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持花闖江湖(上)

字數:4063   加入書籤

A+A-


    汪紫薇說,茉莉,寓意“白首不相離”。
    而茉莉的花期隻有一天,人們為了留住它,會拾起落英,曬成花茶。在那花香的甘甜中,一切,猶如初見時。
    農天一是在認識汪紫薇之後才開始自己製作花茶的,因為汪紫薇喜歡茉莉花。這時其動因之一。
    於是,農天一對她說,“製作花茶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每天都像浸在花叢中,像極了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汪紫薇就念一首詩回敬他:
    沮江岸邊是吾家,君若閑時來吃茶。
    土牆木窗黑瓦房,門前一坡茉莉花。
    一把老藤椅,一杯茉莉花茶,是汪秀才家休閑生活的寫照。
    早在宋代,荊山就開啟了窨製茉莉花茶的篇章,曾經盛極一時。時光荏苒,白雲蒼狗,而後又漸漸沒落。
    農天一經過一番苦心鑽研,創造了“百畝花山,六窨一提”的農氏茉莉花茶之經。
    為了保證茉莉花茶的香蜜甜韻,農天一以自家新開近百畝的茉莉花圃為主要原料基地。
    一到花期,盈盈探頭的小茉莉,顯得低調而溫存。采花工白天采摘符合標準的花苞,傍晚送至茶廠,伺花,直至花開吐香。
    夜深人靜時,師傅們篩出花瓣舒展的茉莉,與茶葉搭堆,開始窨花、通花,到了清晨起花。
    農天一道,一次窨製曆時三天,非常累人,也非常考驗耐性。
    這款茉莉花茶就是“三濟堂”早期花茶的代表——“龍豪花茶”!它達到了六窨一提,花香入骨,甜沁入心。
    茉莉入茶,莫失莫離。天心岩的茶胚加茉莉花來窨製,這才能稱得上正宗的“三濟堂”茉莉龍豪花茶。
    農天一向外地客商介紹道,茉莉龍豪花茶的茶底選料等級較高。高等級的龍豪,一定是芽頭居多。因此,茉莉龍豪是越小,越白,越緊結越好。
    “三濟堂”茉莉龍豪花茶,奢侈地選用了早春天心岩烘青綠茶單芽作茶底。製出的龍豪花茶,顆顆緊結秀氣,宛如珍珠,滿披白毫,如遊龍入海,一旦落入白瓷蓋碗中,就叮當作響。
    農天一根據荊山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以精製春茶茶胚為原料,在每年春分之前嚴格遵循“一芽一葉初展”標準采摘,選用優質“伏花”與“秋花”,按窨教製工藝反複窨製而成,形成“三濟堂”茉莉花茶“湯清味濃、入口清香、回味無窮”的獨特品質。
    而茉莉龍豪采用明前烘青綠茶與潔白飽滿的茉茉莉鮮花窨製而成。加之傳承百年製作技藝,優質的茉莉鮮花,豐沛的投花量和充足的窨花次數,是其品質可靠保證。
    農天一說,成品滿披白豪,色澤油潤,衝泡後湯色清澈明亮,香氣鮮靈、悠長,滋味甘甜爽滑,葉底肥嫩鮮亮。
    這時,農天一與汪紫薇在品鑒茉莉花茶。
    農天一說,別去凡塵,自成風雅。
    汪紫薇一打開包裝,滿室芬芳,連聲說,新鮮的茉莉香,還混著甜涼的冰糖香呢。
    農天一笑道,衝泡後,如同一瞬間回到了月夜茉莉盛開的季節。
    隨著雪白抱球的芽頭在水中緩緩舒展開,茉莉香馥鬱端正。茶湯呈淺淺的杏色,纖細的白毫溶於水中紛紛揚揚,肉眼就能看到。
    汪紫薇品飲後說,茶湯鮮爽宜人,冰糖甜,花香舒緩,飲後嗬氣吐芬,仿佛自己也成了月夜下萬千茉莉的一朵呢。
    農天一解釋道,到了3至4泡,甜味更甚,花香從熱烈,趨於淡雅,茶湯綿綿如飴,清甜可口。
    汪紫薇詩興大發:“莫道離枝花自枯,潤心碧水滿冰壺。”
    隨後,汪紫薇與農天一創造性地弄出了“三濟堂”茉莉花茶衝泡方法。
    汪紫薇說,茶器用白瓷蓋碗,投茶量為3到5克為宜,以山泉水衝泡為佳,水溫控製在85至90度,並以下投法衝泡。
    農天一“嗯”了一聲,接著說,茉莉花在唐朝時被認為是玉骨冰肌、淡泊名利的象征,代表士大夫的氣節,被譽為人間第一香啊!
    汪紫薇深知其要:茉莉花一出,則百花不香,從那時候開始茉莉花就成為了“天香”,與菩提均作為佛家聖物,並留下了“茉莉無上味,人間第一香”的美句。
    農天一製作“三濟堂”茉莉花茶經曆了一個繁複的過程:
    首先是采花:一般是下午,頂著37度的高溫,采摘含苞待放的茉莉花!
    隨後送往茉莉花加工作坊。茉莉花具有晚間開放吐香的習性,鮮花一般在當天下午二時以後采摘,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
    農天一深得其理:采收後,裝運時不要緊壓,用通氣的籮筐裝花為好,切忌用塑料袋裝,容易擠壓,不通氣,易造成“火燒花”。
    其次是茶胚。窨製花茶的茶胚,是用綠毛茶經過精製,按照花茶茶胚級型標準樣品拚配而成。
    特種茶坯是利用天心岩大茶壯幼嫩的芽葉製作形成的圓、扁、彎、瓜子、針、蝴蝶、耳環、束形(花形、球形、梅花形等)等茶葉品種。
    第三是白玉蘭打底。目的在於用鮮玉蘭“調香”,提高茉莉花茶香味的濃度,“襯托”花香的鮮靈度。打底掌握適度,能提高花茶質量。
    再就是窨花拚和。即把鮮花平攤在幹淨窨花場地上,厚度為10—15cm,然後根據茶、花配比用量的鮮花,同樣分出1/3—1/5均勻的撒鋪在茶胚麵上,這樣一層茶,一層花相間3—5層,茶胚和鮮花邊拌邊的方法進行“窨花”。
    農天一跟白龍傑說,窨花拚和使整個茉莉花茶窨製過程重點工序。目的是利用鮮花和茶拌和在一起,讓鮮花吐香直接讓茶葉吸收。窨花拚和要掌握六個要素:配花量、花開放度、溫度、水分、厚度、時間。
    白龍傑頗有心得地說,起花操作要迅速,起花後做到茶葉中無花蒂、花葉;花渣中無茶葉。停機後,篩網必須清掃幹淨,起花後的濕茶要薄攤散熱防止水燜味。
    烘焙六次:製作100斤需要400斤茉莉花窨香,窨香次數六次左右。窨香過程是一樣的。隻不過是一般花茶篩下來的碎茶葉子而已。
    那麽如何選香呢?農天一的經驗是:
    要觀形:一般上等茉莉花茶所選用的茶坯,以嫩芽者為佳,形條索緊細勻整,外形秀美。越是往下,芽越少,葉居多,低檔茶則以葉為主,幾乎無嫩芽或根本無芽。
    要聞香:好的花茶,其茶葉之中散發出的香氣應濃而不衝,聞之無絲毫異味。觀色茉莉花茶的湯色應以黃而明亮為佳,若深暗泛紅,往往是品質有弊病的表現。
    要嚐味:一泡有香,二泡就聞不到香氣,濃度比較低。觀其湯色是否橙黃清瑩、聞其香氣是否濃而不衝、品其滋味是否醇厚爽口,口感柔和、不苦不澀、沒有異味為最佳。
    事情就是這麽巧。隻因慈禧太後對茉莉花有特殊的偏愛,所以無形之中反而推動了茉莉花茶的發展。怪不得慈禧年輕時膚如凝脂、肌如皓雪,有蘭貴人之稱。
    剛進宮時,鹹豐皇帝曾賜予慈禧白茉莉耳環,並親自幫慈禧佩戴,視作兩人的愛情信物,這副耳環,慈禧從來沒有摘下過,於是當慈禧太後掌權後,則規定旁人均不可在其身前擅自簪茉莉花飾品,故有獨占“人間第一香”。
    算起來,茉莉花茶怎麽說也有1000多年的曆史了。巫青說,茉莉花茶具有安神、解抑鬱、健脾理氣、抗衰老等功效,是一種非常綠色的健康飲品。