兒問:“難難道咱們就在這裏等嗎?”
陳宮曰:“正是,靜觀其變。”
文隱問道:“那他們要是一年不變,咱們就要登上一年嗎?”
陳宮:“是的,文妃娘娘,一年不變,就等上一年。但是卑職斷言不出三日,荊州必派人來,有所計較,到時候咱們再見機行事。”
顏兒曰:“荊州本來就是一個打又打不得,等又等不得的地方,隻能靜觀其變。”
陳宮曰:“娘娘所得沒錯,等不及也要等。”
商議了一會,顏兒突然問:“陛下派本宮怪帥,本宮雖然貴為貴妃,但終究是女流,且有孕在身,不知道軍兵是否嫌棄。”
陳宮曰:“不然,我等追隨陛下多年,深知娘娘乃陛下最心腹之人,不會嫌棄和不服的。我等甘願聽從娘娘號令!”
眾將皆曰:“我等皆甘願聽從娘娘號令。”
顏兒看了一眼關羽,這裏隻有關羽是從呂布軍團中,跟隨劉備一起投降過來的。能很明顯的看出來關羽有一些不服。
顏兒心中暗笑:我會讓你服我的。
漢軍安頓好後,顏兒有文隱三個好姐妹相陪,也不著急,她三人還把各自的孩子也都帶了來,並時刻照顧好她。
看著文隱她們都有孩子,顏兒非常的羨慕,也是格外的小心,勢必要生下個健康的孩子來,至於是不是男孩,已經不重要了。
她隻想要個健康的孩子,她也不介意孩子是不是皇儲。
陳宮說不出三日,劉表必派人來,孰料第二天便有人來,卻是荊州謀士蒯越,發來請柬,邀請漢軍主帥至襄陽赴宴。
顏兒看著請柬,與眾將商議。
文隱曰:“聽說這蒯越善於機變權謀,恐有詐,姐姐還是不要去的好!”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