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聞香識女人
字數:4035 加入書籤
一片茶葉的背後,是青山秀水。那麽,翻過一片葉,就是春秋歲月。
濃鬱的茶香被初春的暖風和草木的香氣裹挾著,不由分說地擠進了丹霞的木屋。
白龍傑站在屋前的小山頂上,陽光灑遍周圍,舉目遠望,茶林仿佛是一條靚麗的綠被,順著地勢鋪陳延展,處處彌漫著青茶的香味。
順著山坡下來,信步向前,便有一間簡易的茶室。這是丹霞讓白龍傑做的。
白龍傑學過木工,做木工活得心應手。雖然簡陋,但坐在桌前,喝一杯清茶,推開窗,就能看見茶山飄著香味的綠色,剛好與杯中的茶水遙相呼應。這是丹霞告訴白龍傑的。白龍傑自與丹霞相識後,對茶開始著迷,慢慢也有了長進。現在,也離不開茶了。
農廬又要開園了。這天上午路過丹霞家,就過來歇歇腳,喝杯茶,丹霞遞上一杯茶後說:“農叔,您以後就把茶園交給我們夫妻看管,怎麽樣?”
農廬一聽,覺得蠻有道理,就說:“好啊,那你們不就吃虧了。”
白龍傑急了,慌忙跪下,幾乎的祈求的口氣:“請您收我倆為義子義女吧!”這是他與丹霞早已商量好的,以求報答之恩!
農廬抿了口茶,放下茶杯,慢條斯理地說:“那好吧,快請起!”
於是,丹霞和白龍傑紛紛跪到農廬麵前,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齊聲說:“義父在上,請受義子義女一拜!”
“快快請起!”
他倆應聲而起,便圍攏到農廬身邊,他倆各自叫了一聲“義父好!”
這時,農廬滿臉洋溢著春光一樣的茶葉般的亮澤來,他把茶杯舉到眼前,透過那飄著些許白毫的茶湯,又看了看眼前的山山水水,一種別樣的心緒翻湧而上,然後又喝口茶,仿佛喝下了一路的山、一路的水,恍如包含著他沿途而來的山水茶園。
陽光醉人,茶山的綠色醉人,隨心緒飄向一草一木之上。
農廬回到家,就把此事告訴了巫青,她笑著說:“好啊,又多了一雙兒女!”
這天午時,丹霞帶著白龍傑來到茶坊,他倆是專程給巫青行跪拜之禮的。
“義母在上,請受義子義女一拜!”
巫青蠻歡喜,說,“快起來!”
同樣,他倆圍攏過來,各自叫了一聲“義母好!”
農廬在一旁開心地笑了。他又說:“好,好,人丁興旺。”
巫青開始行使義母之責:“丹霞,你過來。”來到茶室,她便手把手教丹霞識茶、品茶之道。丹霞本來就對茶頗有興致,經義母點撥,很快心領神會。農廬與白龍傑拉家常,兩人喝著茶,談一些茶山管護之事,氣氛十分融洽。
隨後,農廬帶著白龍傑來到後院轉轉,進入茶庫,教白龍傑管理茶庫、辨別茶品等茶事。就這樣,丹霞和白龍傑兩個曾經無依無靠的孩子,終於找到了家的感覺,也逐漸品嚐到家的滋味,兩人別提有多開心了。
回到家,丹霞認真地說:“從今往後,我倆可要對得起義父義母啊!”
“嗯,我知道了,請娘子放心!”
丹霞的哥哥無為道人知道後,說:“善緣終將結善果!”
一年的采茶季到了。春風踩著葉尖、催發著茶香悄然而至。
農廬領著白龍傑在茶山講解如何采茶,怎樣管護茶園?白龍傑一樣一樣用心記著。
農廬吩咐後,丹霞則領著穿著青布衣衫的采茶女在雲霧山中穿梭,纖纖素手輕輕摘下一片一片嫩葉。這時太陽還未出山,茶山在晨霧中青翠欲滴,這茶葉上就滾動著珍珠般的晨露。之後,這嫩葉從茶筐進入笸籮,晾曬或烘幹,再進入炒鍋,經揉撚等程序,這片茶就靜靜地躺進各種各樣的茶罐裏。當茶客將它撚起投入杯中時,是否知道他的手裏捏著一片帶著晨霧和露珠的山水?
這就是一片茶的“綠色生命”之旅。在這個過程中,那山水就伴隨著“天人合一”的文化養料,透過不同的茶種、不同的茶葉製作過程、不同的茶色茶味進入到品茶人的心中。
喝一杯黃茶,也許能喝出小亭春色的恬淡;
喝一杯青茶,也許能喝出飛流直瀉的鏗鏘;
喝一杯紅茶,也許能喝出紅牆碧瓦的濃豔;
喝一杯黑茶,也許能喝出茶馬古道的艱澀……
七月驕陽,悶熱的天氣裏,期盼一杯茶的沁涼。於是,有人說,酒與男人交情深,茶和女人牽緣分。這在巫青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而丹霞正因茶與農廬夫妻結緣。
“從來佳茗似佳人”,蘇東坡一句精妙的比喻,茶香詩話,把女人與茶的關係推向極致。每一種茶都有自己獨特的韻致和內涵,正如世間千姿百態的女人,或妙曼或淡雅,或清麗或綿醇。
這時,丹霞與巫青在鬆風林間品茶,兩人聞著香,混合著女人特有的韻致,這女人與茶的結緣,仿佛可以獲得另一種境界:
一個女人,桌前有一個杯,杯中有水,水中有茶,茶杯握於纖手上了,茶還留在眼裏,如果飲下去,就潤了胃,也潤了心。女人這杯茶,見水開花,細細的葉,在水中旋轉,慢慢滋潤像一個長了翅膀的天使,飛翔了就有領地,合攏來就需保護。這一杯茶,似乎在見水之前和見水之後,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境地。
巫青與丹霞的話題當然是離不開茶。巫青說,清麗的茶葉抑或美好的文字,一如我們女人的風韻。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美麗。
丹霞詭秘一笑,一雙會說話的眼睛亮著,腦子也轉得快:“那綠茶是不是像情竇初開的少女,清甜純淨,不過有一點微弱的澀味。”說完,臉上飄出兩朵紅雲。
巫青點頭稱是,說:“很貼切,就像你之前的樣子。”抿口茶,又說:“這黃茶好比初綻的情人,蘊含淡雅的醇香。再如,這裏的紅茶如同一位溫婉如玉、甘綿似酒的少婦,默默散發著誘人的氣息。”
丹霞第一次聽到如此精妙的論道,就“咯咯”直笑,那身子在薄衫下隨之抖動。
那麽,烏龍茶就是一位賢淑達理、靜美脫俗的大家閨秀,自有一番熏陶的厚重和洗練。
而龍井茶則像飄入凡間的仙子,輕靈飄逸,超凡脫俗。那股碧澈直透心底,讓人不願錯過又不忍開懷暢飲。
普洱茶來得質樸熱烈,捎帶草木氣息的高原女子,醇厚迷人。
茉莉花茶,仿佛一位鮮靈甘醇、麵容姣好的鄰家女孩,天然去雕飾,卻深得左鄰右舍喜愛。
一茶一世界,一茶一滋味,一個女人一種情調。一百種茶有一百種特色,一百個女人有一百種愛情。有人喜淡雅,有人愛濃烈,有人得甘飴,有人懂青澀。不同的茶有不同的買主,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知音。茶無好壞,喜者自飲;人無貴賤,相投是緣。
巫青說,好茶需品,女人耐讀。品得出茶香的獨特,才讀得懂女人的心思。丹霞心領神會。她看著自己的義母,不覺心中暖烘烘的。
酒可以豪飲,茶不能猛灌。正如男人可以敞胸露背,吆三喝四,盡顯男兒本色;女人卻不能丟了淑賢,忘記女兒家本分。
而介於兩者之間的茶,姑且叫著中性茶,就像少女的心思,說變就變。
品味女人就如同品味好茶,濃有濃情,淡有淡意。
聰慧也好,平凡也罷,每個女人都有不為人知的千般柔情,萬般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