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勃興錦泓樓(上)

字數:4166   加入書籤

A+A-


    近一段時間以來,農天一對古建築進行了一番艱苦的探究,並身體力行作了實地勘察,他已考慮多時了,他正在醞釀一套茶樓經營計劃,決心打造新型茶業形態。這得益於他在漢口的多見多聞,以及遍訪茶事所致。
    這天晚間,一家人在一起品茶,農天一就道出了憋悶已久的一攬子計劃,他說:“父親,母親,我想做一個新式茶樓,不知可否?”
    農廬和巫青一聽,初覺有點吃驚,後細細一想,這沒有什麽不可的,於是農廬很想聽聽兒子的想法:“你不妨說來聽聽。”
    巫青鼓勵道:“你就大膽講吧!”
    農天一放開膽子,有條不紊地說:“一是以銷售農家自產茶葉為主,二是增加茶湯定量化,三是引入新式學堂、圍棋等文化娛樂項目,四是注重茶藝傳承,推出茶藝表演,五是配簡單餐食。同時兼營旅社客棧,並為茶客提供休息場所。”
    農廬和巫青聽後,覺得兒子真的成熟了,他倆會心地笑了。
    農天琴急不可耐地說:“我舉雙手讚成!”
    農廬說;“很好,父親支持你!”
    巫青接著說:“你是該好好幹一番大事了!”
    農天一本來有些忐忑,聽到父母親和妹妹一致讚成,首先是沒有想到,其次是有點不適,隨後就是開心笑起來,說道:“那好,我一定不辜負家人的期望!”
    巫青問:“那你準備把茶樓開在哪裏?”
    農天一想了想,說道:“就開在西湖邊,那裏是一塊風水寶地。”
    農天琴連忙說:“西湖就是好!有水有荷還有蓮渡庵,飲茶最好不過了。”
    農天一看著妹妹,會意地笑了。
    巫青說:“嗯,確實是一個好地方,有蓮渡庵毗鄰,人來人往的,適合開茶樓。”
    農廬在想土地怎麽辦?經營場地怎麽辦?便說道:“那茶樓需要地呀,恐怕還要重新蓋樓呢。”
    農天一說:“我事先了解過,有塊地一直閑著,應該比較便宜,如果盤下來不就行了。”
    農廬和巫青聽後,微笑點頭,這時,農廬看了看巫青,隨即笑著說:“那好,咱們就把那塊地盤下來,再蓋個兩層茶樓,你看如何?”
    農天琴脫口而出:“那太好了!”她高興地鼓起掌來。
    農天一趕忙表態:“謝謝父母親的信任和支持!”
    農廬和巫青都是十分開明的人,所以他倆認為,也該是讓兒子好好摔打了。
    巫青問道:“天一,那茶樓叫什麽名字?”
    農天一胸有成竹地說:“叫錦泓茶樓,如何?”
    巫青接著問:“取何意?”
    農天一答道:“這‘錦’字寓意錦繡前程,‘泓’字水深而廣,寓意一泓清水,又與茶有關。‘錦泓’合起來就是茶樓前程似錦,綿延不絕之意。”
    他們連連點頭稱是。
    農天琴稱讚道:“這名字氣派!”
    農廬思來想去,忽然覺得需要蓋幾間房子,便與家人商量:“依我看,幹脆再弄幾間房子,天一就要成婚了,這新房也有著落了,怎麽樣?”
    巫青接著說:“可不,幹脆蓋幾間新房。”
    農天一當然求之不得,笑著說:“那就更好了!”
    農天琴來勁了:“到時候,我要一間大房間。”
    巫青笑道:“好,好!我的寶貝閨女!”
    隨後,父子倆說幹就幹,雷厲風行,農廬通過一番艱苦運作,因其是非良田,所以他以較低價格,盤下了西湖邊的那塊閑地。家人得知後,歡欣鼓舞。
    此時,正是秋色滿湖,蓮渡庵靜靜地臥在秋陽下,給人一種寧靜悠遠之感。一家人高高興興來到西湖,看著眼前這個即將動工的土地,不覺思緒萬千。
    巫青腳踏碎土碎石,望著這一片荒地,無不感慨:“咱們家在縣城終於有個落腳的地方了。”
    農廬看著西湖的清水,詼諧道:“可不,這還要感謝咱們的兒子呢!”
    一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農天琴挺有趣的,笑著說:“爸,媽,你們看,要是站在樓上看這裏,一定十分漂亮。還有這邊,可以看見龍王閣呢。”
    其父其母點頭稱是。
    農天一說:“還可以看見鳳山,看見獅子頭呢。”
    農天琴掂著腳尖看了看遠方:“嗯,還是哥哥看的遠。”
    經其父其母商定,由農天一負責茶樓及住房格局設計,包括整個茶樓與庭院的施工和建造。
    小時候,農天一就很有名氣,曾被稱為“神童”。年輕的他,就懂得努力的生活、成長、吃苦和奉獻。他曾經捐助廟宇,度現世苦厄。佛、道、仙三修,其能量之大,亦被世人深深觸動。
    他希望為茶業,抑或為農家,打造一處他心中的“仙家”:依山傍水,人靈於萬物,稟秀氣而生的府邸。因為生命中最珍貴、最強大的就是善良堅定的靈魂!
    所以,農天一醞釀的設計理念是:布於天為五星,分於地為五方。行於四時為五德,布於律呂為五聲。發於文章為五色,總其精氣為五行。人靈於萬物,稟秀氣而生。
    在材料的選擇上,以中式古老傳統為靈魂,輔以古磚、鵝卵石、原木、亭廊等園藝藝術。其總體格局是:有茂林修竹環繞,有亭廊樓閣連綴,有棋琴書畫之韻,有山水人家之魂……
    在茶樓設計中,大多數人會選擇明快亮麗的材料來做空間裝飾,農天一另辟蹊徑,他卻恰恰相反,整體空間多以局部照明為主,原生材料的大量使用配以古典家具,營造的是一種古樸的神秘感。這是他所鍾愛的。
    在茶樓前廳,以天然原材料做裝飾居多,像青石板,鵝卵石,再結合景觀,把古樸的原生態感帶入空間當中,沉穩而頗具雅趣。
    這些材料荊山就有,可以就地取材,不必舍近求遠,同時能夠節省一大筆費用,而且古色古香,自然純樸,符合農天一的情致和美學原則。
    同時,頗有創意地設計了“三濟堂”茶葉產品品鑒區,茶海的使用是為了讓購買茶品的客人能夠得到更好的體驗,同時中正的格局讓茶藝展示能夠體現得淋漓盡致,古樸的品茶空間能夠讓人感到茶香四溢。
    在過廊處,通過狹長的空間,會透過一個裝飾點看到遠處的另一裝飾點,給人一種空間遞進的感覺,顯得空曠幽深。
    其簡易餐廳設計頗有講究,大部分茶樓裝修,從布局上會設有餐廳和後廚,這樣是為了提供給長時間在此消費的人群一種便利,而農天一在設計茶樓的餐廳空間時,多以簡潔為主,搭配雕塑品來提升空間檔次。
    他還充分利用空間,搭配了棋房、書房和琴房等配套設施,增加了新功能,可謂匠心獨運。
    農天一對其父其母說:茶樓作為現代人群消費場所,定會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接受,所以茶樓設計的風格,就是定位並決定於茶樓經營的方向,包括店家的品味,更多的則是茶客在茶餘飯後,能夠留在其空間裏品茗,交流,抑或回憶……
    其父其母甚為讚許。
    於是,“錦泓茶樓”及毗鄰庭院建築便在這片古老而年輕的土地上,在秋風陣陣中動工了。
    這略帶寒意的風聲攜夾著遠古的滄桑而來,撲向荊山深處的西湖,這一灣清淩淩的水波,這一叢叢蓬勃而生的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